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的优化控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573
【图文】:
图 2.3 n-φ曲线此它的功率因数总是处于滞后状态,会从电很小,只有 78.5°~84.3°。随着负载的增加,略有提高,功率因数角减小。在负载增加期子的功率因数角基本保持不变,但当负载大数角 增大,如式(2.16):22 s(2.16)晶闸管触发角而使电机端电压由一个较小值感类负载,电机起动过程中的功率因数角为以称为续流角。电机起动过程中,转速的变闸管输出电压遵循一定规律变化,则起动过调整。数角,异步电机三相对称,以其中一相表示
图 3.9 功率因数角的闭环控制框图附近发生的电磁转矩及电流震荡,如若不进动,甚至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故考虑通过施方法是通过相关硬件电路(电流过零检测数角 的大小,将上一时刻功率因数角与下化量 ,再根据式(3.25)求出触发角变化量过修正后的触发角 ,利用修正后的触发角控制。-20-10010203040Current(A)
3.4.3 改进型五脉冲序列触发方式改进型五脉冲序列触发方式是在电压同步宽脉冲的基础上,利用等分的五个序列脉冲组合代替宽脉冲,即相当于将宽脉冲斩成五份。如图 3.13 即为 7 分频下采用改进型五脉冲序列触发方式下的脉冲分配图。图 3.13 中黑色脉冲代表实际 7 分频时的触发脉冲顺序,由于晶闸管采用相位控制方法,为确保晶闸管有效导通,必须保证反并联晶闸管组同一时刻至少两组中各有一只晶闸管导通。图中 A、B、C 三相触发脉冲正序对称互差 120°,同一相反并联的两个晶闸管,例如 A和 A 互差 180°。正向触发逻辑是当控制芯片检测到起动信号后,严格按照1 3 5VT VT VT的顺序给晶闸管发出五脉冲序列作为触发信号,且保证上个晶闸管未结束时提前触发下一晶闸管,负向触发逻辑与正向相同。通过对比图 3.13 七分频触发脉冲分配图和第二章图 2.8(c)7 分频时电压导通波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彦京;蒋超;陈君;李逸博;;基于电压空间矢量高转矩软启动的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5年04期
2 李峰;王贵锋;;大功率异步电动机新型软起动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5年04期
3 周广钰;周封;朱瑞;;异步电机重载软起动模糊离散变频控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4 黄加明;;交-交变频技术实现异步电动机的重载起动[J];自动化应用;2015年04期
5 杨铭;;基于晶闸管软起动控制器的软件系统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24期
6 梁斌;于巧娜;李忠政;马慧;伊利峰;刘军;;基于离散变频软起动技术分频基波电压最优相位组合的分析[J];电子质量;2014年11期
7 王宏华;;高压大功率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技术综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年05期
8 王志新;王亮;陆斌锋;陈道贤;;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器关键技术[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4年10期
9 童军;张臻;郭昌永;;电动机软启动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技术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年12期
10 李长乐;张扬;宫玉晓;史振兴;李兵;张美娟;;基于等效正弦分频过调制策略的感应电机软起动控制系统[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樊立萍;胡文浩;;组合软启动功能的异步电机功率因数改善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江;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2 邢方勃;离散变频重载软起动系统的设计及起动优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3 何凡凡;高压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滕旭;基于转速估计的交流电机软起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白淙宇;基于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6 解晨;异步电机软启动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技术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清;电动机分级变频软起动及其谐波滤波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肖大志;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傅杰;基于DSP的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段克亮;基于dsPIC的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7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6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