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发电量的智能控制
本文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发电量的智能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而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贮存量却愈来愈少,因此,发展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的新能源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尤为瞩目。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的利用将会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时代,也会成为清洁能源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光伏发电系统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相对传统能源发电,光伏发电系统造价高、效率低也是一大劣势。因此,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系统发电量,智能光伏的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首先分析了光伏发电的国内外现状,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并对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做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单元光伏电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并通过Pvsyst软件对系统发电量的算法做了仿真计算。第三,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是增加系统发电量的主要策略,通过介绍系统最大功率点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概念,分别对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和智能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运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跟踪系统最大功率点精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对系统发电量的增加有积极的影响。第四,介绍了手动调节跟踪系统、单轴跟踪系统、双轴跟踪系统以及自动跟踪系统,通过Pvsyst软件对不同类型的跟踪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在发电量增加、建设成本、适用地区等几方面与固定倾角式系统综合对比,得出双轴跟踪系统发电量增加最为明显,而可调式跟踪系统成本相对适中。最后,结合前面几章的理论,对工程实例张北200MW光伏电站进行了综合设计,运用组串式逆变器多路MPPT跟踪以及集中式逆变器单路MPPT跟踪与手动可调跟踪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使系统可以输出最大发电量。
【关键词】:光伏发电 最大发电量 MPPT算法 跟踪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9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2-15
- 1.2.1 国外光伏发展现状12-14
- 1.2.2 国内光伏发展现状14-15
- 1.3 太阳能电池15-23
- 1.3.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15-17
- 1.3.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和构造17-19
- 1.3.3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19-23
- 1.4 光伏发电系统介绍及最大发电量控制方式介绍23-27
- 1.4.1 光伏发电系统介绍23-25
- 1.4.2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发电量控制方式介绍25-27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7-28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28-29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概述29-37
- 2.1 引言29
- 2.2 光伏发电系统组成29-30
- 2.3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30-33
- 2.3.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30-31
- 2.3.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31-32
- 2.3.3 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32-33
- 2.4 光伏系统发电量计算33-35
- 2.5 小结35-37
- 第3章 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策略研究37-43
- 3.1 引言37
- 3.2 传统的MPPT控制策略37-40
- 3.3 基于智能控制的MPPT控制40-42
- 3.4 小结42-43
- 第4章 跟踪系统控制策略研究43-51
- 4.1 引言43
- 4.2 手动调节跟踪系统43-44
- 4.3 单轴跟踪系统44
- 4.4 双轴跟踪系统44-45
- 4.5 自动跟踪系统模型45-46
- 4.6 仿真系统及结果46-49
- 4.7 结果分析49-50
- 4.8 小结50-51
- 第5章 200MW光伏电站设计实例51-60
- 5.1 引言51
- 5.2 选址条件51-53
- 5.2.1 地址条件51
- 5.2.2 气象条件51-53
- 5.3 设备选型53-55
- 5.3.1 光伏组件选型53-54
- 5.3.2 逆变器选型54-55
- 5.4 系统设计分析55-59
- 5.4.1 组件串并联设计55
- 5.4.2 方阵设计55-56
- 5.4.3 组件间距设计56-57
- 5.4.4 支架设计57
- 5.4.5 电气接线设计57-58
- 5.4.6 监控系统的设计58
- 5.4.7 防雷接地设计58-59
- 5.5 节能降耗分析59
- 5.6 小结59-6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0-62
- 6.1 结论60
- 6.2 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69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刚;谢建;李自应;张跃;曾丽琴;;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7年02期
2 李雷;杨舒;;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1年01期
3 ;简讯[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程艺厅长祝贺我院获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调试”赛项二等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晶澳慈善基金会向希望小学捐赠光伏发电系统[J];太阳能;2011年10期
6 张改景;龙惟定;苑翔;;光伏发电系统的碳值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7 彭一琦;;改进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J];建筑电气;2012年02期
8 江伟山;周倩;;高铁车站光伏发电系统应用[J];电气时代;2012年04期
9 邓雅;胡书举;孟岩峰;许洪华;;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研究方法综述[J];电气制造;2013年06期
10 龚道仁;陈迪;袁志钟;;光伏发电系统碳排放计算模型及应用[J];可再生能源;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明;沈煜;张晋茂;麻凯恩;朱正菲;杜强;;光伏发电系统用高效逆变器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2 陆亚萍;梁小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第十九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程丽敏;曹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型逆变器综述[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郝文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景义;;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徐峰;刘爱民;罗慧晶;翁占坤;;用于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射体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9 程启明;李明;陈根;王鹤霖;;小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冯垛生;;光伏发电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才 魏延彬;莱芜供电首建光伏发电系统[N];中国电力报;2011年
2 通讯员 王宪才 魏延彬;莱芜供电公司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系统[N];莱芜日报;2011年
3 徐瑶;光伏发电系统租还是买?[N];中国能源报;2014年
4 申淳;数倍聚光跟踪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太阳能高成本难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 牛献力 通讯员 王丽英;晶澳公司捐赠光伏发电系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记者 刘霞;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戈晓芳 见习记者 于洋;广东最大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亮相[N];广东建设报;2006年
8 记者 王莹 特约通讯员 刘孟君;我市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N];廊坊日报;2010年
9 记者 星子;我省光伏产业又添高科技“新丁”[N];青海日报;2012年
10 苏国平 新疆经信委副主任;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新疆光伏产业[N];中国电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物联网架构的太阳能光伏自跟踪发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毛鹏;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朱艳伟;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吴志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和孤岛故障检测[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郑诗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徐瑞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熊远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徐晓冰;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曹太强;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蒋爱华;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响;20MW_P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京;温室光伏供电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墨;基于分岔理论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高祥;关于光伏发电站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超凡;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彬;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MPPT及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晨;沙漠机器人可折叠光伏发电系统设计[D];宁夏大学;2015年
8 侯朝晖;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张萍;光伏发电系统性能优化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葛鑫;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发电量的智能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