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锂—碳复合材料作为锂二次电池负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6:39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对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极大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因此,开发环境友好型的高效能源体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从发明到现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追求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良好安全特性的锂电池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识。金属锂因其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低的负电势等优点,被誉为锂离子电池的“圣杯”。然而,由于金属锂自身高的反应活性和趋于无限的体积膨胀等特点带来的锂枝晶生长以及界面不稳定等问题,金属锂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百转千回。本实验室通过简单的熔融浸渍法将碳纳米管微球和熔融的金属锂混合后制备得到的锂-碳复合材料能在循环过程中抑制金属锂体积的膨胀和锂枝晶的产生,有效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循环库仑效率。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围绕上述锂-碳复合物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乙炔黑(AB)、碳纳米管(CNT)、科琴黑(KB)和导电炭黑(SP)四种碳材料与熔融金属锂的浸润性,讨论了影响金属锂和碳材料浸润的因素。2.设计合成了碳纳米管作为骨架,AB颗粒填充的CNT-AB复合碳材料,与熔融的金属锂混合后,Li-CNT-AB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能达到2800 mAh g-1。AB填充了碳纳米管微球内部孔隙的同时,具有比CNT更低的锂金属成核能,能够起到调控金属锂沉积行为的作用。当Li-CNT-AB与商用的磷酸铁锂极片(LFP)组成全电池后,材料的库仑效率能达到98.7%,远高于相同条件下金属锂的库伦效率(92.5%)。通过非原位扫描电镜测试表明,Li-CNT-AB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体积的变化。3.构筑了纳米硅担载的Li-CNT-Si复合材料作为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纳米硅颗粒的加入不仅提高了锂-碳复合微球的载锂量(10 wt%的硅添加量使得比容量从2000 mAh/g提高到2600 mAh/g),还降低了锂的沉积/溶解过电势,使其有利于引导锂离子回到复合微球内部沉积,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添加的纳米硅颗粒还填充了Li-CNT微球中的孔隙,阻止了电解液渗入复合微球内部腐蚀活性金属锂,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库伦效率。以添加10 wt%硅的锂-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与商用磷酸铁锂正极组成全电池,在常规酯类电解液中1 C条件下能稳定循环900圈以上,库仑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同样条件下测得的Li-CNT复合材料(90.1%)和金属锂片(79.3%)的库伦效率。4.通过在以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盐为主体的醚类电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六氟磷酸锂(LiPF6)对金属锂极片表面的SEI层进行调控。对不同循环圈数的极片进行XPS深度剖析后发现,极片表面SEI中聚醚类物质的含量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了SEI的致密性,能有效缓解金属锂和电解液副反应的发生。使用十八烷基磷酸(OPA)包覆的锂-碳复合材料(O-Li-CNT)组成的对称电池能在10 mA cm-2的大电流条件下稳定循环450圈以上。当与商用的LFP组成全电池后,能在电流密度为2.5 mA cm-2的条件下稳定循环300圈,库伦效率为99.0%。5.对锂-碳复合材料进行OPA单分子自组装包覆处理,提高了锂-碳材料的环境稳定性,在氧气环境中进行充放电循环时同样具有体积膨胀小,不长枝晶的优点。当与碳纳米管微球(CNTm)组成O-Li-CNT || CNTm锂氧全电池后,通过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氧气的生成/消耗率表明,该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效率(90.0%),同时电池的循环寿命能在500 mAh g-1carbo 容量条件下稳定循环1800h以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2
【图文】:

正负极材料,比容量,电位


逦〈邋Li1+jrMn204逡逑Cell邋can逡逑图1.2不同形状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1]逡逑Fig.邋1.2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showing邋the邋components邋of邋various邋Li-ion邋batteries邋configurations,邋a,逡逑cylindrical;邋b,coin;邋c,prismatic;邋and邋d,邋thin邋and邋flat⑴逡逑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E)来说,它与电池的工作电压(U)和容量逡逑(Q)密切相关。从电池的上述组成和原理可以看出,锂电池的容量主要由电极逡逑材料决定。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对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逡逑常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嵌入式化合物(如LiC002、LiMn204逡逑等)和聚阴离子化合物(如LiFeP04、LiV0P04等)[2M7]。早在1980年,Goodenough逡逑便提出了使用嵌入式LiC002化合物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28]。随着高电压条件下逡逑能稳定工作的碳酸酯类电解质的成功研发,1^0)02成为最早商业化的正极材料。逡逑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负极主要是以石墨为代表的碳类材料

金属锂,负极


逦4.000逡逑Capacity邋(A邋h邋kg'1)逡逑图1.3不同正负极材料的电位和比容量[1]逡逑Fig.邋1.3邋Voltage邋versus邋capacity邋for邋positive-邋and邋negative-electrode邋materials邋presently邋used邋or逡逑under邋serious邋considerations邋for邋the邋next邋generation邋of邋rechargeable邋Li-based邋cells⑴逡逑1.2金属堘负极逡逑1.2.1概述逡逑金属锂作为锂电池中较早的负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邋mAh逡逑g“)和极低的负电势(-3.040邋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势),在所有金属中密度逡逑最小(p=0.534邋g邋cm—3)邋[3a42】。早在邋1912邋年,Gilbert邋Newton邋Lewis邋便开始了金属逡逑锂电池的相关研宄工作,并通过对Na、K测量方法的修正测得了金属锂的电极逡逑电势为3.044V[43邋,邋441。但是,由于金属锂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与水反应剧烈甚逡逑至会发生爆炸,因此在那之后对金属锂的研宄告一段落。当Harris于1958年发逡逑现金属锂在一系列诸如熔融盐、LiC104/PC等非水溶剂中能够稳定存在时,这一逡逑研宄成果打开了一次锂电池商业化的大门。这主要是因为金属锂在此类溶液中会逡逑生成一层钝化膜。该膜能够阻止电解液与金属锂的进一步反应

样品,激发原子,手套箱


质成分、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的一种测试方法,学研究等各个领域。本论文中XRD的具体参数度0.1邋°邋s'由于锂.复合物的反应活性高,极化学反应,因此将样品从手套箱中转移出进行测封装处理。逡逑线光电子能谱(XPS)逡逑X射线激发原子或分子的内层电子,对材料的有效手段。在本论文中,样品传输均使用充满氩品受到空气的污染。使用AlKci作为射线源,进IK邋eV,面积为2mmx2mm。所有的精细谱都行修正。在进行XPS测试之前,我们使用转移仓片在测试运输途中不受到空气的污染。样品转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胡玉;朱雪琴;周家红;黄爱红;;二次电池废料锂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J];江西化工;2018年05期

2 刘清朝;马诗喻;徐吉静;李中军;张新波;;锂-空气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J];化学学报;2017年02期

3 杨彦涛;;锌银二次电池研究及其发展方向[J];船电技术;2015年12期

4 ;镁二次电池材料研究现状[J];新疆有色金属;2016年06期

5 李艳萍;;二次电池电池反应式书写[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7年02期

6 曹飞;;锂晶枝对锂二次电池性能的影响及改进方法讨论[J];科技风;2013年09期

7 王华丽;白莹;陈实;吴锋;吴川;;室温铝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J];化学进展;2013年08期

8 石春梅;曾小勤;常建卫;努丽燕娜;丁文江;;镁二次电池的研究现状[J];电源技术;2010年09期

9 葛亚军;;废二次电池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8年02期

10 邵丹;;锂二次电池及特点[J];家电检修技术;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锐;黄永鑫;陈人杰;吴锋;;基于多电子反应机制的高比能二次电池[A];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6年

2 孔令龙;张泽;明德;刘胜;李国然;高学平;;一种新型生物碳作为中间层用于锂硫二次电池[A];第31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陈妍;郁亚娟;;典型二次电池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与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王久林;;锂硫二次电池中的安全性及相关问题——我们解决的策略[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5 吴锋;李丽;;电动车用高功率二次电池研究进展[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震雷;应皆荣;孙莞柠;任建国;高剑;姜长印;;锂二次电池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孙莞柠;应皆荣;黄震雷;任建国;高剑;姜长印;;锂二次电池有机硫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吴娜;张长欢;杨振中;姚胡蓉;殷雅侠;谷林;郭玉国;;镁锂共脱嵌提高镁二次电池用大尺寸钛酸锂动力学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9 雷宝;陈鹏;李国然;高学平;;基于氢能产生/利用的光充二次电池[A];第四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10 沈旺;王丽娜;杨军;王久林;;锂硫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A];第31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笑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高比能锂金属负极保护方面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2 张文毓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镁二次电池将成为未来新能源首选[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3 胡文;973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研究有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4 柳宁;环宇:力争跨入国际二次电池产业前列[N];中国电子报;2007年

5 杨秋穗;深圳二次电池产业要达400亿[N];广东科技报;2007年

6 李丽静;河南打造二次电池产业基地[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勇;时代万恒转型二次电池制造 传统贸易营收占比75%被舍弃[N];证券日报;2018年

8 钟信;软包装液态锂离子 二次电池技术问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9 记者 郝丽萍;深圳锂电终结日企一统天下格局[N];深圳商报;2007年

10 立冬;青海三工镁业拟建年产200万只镁基二次电池战生产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峰;锂—碳复合材料作为锂二次电池负极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赵庆;金属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硫、碘、碳氧盐)的室温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7年

3 孟媛;新型镁基二次电池的设计与电化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邓凌峰;锂二次电池聚合物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任丽;化学氧化法聚吡咯复合材料及其作锂二次电池正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潘军青;基于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碱性二次电池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冯真真;镁二次电池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宋智平;锂二次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刘绍鸿;锂二次电池用碳基复合纳米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梁衍亮;太阳能电化学转化与储存中若干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海丽;水系锌锰二次电池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2 周军华;VS_2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8年

3 李卓;新型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FeS_2和MgMnSiO_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佩容;碱金属-硫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的优化探索[D];苏州大学;2018年

5 钱峰;锂硫二次电池循环性能改善方法的探索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6 夏爽;有机溶剂对铝二次电池离子液体电解液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7 闫忠强;KJY公司二次电池产业战略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张震;锂/钠离子二次电池多孔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曹佳利;钠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Na_3V_2(PO_4)_3的制备与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10 罗世春;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4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84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