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保护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16:52
【摘要】:随着微电网逐渐成为研究的热潮,微电网的拓扑结构、运行控制、保护策略等方面的研究都必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就现状而言,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及没有解决的难题。目前,有关混合微电网保护策略的研究内容很少,并且由于微电网故障特征的特殊性及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等都给保护原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通过对分布式电源并入交流微电网以及直流微电网的控制策略的详细分析,以及对微电网控制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在PSCAD中搭建了混合微电网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运行可靠性;2)在交流微电网中设置各种故障类型,分析采用不同控制策略的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征,给出了分布式电源在故障附加电路中的等效模型,进而得到交流微电网的故障附加电路,仿真验证了采用突变量方向判断故障方向的正确性;3)考虑到双向换流器的控制策略与并网与交流微电网的分布式电源的不同,分析了双向换流器的控制策略对采用突变量判断故障方向的影响,在交、直流母线的联络线交流侧设置故障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直流侧发生故障时的故障特征,进而给出了适用的保护原理,提出了双向换流器的保护方案;4)借鉴我校微机继电保护实验装置,完成对实验装置基本功能的设计;对硬件电路设计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给出了电压形成回路、模式转换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开关量输出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案;对本试验装置采用的由ARM+DSP共同构成的双核系统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给出了DSP中基于傅立叶算法的程序框图,对DSP和ARM如何交换数据进行了说明,最后给出了详细的保护开发流程。综上,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搭建了PSCAD仿真模型,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了故障分析,并提出了适合的保护方案,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图文】:

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LC滤波器,谐波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方向,直流侧向交流侧提供能量,当二极管处于通态向。因为二极管是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能量的通道,极管起着使交流电流连续的作用,所以又称为续流二一相上下相对的两个桥臂之间进行的,这种换流方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其幅值和相位实现。

电路图,三相逆变器,电路,分布式电源


并且二极管起着使交流电流连续的作用,,所以又称为续流二极管;逆变的换流是在同一相上下相对的两个桥臂之间进行的,这种换流方式称为纵向流;输出电压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其幅值和相位实现。图 2-1 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分布式电源并网电路如图 2-2 所示,LC 滤波器可以滤去输出电压中的谐分量,提供更佳质量的电能。隔离变压器具有三方面的作用:(1)实现电压等变换;(2)避免分布式电源的零序分量或直流分量进入交流网络;(3)作为滤器的重要滤波电抗。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军;曹瀚元;;直流微电网电流差动保护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年20期

2 马喜平;沈渭程;杨臣;杜松怀;苏娟;赵凤展;董彦君;;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能力评估[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年08期

3 陈宵雪;董澄;;主动配电网中微电网技术的运用[J];河南科技;2019年26期

4 吴俊宏;;应以用户需求为目标重新定位微电网[J];电力设备管理;2019年10期

5 雷声勇;;直流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J];电气传动;2019年12期

6 王辉;廖昆;林艺璇;陈波波;;多微电网参与的配电侧日前市场竞价修正模型[J];现代电力;2019年06期

7 庄丛粼;;光储微电网信息物理融合建模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年23期

8 武保东;;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分析[J];科技资讯;2018年30期

9 翟雨稼;靳嘉荐;;基于功率调节的微电网互联与配电网协调优化控制[J];可再生能源;2019年02期

10 历莉;;园区智能微电网技术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凡有;;基于奔德斯分解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A];2017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董晔弘;王珏;王叶;陶友传;;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孤岛微电网[A];2015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6年

3 李成玲;李雯;郑雨翔;洪yN祺;郭慧敏;;含微电网的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经济性评估[A];201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姜军;;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微电网控制技术分析[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5 任青;王海燕;同向前;;户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A];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电能质量与高效优质用电论文集[C];2015年

6 董晔弘;王珏;王叶;陶友传;;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孤岛微电网[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6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7 ;微电网应用技术介绍[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5年第2期)[C];2015年

8 肖朝霞;方红伟;张献;;智能微电网研究综述[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对中小风电行业发展的影响[A];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7年12月·第2期 总第26期)[C];2017年

10 卢洋;袁月亮;李科;;并网型微电网电源容量优化配置[A];2017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尹继冬 赵金石;智能微电网惠及边关哨所[N];解放军报;2019年

2 朱晖 茹心芹 姬秋华;南瑞集团承担的光储微电网技术成果通过鉴定[N];国家电网报;2019年

3 记者 黄蕾 通讯员 马龙鹏 夏衍;江苏开山岛微电网风机基础完成浇筑[N];国家电网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秦虹;微电网建设将逐步实现多能互补[N];中国电力报;2019年

5 记者 张健 黄蕾 通讯员 夏衍;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建成投运[N];国家电网报;2019年

6 记者 陈兵 通讯员 夏衍;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建成投运[N];连云港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秦虹;微电网点亮电力“空白区”[N];中国电力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贾涛;刘怡:智慧微电网助力大同能源革命[N];大同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苏南;微电网渐成综合能源最有效应用形式[N];中国能源报;2019年

10 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主任 吴俊宏;应以用户需求为目标重新定位微电网[N];中国能源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楼冠男;对等模式下独立微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帅航;基于近似动态规划(ADP)的微电网日内在线优化运行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吴潇雨;自主运行的互联微电网系统分层分布式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4 李昕;基于MOEA的微电网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调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5 陈敬峰;含混合储能的独立型微电网系统控制与优化调度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谢鹏;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自治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协调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蔺帅帅;高新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微电网风险管控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8 吴盛军;微电网中电动汽车储能优化控制及储能梯级利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9 汤庆峰;广义需求侧资源接入下多种形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年

10 李玉梅;环形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及其稳定性分析[D];武汉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静;基于能效的多能互补型微电网在工业园区的应用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2 唐国强;光伏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3 潘惠琴;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微电网的运行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4 马文飞;直流微电网的小扰动稳定性能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5 卞显新;基于主从结构的微电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6 郑雅男;基于能源区块链的微电网调度及交易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7 韩丹慧;含虚拟惯性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8 赵思雯;孤立微电网系统运行与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9年

9 胡婷;计及风电功率波动的微电网储能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10 孙志攀;考虑电动汽车的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41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41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