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网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12:43
【摘要】:柔性直流配电技术因其具有电能质量高、送电容量高、便于新能源接入、供电走廊占地小等优势成为国内外配电领域关注的热点。目前柔直配电技术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投运工程较少,缺乏实际运行经验,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是其关键技术之一。首先,论文针对某±10kV三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及系统参数,分析了过电压建模方法,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搭建了含有半桥型和全桥型子模块拓扑电磁暂态仿真分析模型,仿真验证了系统的稳态运行特性。然后,结合柔直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理论分析了柔性直流配电网中的过电压典型故障工况,并开展了系统未配置避雷器情况下典型故障工况过电压的仿真及统计分析,理论及仿真研究了换流站拓扑结构等因素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接着,根据柔性直流配电网过电压仿真结果提出了三种典型的避雷器配置方案,仿真分析了三种避雷器保护方案下的最大过电压及避雷器应力,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避雷器配置方案下关键设备的绝缘水平,分析了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合。最后,针对采用架空线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在PSCAD中搭建了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线路遭受雷击对站内设备最大雷电过电压,提出了雷电防护措施及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并对比分析了采用电缆和架空线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性。
【图文】:

波形,雷电流,计算模型,雷电流波形


第五章 雷电过电压直流开关设备 250直流母线上设备 505.1.5 雷电流模型5.1.5.1 雷电流波形国内外雷电流波形参数的观测数据表明,雷电流波头时间大多为 1~5 μs,平均为2~2.6 μs,,波尾 20~350 μs。本文选取典型的 2.6/50 μs 双指数波,雷电流计算模型及波形如图 5-4、5-5 所示;其中雷电通道等值波阻抗与雷电流幅值有关[62],因配电系统的耐雷水平较低,故直击与反击时均取 800 Ω。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名;朱童;黎小林;许树楷;张祖安;赵宇明;刘国伟;余占清;曾嵘;吕纲;陈政宇;张翔宇;;柔性直流系统断路器保护配合研究[J];高压电器;2015年11期

2 赵彪;赵宇明;王一振;刘国伟;宋强;袁志昌;姚森敬;;基于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9期

3 时伯年;赵宇明;孙刚;;柔性直流配电网保护方案研究及实现[J];南方电网技术;2015年09期

4 刘大鹏;程晓绚;苟锐锋;张万荣;王晶;;异步联网工程柔性直流换流站过电压与绝缘配合[J];高压电器;2015年04期

5 赵彪;宋强;刘文华;刘国伟;赵宇明;姚森敬;;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的高频链直流固态变压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5期

6 胡竞竞;徐习东;裘鹏;陆翌;黄晓明;;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7 余世峰;马为民;聂定珍;李亚男;蒋维勇;;舟山多端柔性直流工程过电压与绝缘配合[J];电力建设;2014年03期

8 张哲任;徐政;薛英林;;MMC-HVDC系统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21期

9 胡斌;郭洁;万帅;金青;;±500kV直流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3年02期

10 周浩;沈扬;李敏;田杰;邓旭;陈锡磊;周志超;王东举;;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绝缘配合[J];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静;基于MM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琪羽;适应未来发展的直流配电电压等级序列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郑欢;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3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93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