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分布式光伏多级消纳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8:50
【摘要】: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电压水平和谐波含量等因素的约束下,分布式光伏不能直接大量地接入传统配电网。为了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消纳能力,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研究了此结构下分布式光伏的四级消纳策略。首先,本文研究了一种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网关变流器、互济变流器、交流负载端口变流器和直流负载端口变流器。文章分析了各个变流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功率传输特性。其次,本文在以能量路由器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新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的四级消纳策略。第一级消纳是母线内消纳,接入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光伏,首先要在本母线内完成消纳,尽量满足本母线的用电需求;第二级消纳是跨母线消纳,当分布式光伏出力大于本母线的负载总和时,将本母线内的剩余功率传输到有功率缺额的母线进行消纳;第三级消纳是跨台区消纳,当本台区内部光伏出力大于本台区的负载总和时,将本台区内部多余的功率通过直流互济母线传输到有功率缺额的台区进行消纳;第四级消纳是能量返回电网,当每一个台区都有功率剩余时,各自将剩余的功率返回到电网。针对第三级消纳,本文提出了变截距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各个台区光伏出力和负载功率的实时大小,自适应调整下垂曲线的截距,使得有功率盈余的台区通过直流互济母线向功率缺额的台区传输功率,同时维持直流互济母线电压的稳定。这样台区之间可以进行能量的相互支援,实现了分布式光伏的多级消纳。由于剩余的发电量不会直接大量注入配电网,因此可以减小对配电网的冲击。最后,本文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分布式光伏四级消纳进行了仿真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变截距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搭建了包括3台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在各个台区光伏出力均充足、各个台区光伏出力均为0、部分台区负载突变等极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由能量路由器构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以实现分布式光伏的四级消纳。
【图文】:

网系统,微网,分布式电源,功率交换


逡逑流混合微电网得到研宄人员的青睐,如图1-2所示[3?32]。逡逑交流子微网逦功率交换系统逦直流子微网逡逑/逦Y逦>逡逑^-]dc/ac\-邋 ̄mim逡逑光伏阵列邋I邋逦邋AC/DC邋—-邋r逦1邋光伏阵列逡逑交0荷i逦;逦;邋i邋S逡逑!邋L逦,!逦」邋!逡逑丨逦_i邋丨邋I邋j邋,逦1逡逑i逦逦邋*i邋!邋i!邋j邋'邋'-?[逦1逡逑(^)—并网接口邋|逦邋控制器邋逦1AAA/I逡逑L—^逦jjL邋队逦逡逑图1-2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结构逡逑Fig.邋1-2邋Structure邋of邋AC/DC邋hybrid邋microgrid邋system逡逑该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交流子微网、直流子微网和功率交换系统。逡逑交流子微网中包含交流母线、分布式电源、交流负荷和并网接口;直流子微网中逡逑包含直流母线、分布式电源、直流负荷以及蓄电池储能系统;功率交换系统本质逡逑上为一双向AC/DC变换器[33_35]。逡逑一般情况下,系统工作在并网模式,双向AC/DC变换器采用P/Q控制,微网逡逑内盈余的功率反馈回大电网,不足的功率由大电网补充[36]。当大电网发生故障或逡逑者计划检修时,并网接口断开,微网运行在孤岛模式,微网负载所需的电能完全逡逑由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提供。在此工作模式下,,双向AC/DC变换器采用V/f控逡逑制t37,38]。如果储能系统与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电能不足以维持负荷的用电需求,则逡逑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

路由器,台区,能量,拓扑结构


如第一章所述,受到电压水平和谐波含量的限制,传统配电网对于分布式光逡逑伏的接纳能力有限。虽然加入柔性环网开关SNO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电网逡逑中的光伏渗透率[39],但是提高的程度有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19],以图2-1逡逑所示的能量路由器作为新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基本单元,在此结构下研宄分布逡逑式光伏的多级消纳策略。逡逑^逦f邋p0rt2逦)逡逑|邋Vh¥邋I邋V邋T邋t邋T邋Ii|邋]逦^P0rt3逦\逡逑v邋N邋逦J邋v邋^邋^逦^邋v逡逑图2-1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逡逑Fig.2-1邋The邋topology邋structure邋of邋energy邋router逡逑如图2-1所示,每一台能量路由器构成一个台区,为本地负荷供电。能量路由逡逑器包括四个端口:网关变流器端口邋portl、互济变流器端口邋P0rt2、交流负载端口逡逑port3和直流负载端口邋port4。每一台能量路由器中都含有一条800V直流母线。直逡逑流电压不存在频率与相角,所以对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相对容易实现。单台能逡逑量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如下所述。逡逑网关变流器一端与大电网相连,另一端与直流母线相连,是能量路由器与大逡逑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端口。台区内不足的功率可以由大电网补充,台区内盈余的逡逑功率可以通过网关变流器返回至电网。逡逑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阳;袁立强;朱少敏;黄仁乐;冯高辉;赵争鸣;;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网能量路由器关键参数设计[J];电网技术;2015年11期

2 宗升;何湘宁;吴建德;李武华;赵荣祥;;基于电力电子变换的电能路由器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8期

3 盛万兴;段青;梁英;孟晓丽;史常凯;;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灵活配电系统关键装备与组网形态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4 丁明;田龙刚;潘浩;张雪松;周金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09期

5 钱伯章;;BP世界能源统计2014年评论[J];电力与能源;2014年05期

6 孙孝峰;杨雅麟;赵巍;沈虹;谭广军;;微电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4年09期

7 赵瑞;周运斌;王立永;;北京电网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分析[J];电气技术;2012年03期

8 刘博;;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李晓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会会;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盛康;提升光伏消纳能力的需求侧管理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王东旭;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运行控制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4 边国潮;利用柔性环网开关提高配电网光伏渗透率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王雨婷;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端口双向能量路由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崔恒月;双有源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王俊杰;微电网综合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6年

8 黄巍;电能质量约束下主动配电网光伏最大渗透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郭媛;配电网直流电能路由器及能量分配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范文飞;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的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4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04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