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碳纳米管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31 18:23
【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能电池有许多类型,如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砷化镓、铟磷、GaAs,InP,GalnP,CIGS,CdTe,Perovstike、CZTS、染料敏化等。在这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被认为是廉价的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机械灵活性强、制作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的替代品,也可以制成不同颜色的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高达17%,还不足以投放市场。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机械、电学和光学性能,这些纳米管可以是导体或半导体,这取决于它们的手性。在本研究中,碳奈米管已被纳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和活性层中,同时也被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极以取代ITO,因为ITO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最弱的部分,而CNT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柔韧性,因此这些奈米管也已被尝试。以取代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脆弱部分。在P3HT:PCBM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EDOT:PSS,ISc从8.82提高到9.5 mA/cm2,F.F从43提高到47.4,PCE从2.1%提高到2.39%。在活性层(即P3HT:PCBM)中加入了类似的MWCNTs,不同浓度(1%到5%)的光活性层,短路电流从5.93提高到8.53 mA/cm2,但由于这些纳米管的分离、分散和排列问题,PCE没有太大的改善。当用SWCNTs代替ITO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当这些纳米管与MoO3混合时,透射率有了改善。本文详细讨论了纳米管在OSC中应用前应解决的一些问题,如缠结、溶解和不取向等,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克服这些障碍,这些方法包括超声处理、酸处理、纳米管剪切等。据报道,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短路电流和机械强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实现完美的排列、适当的分散和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科学家研获高性能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J];浙江化工;2019年11期

2 陈立桅;;通过分子结构调控方法实现非富勒烯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绿色溶剂中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12期

3 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望商品化[J];国际学术动态;2002年01期

4 ;德国开发基于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智能太阳镜[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年15期

5 黄辉;;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应用及展望[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7年06期

6 李昂;;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新进展[J];电子世界;2018年06期

7 ;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8年05期

8 拉迪娅;;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及工作方式分析(英文)[J];现代盐化工;2018年03期

9 ;我国科学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J];浙江化工;2018年08期

10 ;我国有机太阳能电池刷新世界纪录[J];山东化工;201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博宇;陆恒;占肖卫;;基于十一并稠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有机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2 胡拯豪;张福俊;安桥石;;基于二元器件互补的光伏参数制备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有机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3 高亮;张志国;李永舫;;基于给受体吸收互补的高效全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二分会:有机光伏的机遇和挑战[C];2016年

4 童金辉;熊思醒;毛霖;周印华;;柔性多结有机太阳能电池:高电压及大面积化[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二分会:有机光伏的机遇和挑战[C];2016年

5 张有丹;张浩力;;并五苯衍生物的单线态裂分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第一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高兴宇;杨迎国;季庚午;郑官豪杰;;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中的同步辐射表征及其构效关系研究[A];第一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孙倩倩;张福俊;张苗;;通过极性溶剂浸润的方法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A];第二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Zhengguo Xiao;Qingfeng Dong;Wenjing Tian;Hui Huang;Jinsong Huang;;极性小分子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提升(英文)[A];第二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张苗;张福俊;;两步倒置处理协同三元策略制备高效率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A];第四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10 石慧;夏若曦;孙辰;肖经洋;吴志鸿;黄飞;叶轩立;曹镛;;基于界面工程及光学调控的高效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A];第四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玉松 通讯员 吴军辉;17.3%! 中国科学家刷新有机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吴军辉;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世界之“最”诞生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记者 刘晓倩;兰州大学等揭示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设计思路[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辛雨;有机太阳能电池进化出“新物种”[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本报通讯员 吴军辉;我科学家研获高性能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N];光明日报;2019年

6 记者 刘霞;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创纪录[N];科技日报;2018年

7 记者 陈建强 刘茜 通讯员 吴军辉;我科学家刷新有机太阳能电池转化光电率最高纪录[N];光明日报;2018年

8 通讯员 吴军辉 记者 冯国梧;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达12.7%[N];科技日报;2016年

9 记者 邱登科;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高[N];民营经济报;2016年

10 华凌;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馨元;纳米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刘莎;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器件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Danish Khan;碳纳米管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4 马丹阳;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5 毛霖;大面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毛笔印刷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梁铨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载流子动力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秦云朋;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聚合物光伏电池器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8 刘晓凤;基于三蝶烯和傒二酰亚胺构筑新型三维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9 王文艳;基于金属银纳米结构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10 苗洋;具有N型大π共轭结构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华;侧链功能化高分子在光伏电池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2 管倩;基于醇溶性阴极界面层的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

3 孔骁;高效三元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冯耕;活性层处理工艺对基于(tbt)_2Ir(acac)的三元共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孙匡世;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的理论研究与设计[D];西南大学;2019年

6 彭索萍;亚酞菁及其衍生物光伏性能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7 王剑晓;基于双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李利娟;基于可溶小分子给体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李馨蕊;基于新型添加剂的高效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0 袁莹颖;基于TADF材料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6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76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a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