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电极活性颗粒充放电下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0-03-30 08:30
【摘要】:活性颗粒的断裂是造成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退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通过模拟活性颗粒的断裂机理,有助于电池结构和充放电方案的优化,提高锂电池的循环性能。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活性颗粒在充放电条件下裂纹的演化。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建立扩散-应力耦合和扩展有限单元法的含中心裂纹球形颗粒模型,模拟颗粒尺寸、初始裂纹长度、充放电倍率(C-rate)以及裂纹表面扩散(CSD)等因素对活性颗粒内部浓度分布、应力分布和断裂行为的影响。在嵌锂过程中,当颗粒尺寸较大、初始裂纹较长、C-rate较高时,活性颗粒更容易开裂。活性颗粒的断裂出现了裂纹不扩展、裂纹稳定扩展以及裂纹不稳定扩展等三个阶段。CSD可以减小活性颗粒内部锂离子浓度差和应力的最大值,因此也能抑制活性颗粒的断裂。初始裂纹长度越长,CSD对断裂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建立了活性颗粒和粘结剂相互作用的模型。使用修正的J积分计算公式,探究裂纹长度与J积分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危险的裂纹长度值。通过对比扩散-应力顺序和全耦合的研究结果,探究了全耦合效应对锂离子浓度、应力以及J积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边裂纹还是中心裂纹,J积分最大值都出现在裂尖位置r=0.6R的时候。粘结剂的包覆会导致颗粒内部浓度分布不均匀,使得完全充放电变得更困难。粘结剂的弹性模量会极大的影响裂纹扩展的驱动力,较软的粘结剂会使得活性颗粒内部应力减小,裂纹更不容易扩展。基于三元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NMC)的活性颗粒形貌的实验观测,使用分形算法建立了由随机分布的一级粒子组成的二级颗粒模型,采用内聚裂纹单元建模的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二级颗粒内的界面裂纹演化,分析了锂化过程中不同断裂能对裂纹演化的影响,并发现断裂能对裂纹密度和裂纹分叉有着显著的影响。锂化过程中,二级颗粒中心出现的是I型裂纹,伴随着裂纹分叉现象。同时,二级颗粒的表面也会出现少量的Ⅱ型裂纹。同时,电化学(锂化/去锂化)循环过程中的损伤也会引起二级颗粒的断裂,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裂纹会在某个循环中快速扩展,进而贯穿整个活性颗粒。
【图文】:

电池,锂离子电池,两位数,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在其能量密度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如图1.1 所示[1])。不仅如此,锂离子电池还具有无记忆效应、无毒害、可充电和较高的开路电压等优势[2-7]。自 1991 年 Sony 公司发布首个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额定电压高、尺寸小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使得它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发展的非常迅猛。由于全球能源紧缺的问题,最近几年全球都在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为了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动力、续航、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容量、寿命、功率、安全性以及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锂离子电池的结构来看,目前商业锂电池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1)柱状电池:通常用于遥控器、手电筒,甚至广泛的应用于电动汽车上。柱状电池通常型号为 18650 和 21700,前两位数表示直径,后三位数表示表示高度,单位为 mm。(2)纽扣电池:由于其体积小的特点通常应用在电脑主板、计算器、手表等小型电子设备上。常用型号为 2032 和 2025,前两位数表示直径,后两位数表示表示高度,单位为 mm。(3)壳装电池:主要应用在手机、数码

锂离子,结构示意图,卷绕式,圆柱式


2图 1.2 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a)圆柱式 (b)纽扣式 (c)卷绕式 (d)层叠式。锂离子电池通常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包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346.1;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亮;丁传富;;高温下直流电位法测量裂纹长度的应用[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亮;丁传富;;高温下直流电位法测量裂纹长度的应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6年09期

3 周剑秋,沈士明;确定含环向缺陷压力管道临界裂纹长度的分析研究[J];压力容器;1997年01期

4 王胜;;光面爆破基本理论和参数计算[J];湖南冶金;1987年06期

5 杨桥生;;一种测算试件裂纹长度的简易法[J];机械强度;1987年03期

6 牛康民;陈美英;胡元凯;;柔度方程在COD法测量疲劳裂纹长度中的应用[J];实验力学;1988年03期

7 Vui Nguyen-Hoang;张正国;;航空用铝板抗裂纹性能分析[J];轻金属;1988年01期

8 杨中伟;用闭合回路法测量裂纹长度a[J];钢铁钒钛;1989年03期

9 朱正义;;超声瑞利波对表面开口垂直裂纹长度测量的研究[J];河北冶金;1989年03期

10 易小平;;辉长岩短棒试件中的断裂过程区(FPZ)[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查小琴;张亚军;梁健;张欣耀;方文华;;弧形面上表面裂纹长度自动测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田泽;孙学伟;;关于目前Key Curve方法求解裂纹长度原理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周利;;含Ⅰ型裂纹薄壁偏心柱的弹性变形[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丁富连;李陈;;单试样卸载柔度法测定金属材料断裂韧度[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永正;胡刚;;基于FAD失效评定图不同对接工艺下的典型焊接结构临界裂纹长度研究[A];2015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6 丁传富;王亮;刘建中;;直流电位法自动检测高温疲劳裂纹长度的研究及应用[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7 李亚智;张自鹏;何静;;疲劳裂纹扩展中裂纹闭合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孔令圳;帅健;;基于SENT试件X90管道钢规则化方法公式一致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蔡力勋;包陈;;用于延性断裂韧性测试的载荷分离方法与应用[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章文治;;空客A300飞机机身47框上部圆弧角涡流检测及超声测量裂纹长度工作的问题讨论[A];2012陕西省第十三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乔午锋;基于失效评定图的船舶与海洋裂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包陈;材料力学测试技术中的理论方法与实验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勇;高温超导材料交流损耗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何铭华;分布粘聚元的系统理论研究以及基于EAH的多尺度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5 祝青钰;复变函数方法在孔边裂纹问题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进;温度变化对具有微裂纹井壁破裂压力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张育维;电极活性颗粒充放电下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D];上海大学;2019年

3 罗志敏;裂纹参数影响的声响应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4 徐廉;带有裂纹缺陷的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陈亚秋;基于ECPT的焊点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周晓梅;圆盘裂纹的动态分形特性与诊断识别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7 甄梦莹;分形与小波理论在水曲柳弯曲断裂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陈睿;钛合金焊接原始疲劳质量评估[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9 万美慧;周期型钝裂纹的拼接问题[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张志红;筒状结构焊接裂纹动力学特性与诊断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7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07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