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幅相运动方程的同步机内电势幅值相位联合稳定的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8 04:51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普及正使电力系统的特性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愈加复杂。由于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变化,由传统电力系统分析定义的稳定之间的关联性也越来越强。电力系统的暂态特性是由装备暂态特性和网络暂态特性共同决定的,建立相应时间尺度下的系统模型是分析稳定问题的关键前提。将交流装备在不同时间尺度都视为内电势含幅值/相位两个自由度的交流电压源是幅相运动方程解决在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新格局下对电力系统稳定问题进行统一分析的思路。它揭示了系统动态过程中有功/无功—相位/幅值运动相互驱动的动力学本质。本文基于幅相运动方程的思路研究了机电时间尺度下同步发电机的暂态响应和内电势幅值相位联合稳定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机电时间尺度下同步机幅相运动方程的暂态模型。基于同步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功率流动的物理过程和内电势幅值相位变化的根本原因,并且指出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之间的研究进展程度的差异源于对动能与势能认识成熟程度的差异。基于此建立了以有功/无功为驱动,内电势幅值相位为响应的同步机幅相运动方程,通过与同步机实用三阶模型的短路故障仿真对比,证明了同步机幅相运动方程模型正确性和该模型在解释内电势幅值运动机理上的优势。(2)基于所建立的同步机幅相运动方程的暂态模型,从时域响应特性角度研究装备暂态特性的思路,分析了同步机的开环暂态响应特性。并结合同步机的闭环暂态特性,分析了网络特性和装备特性共同作用下内电势幅值相位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基于同步机幅相运动方程的暂态模型分析了电网故障下内电势幅值相位联合稳定的机理,通过有功—相位,无功—内电势幅值曲线描述了故障下同步机内电势状态量的暂态行为。结合等面积法则分析了故障下内电势幅值相位联合稳定的机理,基于内电势幅值对同步机相位摇摆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方法。
【图文】:

相量图,相量图,同步机,电气量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中 ( )1Afd t ref tAKE V VT s ,其中AK 为励磁控制放大情况下 比较大而 非常小,因此励磁电动势的( )fd A tref tE K V V推导出的同步发电机内部电气量相量图。

电势,中功率,同步机,暂态响应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动其内电势发生变化。在上节中同步机的开环暂态响应体现了同步机内电势状功率变化的装备特性。和闭环暂态响应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同步机有功-相位和电势幅值的运动规律及其耦合途径。装备特性和网络特性共同决定了内电势动与相位运动的耦合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天文;陈来军;陈天一;梅生伟;;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及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21期

2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陈树勇;;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3 吴为;汤涌;孙华东;何剑;林伟芳;;电力系统暂态功角失稳与暂态电压失稳的主导性识别[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31期

4 刘振亚;张启平;董存;张琳;王智冬;;通过特高压直流实现大型能源基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5 周孝信;陈树勇;鲁宗相;;电网和电网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试论三代电网[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2期

6 刘光晔;杨以涵;;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统一分析原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3期

7 汤涌;仲悟之;孙华东;林伟芳;易俊;张鑫;;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机理研究[J];电网技术;2010年04期

8 吴浩,韩祯祥;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关系的平衡点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2期

9 刘益青,陈超英,梁磊,刘利;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动态分析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年01期

10 刘进军,王兆安;瞬时无功功率与传统功率理论的统一数学描述及物理意义[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应杰;基于幅相运动方程的双馈风电机组机电尺度建模与特性分析及对电力系统稳定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赵明权;用于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的内电势运动方程建模方法及装备动态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李宏仲;基于Hopf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艳萍;受端系统小扰动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5 李辉;双馈水轮发电机系统建模与仿真及其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吴浩;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84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84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