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制备及其负载量和电化学性能提升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2
【图文】:
及倍率性能造成显著影响逡逑2.2.2.1硅电极失效过程逡逑图2.5显示了平均尺寸为10邋pm的纯硅电极的比容量-电压曲线[47?。在首次逡逑放电过程,该电极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超过3000邋mAJig-1,不过随着循环的继续,逡逑比容量快速衰减,仅仅5次循环以后,电极的比容量保留值就少于初始容量的逡逑20%。此外,首次循环过程有近2650mAhg-1的不可逆容量,对应的首次库伦效逡逑率只有25%,这意味着有大量的锂离子在电池内部被不可逆的消耗。上述容量的逡逑快速衰减和大量初始不可逆比容量的形成主要归咎于硅颗粒在嵌锂和脱锂过程逡逑中发生的巨大的体积变化。逡逑20\邋10邋5逦3邋2 ̄ ̄1逡逑^邋I邋j逦discharging邋(de-alloylng)逡逑If逡逑charging邋(alloying)逡逑。-。,逡逑11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邋i邋..逡逑0逦1000逦2000逦3000逡逑Specific邋capacity邋/邋mAhg*1逡逑Figure邋2.5邋Charge邋and邋discharge邋profiles邋of邋a邋pristine邋micrometer-sized邋Si邋anodeJ47]逡逑图2.6[48]直观地展示了硅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由于硅颗粒自身膨胀收缩所导致逡逑的电极形貌变化情况。不难发现,随着脱/嵌锂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极表面出现越逡逑来越多的裂纹,直至大量的电极活性物质之间失去接触,最终从电极表面脱离。逡逑10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文;;氧化物辅助合成纳米硅线的研究[J];国际学术动态;2004年02期
2 叶常琼;;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J];中国高新区;2017年19期
3 裴立宅;;纳米硅管的掺杂[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1年01期
4 杨荔;付超;;800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硅酸钙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08期
5 秦国刚;纳米硅/氧化硅体系光致发光机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3期
6 楚天舒,易红英,吕锐,童家明,刘春波;中型氧化硅簇的性质及其在纳米硅线生长中的作用[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韦亚一,郑国珍;用等离子体沉积法生长的纳米硅膜及其物性[J];物理;1994年11期
8 吴典龙;;纳米硅灰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J];四川建材;2016年01期
9 于威;徐焕钦;徐艳梅;王新占;路万兵;傅广生;;纳米硅粒子的表面氧化及其光致发光特性[J];发光学报;2011年04期
10 易翔;张剑;翟云云;曾延波;李蕾;;槲皮素键合纳米硅胶对牛血清蛋白吸附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明庆;单丹;季阳;翟颖颖;徐骏;李伟;徐岭;陈坤基;;磷掺杂纳米硅/二氧化硅多层膜材料的电学输运性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李东珂;陆鹏;钱明庆;徐骏;李伟;陈坤基;;纳米硅/二氧化硅多层膜的掺杂行为与发光特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牛俊杰;沙建;马向阳;杨德仁;;纳米硅丝和纳米硅管的制备和性能[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马斌;程志林;;纳米硅铝管功能材料生产技术的开发[A];第八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秦国刚;;多孔硅和纳米硅镶嵌氧化硅发光及其机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6 程志林;马斌;;纳米硅铝管功能材料生产技术的开发[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7 李云;;纳米硅多层薄膜的低温调控及其发光特性[A];2017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8 陈红征;刘楠;汪茫;;纳米硅/有机半导体复合体系中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王宁;唐元虹;张亚飞;李振声;I.Bello;李述汤;;纳米硅线的合成与结构测定[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金炜枫;陈荣忠;高正;程泽海;;纳米线增强作用下纳米硅颗粒渗流加固钙质砂的强度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英特尔研制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20纳米硅晶体管[N];科技日报;2001年
2 记者王燕萍、白冰;香港研制出世界上最细小纳米硅线[N];人民日报;2003年
3 华凌;只需加水可使纳米硅瞬间产氢气[N];科技日报;2013年
4 记者 潘辉;纳米硅防水剂列入火炬计划[N];中国化工报;2004年
5 汪雪姣 郑丽红;微观世界显豪情[N];科技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陶韬;李述汤院士:创新不能跟风,要另辟新路[N];江苏科技报;2018年
7 ;英特尔研制出高速纳米硅晶体管[N];通信产业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林志文 陈少波;纳米传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日经;英日联合开发出室温纳米硅结晶单电子晶体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10 记者 赵欢邋通讯员 唐敏 李延;我州企业积极拓展发展空间[N];团结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迪锋;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制备及其负载量和电化学性能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秦爱丽;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3 刘英才;纳米硅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微观结构表征[D];山东大学;2003年
4 牛俊杰;一维纳米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钱聪;纳米硅在SIMOX材料抗辐照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6 丁文革;纳米硅/氮化硅微结构发光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熊昆;纳米硅酸锌的微波水热合成及用于改善可降解无机生物材料的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楠;硅/有机半导体复合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赵晓锋;纳米硅/单晶硅异质结MOSFETs压/磁多功能传感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陈练;含纳米硅钛表面促进骨整合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少雪;纳米硅沉积缓解豌豆根边缘细胞铝毒的作用[D];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8年
2 刘洋;等离子体制备的纳米硅材料及光学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李彦华;纳米硅酸钾调控不同蔬菜营养和风味品质的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4 朱远超;纳米硅表面的改性以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汤方琪;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6 黄仁忠;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7 曹祥威;火花放电和高能球磨法可控制备纳米硅颗粒及性能表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8 徐卫松;纳米硅佐剂增强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免疫小鼠早期免疫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9 付晓娜;基于纳米硅孔柱阵列的SnO_2-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10 陈蕊;硅离子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77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7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