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大型风电场群出力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1:58
【摘要】:近年来,迫于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作为新能源发电主要代表的风力发电已成为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发电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是以大型风电场集中并网的方式为主。然而,由于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型风电场集中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风力发电的出力特性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大型风电场集中并网这一特征,研究风电场的出力特性及其特征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风速、风机及控制模型进行分析,建立风速、风机、轴系、电机及控制系统模型,进而得出风力机单机及典型风场的输出功率,利用数据统计方法对风电场的出力进行分析,获得单个风电场典型的日出力特性曲线、月出力特性曲线及年出力特性曲线。根据单个典型风场出力特性曲线分析结果,获得了大型风电场全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及有功功率出力等特征。其次引入自相关、互相关概念,对集群风电场出力的自相关互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单个风电场与集群风电场出力的中心矩关系模型,结合典型大型风电场出力数据信息,研究风电场间相关系数与风电场间距离的指数关系,求出风电场群出力的自相关系数和互相关系数,进而对整个系统功率分配进行优化。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场群出力的波动性指标,构建了大规模风电场群功率最优分配方案。最后根据大型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从标准差、同时率角度出发,验证了本文所建大型风电场集群出力特性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大型风电场群并网及调度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14
【图文】:

风电机组,双馈,结构示意图,风能


其并网结构示意图如图2.1 所示。图 2.1 双馈风电机组结构示意图2.2 空气动力学模型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称为风能。空气的流速越高,它的动能就越大。一般太阳对极地和赤道的照射并不是均匀的,这也使得地表的受热不均匀。且地表的升温速度较海洋快,那么这之间就形成了气体的对流,也就是风的雏形。风能是运动空气的动能,风力机组是借助叶片捕获风能再而转化为旋转的动能,通过机械传动部分进而将这部分能量传递给转子。风力机叶片将流动的风能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结合作用的一个过程。其

阵风,风量,风表,速度变化


图 2.4 基本风风量、阵风风量风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速度变化较快,且变化幅值超过一定临界值的那一部分为阵风风量。 00WGCOSVGGGGGGtTTTtTTtT 1111(式 ()/21cos2/(/)COSG1G 2G MaxG tT TT中:WGV 表示阵风的速度,单位( m/ s);

阵风,风量,单位


00WGCOSVGGGGGGtTTTtTTtT 1111(式 ()/21cos2/(/)COSG1G 2G MaxG tT TT中:WGV 表示阵风的速度,单位( m/ s);Max( G)表示阵风的最大速度,单位( m/ s);GT1表示开始时间,单位(S );GT2表示结束时间,单位(S );GT 表示阵风持续时间,单位(S );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冰;邵如平;张元;;关于风力发电风电场供电优化控制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5年06期

2 卞海红;郑维高;林章岁;徐青山;张乐;;集群风电场出力统计指标建模与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12期

3 赵冬梅;尹颢涵;王建锋;;间歇性能源出力特性综合分析体系及其应用[J];南方电网技术;2015年05期

4 张元;郝丽丽;戴嘉祺;;风电场等值建模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06期

5 王钤;潘险险;陈迎;杨汾艳;林俐;;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场风速-功率模型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02期

6 林俐;赵会龙;陈迎;李丹;;风电场建模研究综述[J];现代电力;2014年02期

7 马蕊;胡书举;许洪华;;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3年03期

8 李仕杰;王铁强;郭佳;芦佳硕;;电网风电出力特性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2年06期

9 程昱舒;蔚晓明;韩肖清;;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控制研究[J];山西电力;2011年06期

10 严干贵;李鸿博;穆钢;崔杨;刘玉;;基于等效风速的风电场等值建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群;;风电产业:布局全球谋求发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晖;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辛征;新型内馈式转子励磁高压风力发电机及其并网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祝牧;大型风电场群运行特性与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侃;基于多目标的大规模风电场并网有功动态优化调度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莉;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3 徐铝洋;计及风况影响的风电场等值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洋溢;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郑维高;集群风电场出力的相关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崔峰;双馈风力发电机及风电场建模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娄宇成;多机型风电场机网扭振作用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李欢;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网的无功补偿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齐雯;大型风电场等值建模及其并网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宋婧;我国风力资源分布及风电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4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84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