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28 20:08
【摘要】:培育和发展电动汽车,是有效缓解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现状的措施之一。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一种具有优良转矩、转速特性的新型电动机,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对电机驱动系统所要求的高性能控制指标。本文在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基础上,对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永磁无刷电机作为纯电驱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点及优势,并对当今电动汽车领域电机的选型现状作出了差异性分析。对永磁无刷电机现有的控制方法及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转矩脉动的有效抑制和无传感器的精确控制两个关键技术,分析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技术,为控制策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坐标变换,实现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两种坐标系下的数学建模。在分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尔信号反馈控制的改进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和霍尔信号补偿策略,采用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对霍尔信号进行矫正进而保证较为精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并分析了直接转矩控制中常见的电流控制方法。基于MATLAB 2016 a仿真平台,搭建了永磁无刷电机仿真模型,并完成了在恒定负载加减速模式和定速巡航模式下的高效仿真,验证了改进的策略的合理性,进而为永磁无刷驱动电机控制策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然后,采用MOSFET作为功率开关器件,设计了永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以IR2136为驱动芯片设计了三相逆变器专用驱动电路;以74LS14为反相器件设计了霍尔传感器信号反相电路;还设计了其他控制电路,如无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所设计的主控电路满足永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并在CCS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编写了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程序。最后,研发了一套永磁无刷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测试。结果表明,所配置的驱动程序可以实现对永磁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整个控制系统能够完成对电机转速的准确控制。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系统的开发为永磁无刷电机控制策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图文】:

控制系统图,永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


因此,相对于直流电机,永磁无刷电机结构简单,电机制造及维护成本加了电机控制器成本,并且电机控制器的性能将直接决定电机系统的实际无刷电机由于取消了由换向器和电刷组成的机械换相机构,因此没有换向长。此外,其转速不受机械换向限制,速度范围宽,任何速度下都可以全。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永磁无刷电机的旋转需要根据转子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转子位置,,的转子位置信息获得换向信号,根据换向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为功率管提供,实现定子三相绕组依次馈电,进而完成电机在一个周期内的旋转。图 2-3 为永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无刷电机、霍尔传感器和逆变器下桥臂功率管的开关状态由获得的转子位置决定,通过控制 Q1-Q6 六个通顺序来确定三相绕组的通电顺序,进而实现电机换向并旋转。

原理图,直接转矩,原理,滞环控制器


图 2-5 传统直接转矩原理Figure 2-5 Traditional direct torque principle与矢量控制相比,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两个滞环控制器分别完成对其转矩和磁链的闭环控制。如图 2-6 所示,转矩滞环控制器将检测到的转矩实际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滞环输出 τ =1时增大转矩, τ =0时减小转矩;若磁链的设定值>检测到的实际值,那么磁链控制器输出 φ =1,若磁链设定值<检测到的实际值,那么磁链控制器输出 φ =-1,若磁链给定值与实际值的误差符合滞环控制器设定的的误差范围,则磁链控制器输出 φ =0。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33;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电动工具及其无刷电机的控制方法[J];电动工具;2019年02期

2 郑睿鹏;;高速永磁无刷电机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5年02期

3 王海军;;一种直流永磁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的检测系统[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15年01期

4 崔陵军;;降低无刷电机损耗的若干措施[J];电动工具;2014年S2期

5 罗战强;丁文;杨新团;梁得亮;;双余度永磁无刷电机系统数学模型与特性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年03期

6 张汉屏;;一种性能优良的无刷电机驱动芯片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1年03期

7 ;Portescap推出最新微型无刷电机在动力、性能和外形尺寸方面领先同业[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年07期

8 邱从宝;奥文WML36/180G型无刷电机控制器线路图[J];电子世界;2005年10期

9 程伟,徐国卿,王晓东;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电机回馈制动技术研究[J];电气传动;2005年11期

10 陶桂林,马志云,周理兵,胡双;永磁无刷电机的建模与仿真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华;胡海;邴黎明;杨卫华;;新型无刷电机吊扇及控制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节宝;章跃进;王佳;;永磁无刷电机转矩脉动削弱方法综述[A];第十五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潘涌;李新华;庄百兴;;高速电动门无刷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沈建新;;高速永磁无刷电机的若干设计要点[A];第十五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黄苏融;;永磁无刷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萍;张洪钺;;基于双观测器的无刷电机闭环系统故障诊断[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皇甫宜耿;马瑞卿;杨永亮;;CPLD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中的快速开发与应用[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朱玉民;;基于DSP的无刷电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A];第十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董敢;董桂岩;孔丽萍;;一种高精度无刷电机门控制系统的设计[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砚;;dsPIC无刷电机的石油旋转阀脉冲控制器设计[A];第五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第18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专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学敏 通讯员 王益均;八成订单来自世界五百强[N];绍兴日报;2018年

2 舒泉清 刘吉林;凯宇首台EPS无刷电机下线[N];常州日报;2016年

3 尚静 记者 衣春翔;哈工大永磁无刷电机让“玉兔”行走更平稳[N];黑龙江日报;2013年

4 记者  徐瑞哲;自主研发高端小电机[N];解放日报;2006年

5 黑龙江 梁显达 李洪滨 李志君;助力车无刷电机结构和控制器电路简析与检修(二)[N];电子报;2007年

6 黑龙江 梁显达 李洪滨 李志君;助力车无刷电机结构和控制电路简析与检修(一)[N];电子报;2007年

7 江照军 徐爱新;古稀老夫妇高新区创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武汉 王绍华;电动自行车无刷电机工作原理[N];电子报;2013年

9 徐端哲;小电机亟待扭转依赖进口局面[N];中国工业报;2006年

10 朱敬民;市兴耀华模型有限公司开工建设[N];咸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雅玲;电动汽车用双定子永磁无刷电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刘慧娟;径向叠片磁障式转子双馈无刷电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郝鹤;高速永磁无刷电机多场综合分析及无位置传感器控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李琛;磁通解耦型磁力变速永磁无刷电机基础理论与设计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5 项子旋;双机械端口磁通切换永磁无刷电机及其多模式驱动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凯旋;无刷电机位置检测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2 南献茹;基于PCB绕组的永磁无刷电机有限元仿真[D];山东大学;2019年

3 吕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D];广西科技大学;2019年

4 汪思敏;无刷电机磁极偏移电磁振动与噪声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5 王冰冰;基于软磁复合材料的电动车用永磁无刷电机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崔波;SMC-Si钢组合铁心盘式横向磁通永磁无刷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许晓伟;基于PLC的无刷电机定子生产线控制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8 刘跃斌;新型磁极结构的永磁无刷电机解析法建模与磁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9 朱潇潇;基于J2602协议车用水泵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汪雪;少稀土混合永磁无刷电机的设计与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5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85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