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锂离子电池峰值功率测试方法及优化控制研究
【图文】:
逦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本文以柴电混合动力列车和纯电动列车为研宄对象,测试分析锂离子电池峰逡逑值功率并进行估算,根据柴电混合动力列车技术指标,以动力电池峰值功率、SOC逡逑阈值以及温度极限为边界条件,通过寻优算法求取燃油消耗最少且电池系统经济逡逑性最优的控制策略。根据纯电动列车技术指标,以动力电池峰值功率、SOC阈值逡逑停站误差以及列车运行时长为边界条件,通过寻优算法求取动力电池温升最小的逡逑控制策略。最后分别对混合驱动锂离子电池系统功率控制和纯电池驱动系统功率逡逑控制下动力电池的温升进行仿真分析。论文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逡逑
速率:彡2 ̄3°C/min;逡逑速率:彡0.7 ̄rC/min;逡逑18650三元锂电池的电压范围为2.5?4.2V,钛酸锂电池电压范,因此选择量程为5V/100A的Maccor单体测试设备完成数据采集系高低温实验箱温度浮动度和均匀度较小,因此可认为电池的基本性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将电池搁置在高低温恒温箱中进测电池逡逑18650三元锂电池体积小且安全性高,所以本文为了方便实验测试,50三元锂电池进行了大量峰值功率测试实验,而钛酸锂电池是轨道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元件,因此为了更好在轨道交通列车中应用,,钛酸锂电池进行验证实验。即所选被测电池为3节18650三元锂电供的钛酸锂单体电池,其中被测试的18650三元锂电池如图2_2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270.381;TM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冯小萍;;粒子群优化优化算法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11期
2 解建强;陈彦彬;刘亚飞;刘大亮;宋顺林;张学全;冯海兰;;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材料产业;2015年11期
3 唐X;金虹;潘广宏;王国文;薛嘉渔;;钛酸锂电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现状[J];新材料产业;2015年09期
4 王健全;郑保军;王苏琦;;锂电池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使用研究[J];化工时刊;2014年07期
5 张景阳;潘光友;;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与运用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6 何利东;王海燕;刘森;;船舶柴油机建模方法综述[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3年06期
7 赵明花;牛锡平;杨丹燕;高纯友;;我国自主研发100%低地板轻轨车[J];机车电传动;2013年03期
8 张彩萍;张承宁;李军求;;动力电池组峰值功率估计算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06期
9 骆礼伦;;城轨列车特性曲线计算系统的实现及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4期
10 李方;杨毅夫;杨丽华;;HEV用蓄电池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研究[J];电源技术;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方丹;基于数据驱动的多时间尺度锂离子电池状态评估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茹敬佩;基于风冷散热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热模型与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杜昕;考虑能量管理的混合动力列车运行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徐晓栋;城市轨道储能系统性能研究与测试[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金哲铭;混合动力动车组动力系统能量流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徐晶;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容量和内阻变化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姜君;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李莉;基于单位移多质点模型的列车ATO调速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迅;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陈智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6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1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