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锂氧气电池正极材料结构设计与界面演化

发布时间:2020-08-13 13:31
【摘要】:锂氧气电池凭借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3500 W h kg~(-1))和充足的正极活性物质来源(氧气),从各种新型电池体系脱颖而出,成为未来储能器件的候选。然而,锂氧气电池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氧气和离子传输效率低下;(2)副反应严重,循环稳定性差;(3)电解液挥发、泄露,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正极材料结构设计和界面演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碳纳米管(CNT)薄膜和蓬松棉花层的层叠、卷绕、切片等操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锂氧气电池正极结构,该正极具有垂直排布的氧气扩散和离子传输的双连续通道。在这种新型正极中,CNT薄膜被高度蓬松的棉花层包围,氧气通过纤维空隙扩散,锂离子经由棉花纤维传输,电化学反应效率和反应区域显著增加,产物的沉积和放电容量明显改善。此外,本文还使用了凝胶电解质,其高离子电导率和高电化学稳定性保证了高效的电荷传输和稳定的界面阻抗,其良好的机械性和柔性可以抑制电解液的挥发和锂枝晶的生长。在新型正极结构和凝胶电解质的协同下,锂氧气电池具有高达13564 mA h g~(-1)的放电容量,并且可以保持262圈的稳定循环(限容500 mA h g~(-1)),分别是传统平铺式正极的2.5和5.5倍。(2)通过液相混合、离心冻干和焙烧等过程合成了纳米花状Mo_2C,进一步将其与多孔碳材料复合,得到了兼具高电子电导率和高催化活性的正极材料,促进了电池反应的稳定进行。Mo_2C表面的稳定MoO_3非晶态膜,使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OER催化性能,有效降低了锂氧气电池的充电过电位,抑制了正极(碳材料)和电解液的分解,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与纯碳正极相比,使用Mo_2C正极的锂氧气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明显提高,过电位显著降低,且始终保持高水平、高稳定的充放电。在Mo_2C及其表面MoO_3非晶态膜的作用下,锂氧气电池达到了7992 mA h g~(-1)的放电容量,循环寿命也从20圈增加到135圈(限容500mA hg~(-1))。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2;TB383.1
【图文】:

二次电池,能量密度,体系,电池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在诸多下一代电池体系中,锂氧气电池凭借最高的理论能量密度(3500 W h kg-1)脱颖而出,其实际能量密度甚至可以媲美化石燃料[10-14]。这种极高的能量密度主要归因于其较为特殊的电极活性物质组成:(1)以锂金属作为负极活性材料,锂的密度小,具有最负的电位(-3.045 V vs SHE)和最高的质量比容量(3860 mAh g-1),可以使电池在匹配正极时获得更高的电池电压和比容量;(2)以氧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氧气可以直接从外界获取,进而在电池内部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正极活性物质得以脱离密闭电池的束缚,大大降低电池的重量和成本。锂氧气电池作为一种概念型的高比能二次电池,潜力十足,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非凡的研究前景。因此在近十年内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和研究,其工作机理也逐渐明朗。

锂氧,电池放电,表面生成,机制


图 1.2 锂氧气电池放电产物的溶液和表面生成机制[30]Figure 1.2 Solution and surfac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discharge products for LOBs.[30]锂氧气电池的主要优势和科研难题锂氧气电池是下一代高比能电化学储能体系的代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科研的关注和研究。这里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锂氧气电池的优点:

锂氧,电池性能,因素,正极材料


8图 1.3 锂氧气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35]Figure 1.3 Influence factors of performance for LOBs.[35]锂氧气电池的正极材料研究尽管多孔正极并非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看似与锂氧气电池的容量没有直接关联,但其起到的是不可替代的电子传输与氧气扩散的载体作用,相关的电化学反应和产物沉积也切实地发生在多孔正极上。此外,正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间接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详见章节 1.4),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也对多孔正极提出了要求,因此锂氧气电池的正极材料和结构成为锂氧气电池性能的先决条件之一。正极材料的表面积、孔隙度和催化能力等对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35],一个理想的锂氧气电池正极材料,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条件:(1)适宜的孔隙结构,包括孔隙率、孔径和分级多孔(如微孔和介孔);(2)比表面积大;(3)质轻密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尔康,孙志胜;溴甲酚紫的液/液界面离子传输过程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7期

2 钟欣洁;何文;张旭东;王朝阳;;锂离子传输机理的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16年02期

3 龚淑玲,卢雪然,陈远荫;含苯并氮杂15-冠-5侧基的线型聚硅氧烷促进液膜离子传输性能[J];化学学报;1997年04期

4 王华清;ELF离子传输效果的理论与实验数据对照[英][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4年02期

5 蒋青,谢明贵,覃军,杨争;冠醚液晶混合物及其离子传输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5年03期

6 ;化学所在聚电解质刷功能化纳米管离子传输研究中取得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8年04期

7 韩丰磊;王卫国;杜永斋;陈创;程沙沙;李林;李海洋;;差分式离子迁移谱中离子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3期

8 段立强;孙思宇;卞境;乐龙;杨勇平;;集成氧离子传输膜的CO_2零排放IGCC系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3期

9 卢昌义,高海燕,陈光程,王雨,吕君,叶勇;盐渍和水渍对高等植物的联合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龚淑玲,张宝莲,卢雪然,陈远荫;冠醚改性聚甲基硅氧烷液膜离子传输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利平;;仿生微纳米通道的构筑及离子传输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C];2017年

2 闻利平;;仿生微纳米通道的构筑及离子传输行为[A];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绳家东;杨朝晖;张晓华;;碳纳米管内部水通道的形成加速了离子传输速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4 杨磊;王春宇;李菲;;hCtr1跨膜段的NMR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孟建波;;高温传质陶瓷离子传输机制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C];2012年

6 段姗姗;靳洪允;刘梓贤;黄灿;李宇航;侯书恩;田晓聪;李江宇;;固态陶瓷电解质的合成及其局域锂离子传输机制探究[A];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8年

7 文克春;何伟东;;异质界面应变效应影响固体电解质中氧负离子传输的定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五分会:分子与固体化学[C];2016年

8 陈耀光;张扬帆;章自寿;麦堪成;;EVA/CNT导电涂层的亲水性修饰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I:能源高分子[C];2017年

9 陈义旺;童永芬;谌烈;周魏华;;液晶取向诱导界面调控及其应用[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10 黄又举;丛远华;李俊俊;王道亮;许璐;李良彬;;超分子液晶构筑的同轴纳米离子通道[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白毅;岛津推出两款高端分析设备[N];中国医药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弈;金属有机框架物薄膜的功能构筑及可控离子传输[D];浙江大学;2019年

2 王玉琢;选择性离子传输与富集的空间串联离子阱质谱仪器研究与开发[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郎超;人工跨膜离子传输系统的构筑和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许华磊;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仪离子传输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春秋;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与离子传输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黄又举;超分子液晶构筑的离子传输材料及其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王杰;电化学合成聚吡咯膜的电学性能与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8 BAKANGURA Erigene;[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兆铭;锂氧气电池正极材料结构设计与界面演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曙光;小型化离子漏斗的仿真设计与实验探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周佳;刚性基团连接的功能化胆酸二聚体的合成及离子传输活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栋;模块化质谱仪电子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韦永政;高效离子传输大气压接口质谱仪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现利;多孔电极中电解质溶液离子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解庆春;离子传输模拟并行计算平台中动态负载均衡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康晓波;电子在玻璃直管和锥管中传输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孙传强;ICP-MS的离子运动研究与仪器实现[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戴道兴;RAFT可控聚合聚电解质及其与无机多孔材料复合构建pH响应离子传输通道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2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92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