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优化空穴传输特性对聚合物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6 01:53
【摘要】:空穴传输特性是影响溶液法制备的聚合物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器件中光照后形成的自由空穴电荷能否被电极迅速收集,以减少电池中的激子或者自由载流子的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中的空穴传输性能,本论文提出了四种优化空穴传输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实现了器件性能的优化,并探索了其潜在的机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利用窄带隙材料poly[[4,8-bis[(2-etlylhexyl)-oxy]benzo[1,2-b:4,5-b0]dithiophene-2,6-diyl][3-fluoro-2-[(2-ethylhexyl)carbonyl]thieno[3,4-b]thiophenediy 1]]:[6,6]-phenylC7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TB7:PC71BM)的混合薄膜作为活性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有机无机杂化CH3NH3PbX3作为吸收层。为了提高PTB7:PC71BM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性能,首先把1,8-二碘辛烷(DIO)作为添加剂添加到活性层中,来调控给受体材料在活性层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形成连续的电荷传输通道,增加了活性层的空穴电流密度;其次,为了提高空穴传输层的性能,利用异丙醇(IPA)的掺杂优化了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内分子链排布来进一步提升空穴导电率。结果表明,PEDOT:PSS 掺杂 IPA 后:(1)导电率从 9.5×10-4 提高到 2.63×10-3 s/cm;(2)薄膜具有更小的粗糙度,促进了其与活性层之间的紧密接触,进而增加了电荷的传输速率;(3)提高了空穴电流密度。通过空穴传输层性能的改善,DIO添加PTB7:PC71BM的电池器件的短路电流从14.48 mA/cm2增至16.53 mA/cm2,填充因子也从67.6%增加至73.1%,从而,器件转换效率从7.24%提高到9.06%,同时器件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通过掺杂二甲基亚砜(DMSO),提高了 PEDOT:PSS的空穴导电性,使得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掠入射X射线广角散射测试发现,生长在DMSO掺杂PEDOT:PSS上的钙钛矿薄膜的结晶性明显提高且晶面排布更加紧密。同时,表面粗糙度从11.2 nm降低到6.2 nm,钙钛矿晶粒的平均尺寸从160 nm增长至190 nm。阻抗谱测试证明了 DMSO掺杂PEDOT:PSS能有效地减少界面阻抗和增加导电率。最终得到优化后器件的转换效率比未处理器件的转换效率提高了 37%,效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短路电流的增加,即空穴传输效率的优化。同时,钙钛矿器件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为了改善钙钛矿电池的开路电压,我们设计了一种复合空穴传输层,即将pol y(2-ethyl-2-oxazoline)(PEOz)引入到 PEDOT:PSS(PEOz-PEDOT:PSS)。研究发现,PEOz-PEDOT:PSS与未掺杂的PEDOT:PSS相比体现了很多突出的优点,具体如下:(1)促进了钙钛矿的晶粒生长;(2)明显降低了钙钛矿薄膜内的载流子复合和界面复合;(3)降低了正反扫非电容性电流之间的差异。因此钙钛矿电池器件的转换效率从12.40%提高到17.39%,开路电压从0.96 V提升至1.08 V,并且器件的电流电压迟滞可忽略不计。使用PEOz-PEDOT:PSS的钙钛矿器件稳定性会更好。同时将PEOz-PEDOT:PSS也应用于PTB7:PC71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从7.80%提高到8.78%,证明了 PEOz-PEDOT:PSS作为器件空穴传输层的普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荷传输,降低钙钛矿薄膜内的空穴缺陷态密度和载流子复合,我们采用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反溶剂氯苯中添加DPE添加剂的方法来制备优质的钙钛矿薄膜,以改善其性能。具体表现为:DPE添加到氯苯中处理钙钛矿薄膜后,(1)钙钛矿薄膜空穴缺陷态密度从1.37×1016cm-3降低到了 9.07×1015 cm-3;(2)其光致发光峰从777 nm蓝移至771 nm,说明DPE添加处理后钙钛矿薄膜的电荷复合会得到有效抑制;(3)在钙钛矿薄膜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电荷传输更有效。该方法将器件的转换效率提高至16.64%,短路电流也提升至22.67 mA/cm2。DPE添加处理后钙钛矿的结晶度变好,且晶粒尺寸变大,这是降低钙钛矿薄膜中载流子复合和空穴缺陷态密度的原因。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得DPE添加到氯苯中处理的钙钛矿薄膜器件的迟滞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善。综上所述,本论文以优化空穴传输特性作为切入点,系统性地研究了改善器件空穴传输的不同处理工艺及对两种溶液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包括添加剂工艺、溶剂掺杂工艺、聚合物掺杂工艺和添加剂掺杂反溶剂工艺,为实现高效率稳定溶液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制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

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输出


太阳能电池的并联电阻RSh越大,串联电阻Rs越小,器件就越接近逡逑理想型太阳能电池。逡逑图1-6为典型光照条件下实际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从图逡逑中可获得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短路电流(Jsc),填充因子(FF),开路电压逡逑(Voc),以及光电转换效率(PCE)。逡逑电流(A)逡逑Vmax逦/逡逑_逦;逦/!逦'liik邋(V)逡逑Pmax—^max邋X邋Vmax逦/逦\逡逑,逦i逡逑…」逡逑图1-6太阳能电池典型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短路电流(JSC),开路电压(V0c),以及最大输出逡逑功率(Pmax=Jmax><邋Vmax)都已经标出[55]逡逑Figure邋1-6邋Current-voltage邋(I-V)邋characteristics邋of邋an邋organic邋solar邋cell,,邋Voc邋is邋the邋open-circuit逡逑voltage邋and邋Jsc邋is邋the邋short-circuit邋current.邋The邋points邋where邋the邋product邋of邋current邋and邋voltage邋is逡逑maximized邋determine邋the邋largest邋power邋output邋(Pmax)逡逑(i)短路电流逡逑短路电流(short邋circuit邋current邋density,邋Jsc)是在光照条件下,外电路处于短路逡逑(即外加负载电阻为0)的状态时总输出电流,对应于图1-6中光电流曲线与纵轴逡逑的交点。其中一种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如下式

示意图,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示意图


(i)单层器件逡逑层器件是最为简单的结构,即两电极之间夹一层同质单一的有机半导体材料,逡逑如图1-7所示。首例有机太阳能电池就是采用的这种结构[65]。逡逑:逦阴极逡逑/邋;——同质活性层逡逑逦逦—岤逡逑'逦'W邋/逡逑''邋—_逦—一邋_邋|邋逦逦邋逦逡逑图1_7单层器件结构示意图逡逑Figure邋1-7邋The邋architecture邋of邋single邋layer邋solar邋cell逡逑(ii)双层异质结器件逡逑双层异质结的器件中,如图1-8所示,给受体材料是分层的,其薄膜层则像三逡逑明治一样被夹在阴阳极之间。双层异质结的电池的聚合物活性层可使用两种工艺逡逑制备而得,第一种:采用真空沉积的方法,薄膜在生长过程中能很好地保证晶体逡逑的有序性。制备过程中能够精确的控制它们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使得光生激子分逡逑y—-阴极逡逑yj——受体逡逑...'……一…一邋/逦—yU逡逑图1-8双层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示意图逡逑Figure邋1邋-8邋The邋architecture邋of邋bilayer邋solar邋cell逡逑1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振波;陈征;武慧;吕昭月;杜海亮;邹业;张国良;周茂杨;;High efficiency 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 by using high conductivity modified PEDOT:PSS as a buffer layer[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2年05期

2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earic Acid/PEDOT(PSS) Langmuir-Blodgett Films[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3期

3 郑华靖;蒋亚东;徐建华;杨亚杰;;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PEDOT Prepared through a Modified LB Film Method[J];结构化学;2011年11期

4 李建雄;张美娟;王炯;刘安华;;导电PEDOT膜的液相沉降聚合及应用研究——全加成线路板制作的可行性[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4年01期

5 Quan-xiang Yan;Zhuo-wei Gu;Qi Li;Wei-fei Fu;Xiao-qiang Chen;Wen-qing Liu;Hong-bin Pan;Mang Wang;陈红征;;Water Soluble Amino Grafted Silicon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se in Polymer Solar Cells[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4年04期

6 冯志慧;侯延冰;师全民;秦丽芳;李妍;张磊;刘小君;腾枫;王永生;夏瑞东;;Polymer solar cells based on a PEDOT:PSS layer spin-coated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lectric field[J];Chinese Physics B;2010年03期

7 李蛟;刘俊成;高从X&;;溴掺杂对PEDOT/PSS薄膜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4期

8 ;Study of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stacked bulk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08年04期

9 方思立;台湾电力系统采用PSS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J];电网技术;1996年01期

10 金振林,高峰;新型基于6-PSS三维平台机构的并联微动机器人[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龙;孙伟海;卞祖强;黄春辉;;高效的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2 孟庆波;李冬梅;罗艳红;;界面调控与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3 吴丹;陈立桅;;高导电PEDOT的气相聚合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佘平平;汪正浩;;PEDOT阳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机理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5 蒋丰兴;杜玉扣;;Pd/PEDOT纳米球制备及其对双氧水的传感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6 宋嘉兴;姚诗余;田文晶;;平面异质结低温溶液处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7 杨月勇;肖俊彦;罗艳红;李冬梅;孟庆波;;基于碳电极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0分会:低维碳材料[C];2014年

8 肖立新;郑灵灵;马英壮;王树峰;陈志坚;曲波;龚旗煌;;高效杂化钙钛矿光伏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9 石文;王冬;帅志刚;;PEDOT热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10 王振交;杨辉;席曦;乔琦;季静佳;李果华;;有机光电导电材料PEDOT-PSS薄膜制备工艺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霞;钙钛矿材料成为高能效“帮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常丽君;钙钛矿材料实现电器自充电[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迪;优化空穴传输特性对聚合物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牛广达;新型窄带隙吸光材料太阳能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调控[D];清华大学;2016年

3 李闻哲;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化学稳定性的薄膜与界面结构调控[D];清华大学;2016年

4 孙一灵;硅-PEDOT:PSS杂化太阳能电池制备及光伏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5 高皓;染料敏化/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光吸收层的微纳结构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陈奇;钙钛矿半导体中的瞬态物理过程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武其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层材料及钙钛矿层形貌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孔伟光;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光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燕;H_2CaTa_2O_7层间插层修饰、剥离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徐鸣;有机聚合物及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柔性异质结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孙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效层及界面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赵东宁;通过D-π-A小分子的界面修饰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万杨阳;利用添加剂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5 侯凯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及叠合式器件结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6 Sami Iqbal;多晶硅/PEDOT:PS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及制备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7 杨元元;一维TiO_2基碳对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8 李兆松;氧化锌阵列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与性能优化[D];湖北大学;2017年

9 翟勇;CuInS_2/CH_3NH_3PbI_3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10 秦正飞;基于高效TiO_2介孔薄膜染料敏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5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15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