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抑制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的铁芯再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9:44
【摘要】:根据国家机电产品能效指标的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装车量的增速、电机使用寿命进行预估,未来将有数百万台电机面临淘汰,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电机再制造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再利用的问题,并且将电机性能提升至原电机水平之上。对于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是引起振动和噪声,影响电机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电机再制造特点,保留电机其他零部件结构的基础上,在研究了电机产生转矩脉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若干经济有效的抑制方法,开展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地说明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介绍了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国内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再制造电机行业发展的紧迫性及非晶电机发展的可观性和国内外研究状况。从引起转矩脉动的两个因素——齿槽转矩和纹波转矩展开分析,阐述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抑制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的方法,给出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分析了转矩脉动的产生机理和组成,主要包括齿槽转矩和波纹转矩,然后通过电机数学模型对转矩脉动进行解析,得出了波纹转矩的形成原因。对于齿槽转矩,是空载情况下的一种磁阻转矩,利用能量法进行了解析,为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的优化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理论分析及再制造特点,对转子铁芯进行结构再设计,提出了一种极间偏心槽的转子再设计方法,有效削弱再制造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为综合优化再制造电机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提出单一极内偏心槽、组合偏心槽、磁桥优化的递进再设计方法,再制造电机性能得到提升。(4)根据非晶合金材料具有低损耗的优异性能,研究了非晶转子对再制造电机性能的影响。将非晶合金材料制成的同尺寸转子替换掉废旧电机转子铁芯,再制造电机输出转矩增高,但是再制造电机齿槽转矩严重增高,提出了非晶转子磁极夹角-偏心外圆组合再设计方法,综合优化了转矩性能,验证了该再设计方法降低非晶转子再制造电机齿槽转矩的可行性。
【图文】:

过程图,产品寿命周期,过程,再制造


合肥工业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化[10]。目前,我国在汽车的可用零部件回收再利用方面,相比一些平发展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材料进行再制造的利用率低于国外纵观国内对材料进行的再制造利用主要是对废旧金属的售卖,与国研究发现,与传统燃油汽车上的零部件相比,电动汽车中发电机、造性及再利用率更高。为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后的高耗能产品将加快被淘汰。因此,未来将会有大量在用普通效电机面临淘汰和替换,并且淘汰和替换下来的低效电机数量将不断用永磁同步电机再制造研究势在必行,且节能潜力巨大。

再制造,基本流程


第一章 绪论价格以市场价值八千元每吨计,通过对硅钢片进行再制造,就可节省五亿元人民币。同时,避免了利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产品的旧料和废料进行简单的回炉或堆积、填埋,,导致产品寿命周期直接终止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处理过程中废弃、废料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电机再制造可明显减少传统工艺流程产生的能源资源浪费,对我国创造经济可循环、可持续的社会具备很高的发展意义,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大力推广和提高电机高效再制造产业尤为重要,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电机制造产业循环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鲲;徐鑫悦;丁晓波;朱琳玲;陈文;;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4年07期

2 王正仕;张朝立;陈辉明;;直流无刷电机换向转矩脉动抑制研究[J];控制工程;2010年03期

3 沈天珉;杜川;廖家祥;邱忠才;;转矩脉动最小化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电气技术;2008年07期

4 杨松涛;和丽清;;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分析及其补偿[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5 雷涛;林辉;;开关磁阻电机调速中转矩脉动最小化的研究[J];电气传动;2006年04期

6 李雪,陈振翼,张利军;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脉动的检测[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相蓉,周波,孟小利;双凸极电机转矩脉动的仿真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李珍国;章松发;周生海;张纯江;;考虑转矩脉动最小化的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9 夏鲲;杨益华;杨淑英;丁晓波;;基于Z源变换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J];系统仿真学报;2013年11期

10 孙以恒;程善美;;低开关频率下直接转矩控制转矩脉动抑制方法[J];变频器世界;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相军;陈伯时;;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及影响其性能的几个问题[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议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2 曹少泳;程小华;;采用一个电流传感器驱动BLDCM的换向转矩脉动[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海珍;巨永锋;雷旭;;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研究[A];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8)论文集[C];2018年

4 陈坤;夏加宽;崔思楠;;基于逆变器死区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的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5 杨涛;李忠杰;张志全;;以减小转矩脉动为目标的小功率开关磁阻电机的模糊控制[A];第七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百昌;肖锐;戴竟雄;陈宇;袁庆庆;;无刷直流电机在压缩机上的一体化研究[A];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映斐;程启明;程尹曼;胡晓青;;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8 许为;奚国华;喻寿益;桂卫华;;一种改进直接转矩控制性能的方法[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国良;周康乐;张恩蓓;常心妍;;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徐瑞东;;双凸极电机的研究现状[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超;基于定子侧不控整流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陈炜;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曲兵妮;开关磁阻电机互感及转矩脉动抑制技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纪良文;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及其新型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徐艳平;永磁同步电动机减小转矩脉动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傅涛;电动汽车用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石坚;无刷直流电动机高性能驱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刘婷;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邢岩;永磁同步电动机高性能转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牛峰;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涵正;基于电流优化的新能源汽车用SRM转矩控制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诺楠;抑制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的铁芯再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董雅琳;轮毂式低速纯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与仿真优化[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4 陈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5 劳永春;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策略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6 余发;基于注入分段式谐波电流抑制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吴长江;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及其相关性能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8 仰韩英;一种低振动转矩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贾玉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策略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肖文妍;容错型永磁磁通切换电机的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1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81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