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共模电压抑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22:31
【摘要】:多相永磁同步电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动力等领域,兼具了多相电机与永磁电机的诸多优点,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起动转矩大、适用于低压大功率场合、优越的电磁性能、良好的容错控制性能。本课题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电动汽车用多相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研究(61603263)”,针对多相永磁同步电机与逆变器组成的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共模电压进行了抑制方法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对象为具有两套三相绕组,绕组结点独立,相移30°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本文分别对空间矢量控制策略以及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共模电压抑制方法进行了理论与仿真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双Y移30°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性建立了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空间矢量解耦理论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再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进行仿真以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针对共模电压的产生原因进行的研究表明,零矢量的使用是共模电压峰值高、变化次数多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四矢量SVPWM控制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合成矢量代替零矢量,降低共模电压的峰值及变化次数的同时,降低了逆变器开关频率。四矢量SVPWM控制方法计算复杂度高、逆变器开关频率高。为此,本文研究了利用三相解耦算法将六相逆变器分解到两个独立的三相逆变器然后分别进行控制的方法,并利用无零矢量SVPWM控制方法降低共模电压的峰值及变化次数,同时,逆变器开关频率进一步降低。本文对动态性能良好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合成矢量的方法降低预测计算的复杂度。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得电压矢量方向幅值固定,电流谐波大,因此本文利用两次预测的抑制共模电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降低电流谐波并抑制共模电压。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春叶;;试析永磁同步电机在机车上的运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24期

2 陆刚;;透析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技术[J];电源世界;2018年04期

3 闫荣妮;王瑞男;张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J];防爆电机;2018年04期

4 杨立超;王赫;于海蒂;;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电磁耦合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20期

5 张小媛;董正刚;李祥志;;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年21期

6 苏鸣翰;;永磁同步电机的模糊控制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7 于慎波;李红;翟凤军;钟双双;夏鹏澎;;基于nCode Design-Life的永磁同步电机主轴的疲劳特性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7年01期

8 赵长春;刘凤春;;基于模糊迭代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跟踪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6年12期

9 胡余生;曾学英;陈彬;;热配合下永磁同步电机的铁损分析及优化[J];微电机;2016年12期

10 胡静;尚俊云;米乾宝;;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辨识研究[J];微电机;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才立忠;吴卫楠;饶界;卢有君;李艳斌;;基于耦合场仿真的永磁同步电机噪声分析[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张立军;方杰;王心坚;孟德建;;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多场耦合建模与分析[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徐煜昊;夏加宽;李天元;;电动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4 宋得雪;聂磊;彭兵;;分数槽交替极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分析[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5 董新宇;赵希梅;;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6 王正祥;于明湖;;压应力对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铁损的影响及改善分析[A];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7 李风辉;董婷;;电动汽车用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8 雷鸣凯;朱国昕;;永磁同步电机带遗忘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9 李生祥;韩雪岩;;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三维全域温度场数值计算[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10 张gq星;杨霞;;一种改进的SVPWM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正军;嵊州,奏响产业升级进行曲[N];绍兴日报;2017年

2 申军平 雷冬梅;永磁同步电机承担主牵引驱动[N];运城日报;2010年

3 张永法;F2TP永磁同步电机掀起节能革命[N];中国纺织报;2007年

4 刘文硕;永磁同步电机助推纺织机节能[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杨建光;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研发取得突破[N];人民铁道;2015年

6 刘文硕;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降低设备电力损耗[N];中国纺织报;2007年

7 吴涛;永铜选厂球磨机同步电机励磁装置改造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8 ;超高速防爆变频调速同步电机研制成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丁波;“上上下下”更绿色[N];解放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姜尚昆 易臣;全球首套盾构机永磁同步电机交付[N];湖南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瑶瑶;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与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曾德鹏;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于吉坤;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分析与转子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胡耀华;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5 李福;永磁同步电机的改进型离散域电流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6 刘子剑;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偏心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7 唐其鹏;永磁同步电机中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8 刘莹;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王东东;同步电机及虚拟同步电机的等效Lorenz模型及稳定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肖海峰;永磁同步电机精确控制方法及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普;基于自适应龙伯格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张烨璐;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王海军;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4 卢春宏;单相—三相无电解电容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5 尤朝杰;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6 马畅;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7 何志敏;永磁同步电机开环控制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8 何逢春;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及弱磁驱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9 柳呈祥;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自适应反推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钱振天;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设计[D];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84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84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