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钯改性MOF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7 16:52
【摘要】:在当今全球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快速增长过程中,能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传统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及其快速消耗,发展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新型能源技术已经迫在眉睫。其中,锌空气电池(ZABs)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使用安全、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储存和转化设备/技术。然而,ZABs的商业化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研发高效、稳定的正极催化剂和发展先进的电化学技术。因此,开发用于ZABs正极发生电催化氧还原(ORR)和氧析出(OER)的高效、耐用、低成本催化剂,对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本论文中,我们以金属有机骨架(MOF)为牺牲模板,通过较为绿色、简易和高效的策略,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成本效益、高活性和强稳定性的碳基纳米Pd复合材料催化剂。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材料的结构、元素组成、Pd的含量、界面电子相互作用等和电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ZABs电池测试研究了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以Mo-MOF作为牺牲模板经过简单碳化过程得到纳米管状的β-Mo_2C,然后通过湿化学法在β-Mo_2C上原位合成了Pd纳米粒子(Pd NPs),并将该碳基纳米Pd复合材料催化剂Mo_2C-Pd_y(y表示Pd的初始加入质量百分比)用于催化ORR和析氢反应(HER)。通过电化学测试,我们发现随着Pd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ORR和HER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Mo_2C-Pd-9%表现最佳。在ORR和HER测试中,Mo_2C-Pd-9%还表现出了优于商业Pd/C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和长期稳定性。(2)其次,用双金属MOF(FeNi-MOF)作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和表面改性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棒状介孔结构FeNi_3C_x-Pd_y(x表示不确定的碳含量)碳基复合材料。其中,FeNi_3C_x-Pd-7%作为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的性能最好。OER测试中,5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仅有288 mV,远远优于目前OER基准催化剂RuO_2,同时其电催化ORR性能也接近Pt/C催化剂。此外,FeNi_3C_x-Pd-7%在OER和ORR的稳定性测试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耐久性。(3)最后,我们将上述两部分工作中制备的Mo_2C-Pd_y和FeNi_3C_x-Pd-7%作为空气阴极催化剂自组装了ZABs。通过在实际电池运行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可知:(i)Mo_2C-Pd-9%基ZAB在Mo_2C-Pd_y系列中表现出了最佳的电池性能,其恒流放电电压、比容量及相应的能量密度均超过了Pt/C基ZAB的性能。(ii)用FeNi_3C_x-Pd-7%制成的可再充ZAB(RZAB),其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及比容量分别为234 mW cm~(-2)、967 Wh kg~(-1)和772 mAh g~(-1),均优于Pt/C+RuO_2基RZAB。此外,其还表现出了高效的长循环寿命(900次充-放电循环),且在10 mA cm~(-2)下的总过电位仅为0.72 V,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
【图文】:

原理图,空气阴极,电催化剂,双功能


提高 ZABs的放电能力,Schumadcher及 Heise等人在 1932年将 ZABs用的中改为了碱性,从而显著地降低了电池的内阻,使 ZABs 的放电电流密度达到cm-2。但是,由于一直没有高效的催化剂与合适的空气电极结构,导致 ZAB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直到1960年以后,伴随着常温燃料电池的迅速发展,气体扩散电极得到了人开发,这也为 ZABs 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以聚四氟乙烯作为疏水剂和粘接剂优异气体扩散电极慢慢取代了其它的空气电极。随后,,防水透气膜的成功引够在常压下正常工作,从此 ZABs开启了商业化进程。目前,ZABs在许多重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助听器等小功率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等大功率设定式能量站等储能基地[8, 22]。.1 锌空气电池工作原理

示意图,机制,示意图,柔性设备


Bs(500-2000 A h)主要用于铁路和航海灯标装置上,小型 ZAB已被广泛用于助听器等医疗器械[8, 22]。ZABs 的普及使用,将会大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所述,虽然 ZABs 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和技术瓶颈有待进一相较于逐渐被人们熟知的锂电池的不安全性和高成本等问题,ZA还是成本方面都显得更加具有值得长期研究并大规模推广的潜力[1生能源储存/转换、电动汽车和下一代消费类电子产品(如通信、电及医疗保健的柔性设备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良好的商气电池正极电催化反应机理还原反应(ORR)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43.36;TM91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型碳基复合材料[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年09期

2 赵博;芦静华;杜海辉;易卉;杨水旺;;飞行器新型碳基复合材料表面高温测量方法[J];宇航计测技术;2014年05期

3 王则力;乔通;宫文然;王智勇;荣克林;王晓晖;;碳基复合材料结构800℃光纤高温应变测量[J];强度与环境;2019年03期

4 祁磊;郭瑞斌;莫尊理;武琦钧;李莉;刘焕东;;石墨烯掺杂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5年19期

5 陈泽明;徐鑫;王超;曹先启;李博弘;张洪超;;碳基复合材料用耐高温胶黏剂的研制[J];化学与黏合;2013年05期

6 唐显;黄金铭;周绍建;罗志福;;假密封源用碳基复合材料的火灾高温烧蚀性能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00期

7 叶小爱;章家立;关婷婷;;基于氧化铜/碳基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亚硝酸根[J];功能材料;2018年12期

8 李鹏刚;王靖轩;郭飞飞;何昱轩;唐光贝;罗永明;朱文杰;;介孔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化工进展;2018年01期

9 陈波;;碳材料增长的研究预测[J];玻璃纤维;2006年02期

10 许志庆,翟洪祥;颗粒增强铝合金与碳基复合材料干摩擦的过渡期行为[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学波;袁加勇;陈文斌;周臻;;激光光声光谱术研究碳—碳基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布[A];第四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范修军;彭志伟;叶茹全;周海青;郭霞;张献明;;碳基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3 梁军;;碳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模拟及性能表征[A];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于美杰;王成国;李斌鹏;高瑞;董琪;王雯;;聚丙烯腈前驱体原位合成纳米(氮化铁+四氧化三铁)/碳基复合材料及其电磁性能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纳米复合材料与界面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孙振华;成会明;李峰;;纳米碳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锂硫电池性能研究[A];2017年锂硫电池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6 刘学贵;刘长风;;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多树旺;刘庭芝;赵莉曼;王鑫;李美栓;;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的原子氧效应实验研究[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冯奕钰;秦盟盟;封伟;;高导热碳复合材料[A];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上)[C];2015年

9 夏源明;;前言[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刘杨;金博股份聚焦先进碳基复合材料[N];中国证券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杨洁;金博股份深耕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领域[N];中国证券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崔小粟;金博股份助推光伏行业降成本进程[N];中国证券报;2019年

4 陈波 罗耀松;结构型碳材料市场上扬[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本报通讯员 刘建军;周蕊:让梦想之花盛放[N];中国航空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周晓曲;铸造世界一流新材料[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智;基于相分离的碳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储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方大量;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碳基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年

3 胡立兵;生物质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4 高婷婷;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能源存储与光热转化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5 钱华玉;功能化纳米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6 简选;低维碳基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7 孙振华;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8 康文君;碳及碳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赵小军;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锂/钠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10 丁杨彬;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文君;MOF衍生碳基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和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2 庞树花;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

3 陆慧媛;三维碳基复合材料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陈淼;新型二维碳基复合材料可控合成及其在能源材料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5 李庭震;钯改性MOF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6 付琪;氮、磷共掺杂碳基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7 冯健康;锆化/镧化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对磷酸盐的吸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8 刘培珍;过渡金属化合物改性碳基复合材料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9 宋为涛;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10 吴祥芳;过渡金属(Mn、Fe)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18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18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