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电压矢量直接调节法的伺服系统位置控制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8-20 06:05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对伺服系统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转矩脉动小、动态性能好、运行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航空以及国防等各个领域。本文在充分了解PMSM数学模型和控制原理的前提下,设计了PMSM伺服控制系统软硬件。针对某些特定场合如工业缝纫机、贴片机等需要实现快速、准确的位置控制,传统三闭环控制已难以满足要求。为此,分析了电压矢量直接调节法,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提高定位性能中效果明显。并成功将该方法应用于自动玉米磨面机的位置伺服控制当中。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在了解PMSM结构的基础上,建立PMSM数学模型。阐述并比较几种常见的矢量控制方法,确定i_d(28)0的控制方法。分析了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在定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电压矢量直接调节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控制原理以及实现流程,给出了系统整体控制结构框图。(2)设计了伺服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控制板主控芯片采用STM32F103VET6,驱动主回路采用型号为FSBB30CH60的IPM。详细分析了STM32F103VET6及其外围电路、整流电路、开关电源电路、IPM主电路、相电流采样电路、母线电压监测及保护电路以及传感器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3)根据伺服驱动器的功能要求,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5.4上完成了伺服控制系统软件编程。详细介绍了主函数、TIM1中断函数、转子角度实时计算、M/T法测速、调节器的设计、SVPWM、转子初始角度检测以及转子角度校正等部分的软件设计,并给出程序流程图。(4)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PWM实验、加减负载实验、速度实验和定位实验。通过对相电流、速度以及位置等实验波形进行分析,证明了电压矢量直接调节法在定位过程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自动玉米磨面机中的分料管电机和间隙电机的定位控制,能够满足快速、准确以及低超调的定位要求。综合来看,设计的伺服控制系统性能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21.541;TP273
【图文】:

波形,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通常由机座、定子、转子、轴承以及端盖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件、通风口或冷却通道、接线盒等[43]。永磁同步电机三相定子绕组在空间呈 12,一般希望在定子绕组中感应出正弦反电动势波形;在转子结构中采用了稀土通过永磁体产生励磁磁场。按照转子结构中永磁体的位置可以将永磁同步电机、插入式和内置式三种。如图 2.1 所示。

坐标系,正弦电流,直流电机


由式(2.4)可得,在 ABC 轴坐标系下定子绕组各相相电压与电流和转子角度有关,同时每相电流本身就是非线性的时变量,因此在 ABC 轴坐标系下仍然难以对永磁同步电机实施有效的控制,需要对其数学模型进一步简化。2.2.2 坐标变换直流电机具有换向器和电刷装置,通过这种特殊的硬件结构实现了励磁电流与转矩电流的解耦,使得直流电机有较高的控制性能。如果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换向器和电刷相同的功能,那么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就可以等效成直流电机,获得和直流电机一样好的控制性能。坐标变换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将 ABC 轴坐标系变换到 轴坐标系,称为 3或者 Clarke 变换;再从 轴坐标系变换到dq轴旋转坐标系,称为 2s/2r 或者 Park 变换。(1)Clarke 变换对三相定子绕组通以三相平衡正弦电流可以生成圆形旋转磁场,并且旋转频率与施加的电流频率一致。然而,对两相对称绕组通两相平衡正弦电流同样产生相同的圆形旋转磁场。Clarke 变换正是以磁动势等效的原则,用两相平衡正弦电流来代替三相平衡正弦电流

坐标系,磁动势


图 2.4 轴坐标系和dq 轴坐标系的变换如图 2.4 所示,dq轴是旋转的, 轴是静止的,通过d 轴和 轴之间的夹角 来说明两种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假设 轴坐标系和dq 轴坐标系下的各相绕组有效匝数均为2N ,同样根据磁动势等效原则,将 轴绕组磁动势投影到dq轴上,可得:di i cos i sin (2.12)qi i sin i cos (2.13)改写为矩阵形式:dqi cos sin ii sin cos i (2.14)相应的,其逆变换为:dqi cos sin ii sin cos i (2.15)2.2.3 在 dq 轴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17期

2 谢先铭;兰志勇;廖克亮;李虎如;魏雪环;;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业缝纫机快速精确定位研究[J];微特电机;2015年05期

3 莫会成;闵琳;;现代高性能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综述——传感装置与技术篇[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06期

4 刘明晓;龙绪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贴片机运动精度控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12期

5 黄科元;周滔滔;黄守道;姜真;叶虹志;;永磁伺服系统基于微分自适应补偿的快速无超调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6 黄科元;周滔滔;黄守道;黄庆;;含前馈补偿和微分反馈的数控位置伺服系统[J];中国机械工程;2014年15期

7 孙铁成;徐三玲;王钰;卢宁波;;一种改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精度的重复控制方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3年08期

8 王伟华;肖曦;;永磁同步电机高动态响应电流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1期

9 谢玉春;杨贵杰;崔乃政;;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系统控制策略综述[J];伺服控制;2011年01期

10 李勇;;光电隔离放大器HCPL-7840在电机电流采样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佳;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李家良;自动巡航电动力(AGV)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月;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7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97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