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E类逆变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21:51
【摘要】:与传统磁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相比,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克服了电能只能近距离传输这一缺陷,实现了中等距离内电能的高效率传输;其原因在于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在系统中增加了两个具有较高品质因数的共振线圈,二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频率。这两方面的改进,也使得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系统的传输特性变得更为复杂,系统性能的优劣难以控制。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效率优化问题,本文做了以下两方面研究:1.系统建模与分析。为了分析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本文采用互感理论这一物理建模方法构建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模型。在互感模型中,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物理参数被抽象为频率、电感、电容、内阻、耦合系数和负载这些电气参数,系统的优化也即是对这些电气参数的修正;为了建立起该系统中各个独立部分之间的联系,采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互感理论对各个独立回路的电气状态进行定量描述,从而得到该系统的输出功率及传输效率,并为系统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优化方法。2.高频E类逆变器软开关设计。系统频率高低水平是制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效率的重要因素,而E类功率放大器自身结构特点易于实现高频高效率逆变,非常适用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源。为了合理设计E类逆变器的参数,以降低开关损耗并提高逆变频率,文中以E类逆变器的额定最佳工作状态为优化目标,求得其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得出E类逆变器在其额定最佳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学习,本文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做了以下创新性贡献:在E类逆变器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额定最佳工作状态除了与自身参数有关以外,还与系统的输入阻抗密切相关,因此当E类逆变器作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源时,其参数设计应与整个系统密切结合起来。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磁耦合谐振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效率E类逆变电源设计方法,采用互感理论模型求得系统的输入阻抗,将整个系统等效为E类逆变器;进一步以E类逆变器额定最佳工作状态为优化目标,设计其主要参数,实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与E类逆变电源效率的整体最优。
【学位授予单位】:三峡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24
【图文】:

研究团队,实验装置图,传输距离


大 学 全 日 制 专 业 学 位 硕 士 学 位高达 95%,相关技术及国际标准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但是,必须紧密贴合,传输距离成为该技术最大的缺陷。007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arinSoljacic 教授的研究团队在无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采用磁共振原理实现了 2 米传输距离内传输,而传输距离高达 40%[8],如图 1.1 所示为 MarinSoljacic装置。

磁共振,音叉,共振现象


电源补偿补偿磁感应耦合 磁感应耦合磁共振耦合图 1.3 MCR-WPT 系统的结构组成与接收线圈具有相同的品质因数,二者处于一定范围内时,将量的高效率传输,这也是 MCR-WPT 技术相比于传统 MCI-W距离的原因。共振耦合一个常见的物理现象,指的是物体在其固有振动频率(也成谐于向所处的环境中吸收更多能量的现象。例如图 1.4 所示的音一个音叉时,与其谐振频率相同的音叉将发出声音,而与其谐发出声音。

无尾,电视,研究团队


并通过多组共振线圈进行了对比验证[64];哈尔对 MCR-WPT 系统展开了仿真与实验研究,提出了想[65],并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直接线圈学良教授的研究团队将 MCR-WPT 技术用于电动汽定性控制策略[67],并设计了一种能量接收装置[68]。大学孙跃教授的无线电能传输研究团队代表着国内内最早一批从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专业科研团队大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所(简称 WPTCQU)”。孙传输相关技术的研究,还与国际上代表着无线电能传大学展开密切合作交流。研团队外,国内有众多企业也积极开展无线电能传输具代表性的是海尔公司在 2010 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视(No-TailTV),如图 1.5 所示。该产品也是采用脱电源线。目前,国内已涌现出大批基于 MCR-WPT房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凌翔;侯士亮;杨承潘;方举昊;陈健;黄俊硕;;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的电磁特性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9年04期

2 张震宇,卢霞;开关电源中谐振式变换器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杨建平;基于开关电源的谐振式变换器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K.E.B.Thornton;葛楚鑫;;新型光激励谐振式压力传感器[J];国外计量;1989年04期

5 王帅;薛寒寒;;小功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的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20年02期

6 高伟;董瑛;尤政;;微悬臂梁谐振式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11期

7 任杰;樊尚春;王路达;;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设计的关键技术[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8 杨贵玉;王鲜然;周建发;孟丽娜;;石英谐振式加速度计[J];遥测遥控;2007年S1期

9 李鹏;郑红;;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测试平台[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2期

10 陈世藩;;谐振式相复励系统的简易改造[J];电工技术;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玉;;硅谐振式压力微传感器[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党淑雯;王俊璞;田蔚风;;光纤陀螺技术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综述[A];2008年船舶通信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泠澜;张建杰;李汉钊;严昱超;马慧莲;金仲和;;谐振式光纤陀螺光学噪声分析和实验研究[A];新型导航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摘要集[C];2015年

4 冯丽爽;王潇;刘丹妮;焦洪臣;王琪伟;杨聚朋;;谐振式集成光学陀螺的一些近期发展情况[A];2016年光学陀螺及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冯丽爽;段然;焦洪臣;王潇;;基于腔内锁频的谐振式光纤陀螺零偏稳定性提高方案[A];2016年光学陀螺及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6 马宪民;;高频大功率谐振式变频技术的发展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温保健;彭麟;谢继杨;姜兴;;基于双环型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设计与仿真[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7年

8 沈明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宽频带传输特性研究[A];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9年

9 沈庆;马慧莲;周柯江;金仲和;;谐振式光纤陀螺全数字闭环方案的算法研究[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谢成峰;史久林;张余宝;何兴道;;谐振式光学陀螺信噪比提升方法[A];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河北 刘瑞玺;谐振式滤波器谐电容的选取[N];电子报;2005年

2 青海 陈宪和;也谈谐振式滤波器谐振电容的选取[N];电子报;2005年

3 张楠;无线充电真的来了?[N];中国计算机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杰;谐振式微光学陀螺双路闭环检测技术及偏振波动噪声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王圣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效分析及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刘旭;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效特性分析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唐雄民;大功率串联负载谐振式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吴化勇;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谐振式生化传感器微膜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何晓阳;微波频段非谐振式Metamaterial结构及其应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王振鹏;基于新型光子晶体光纤谐振式陀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焦新泉;谐振式光学陀螺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阳;大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谢成峰;谐振式光学陀螺信噪比提升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栋;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动态调谐算法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2 李青平;双向LLC谐振式DC/DC变换器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吴旗斌;单级谐振式PFC变换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4 陈涛;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充电特性与辐射EMI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5 梅天明;两相多频多负载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特性与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吴小卫;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及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7 王珍珍;电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8 铁林忠;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

9 李应智;基于E类逆变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三峡大学;2019年

10 郝延彪;高频中功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6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