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G运行方式下配电网保护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3
【图文】:
广西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逦V2G运行方式下酉己电网保护方法研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大量接入下的配电网进行研究,探究V2G运行方式下电动汽大规模接入会对配电网保护产生的影响,并对此情况下的配电网保护方法进行研宄,应对将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入网在配电网保护上做好准备。逡逑1.2国内外研究现状逡逑1.2.1邋V2G技术研究现状逡逑电动汽车既有随机负荷的特性,同时又是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可以在闲置时按照网调度指令将电池里的剩余容量回馈给电网。V2G运行方式下,电动汽车一方面可以间歇式电源提供能量缓冲;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电网调度命令将电量反馈给电网,现调峰、调频等功能。典型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运行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逡逑-
网调度指令将电池里的剩余容量回馈给电网。V2G运行方式下,电动汽车一方面可以为逡逑间歇式电源提供能量缓冲;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电网调度命令将电量反馈给电网,实逡逑现调峰、调频等功能。典型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运行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逡逑in邋□邋m邋卞邋/-i\邋a邋\逡逑停车场逦换电站逡逑图1-1电动汽车V2G示意图逡逑Fig.邋1-1邋V2G邋schematic邋diagram逡逑目前,关于V2G技术的研宄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V2G的功能应用、可行性研逡逑究以及具体的实现方式。逡逑⑴V2G的功能应用逡逑1.调峰、调频逡逑电网的日负荷曲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用电负荷较大时形成荷峰,较低时形成荷逡逑谷。利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作为系统储能装置,缩小峰谷差,这是V2G概念提出的逡逑最初目的。文献[14]提出利用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设想,并对电动汽车参与V2G运逡逑行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表明,V2G技术从调峰效果与经济性上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逡逑效果。文献[15]以含有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微网为研宄对象,指出采取合理的充放逡逑电策略可以使电动汽车发挥削峰填谷、消纳可再生能源的作用。逡逑提高系统的电压与频率稳定也是V2G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文献[16]的研究表逡逑明,通过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合
2.1电动汽车充放电机整体架构逡逑电动汽车充放电机既可以从电网中获取电能给动力电池充电,也可以根据需要按照逡逑电网调度指令向电网回馈电能,典型的充放电机拓扑结构如图2-1所示。逡逑滤波逦双向逦^双向邋 ̄逡逑电路逦AC/DC变换器逦丁邋DC/DC变换器邋丁邋'逡逑接口邋0逦邋逦邋逦1—逦逦1 ̄^逡逑|邋阢_丨-.....—]逦.丨'邋...........Z"逡逑■制■双向邋AC/DC逦双向邋DC/DC逡逑■单_变换器控制模块^^^变换器控制模块|逡逑1—J逡逑图2-1双向充放电机结构逡逑Fig.2-1邋Structure邋of邋bi-directional邋charge邋and邋discharge邋machine逡逑充放电机主电路由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AC/DC变换器以及滤波电路组成,逡逑其中,双向DC/DC变换器用于实现直流侧电压的升降、双向AC/DC变换器用于实现逡逑交直流的转换。当充放电机处于充电状态时,AC/DC变换器工作在整流模式,将交流逡逑侧交流电转换为直流;DC/DC变换器工作在降压模式,将AC/DC变换器输入的电压逡逑转换为动力电池充电电压,确保动力电池平稳充电;当充放电机放电时,DC/DC变换逡逑器工作在升压模式,将直流侧电压升至变压器低压侧电压水平;AC/DC变换器工作在逡逑逆变模式,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变,完成放电功能。逡逑2.2双向A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逡逑双向AC/DC变换器是充放电机的重耍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贵鸿;雷霞;芦杨;王宇哲;陈晓盛;;考虑用户满意度的电动汽车用户侧最优智能充放电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24期
2 郭文明;牟龙华;;考虑灵活控制策略及电流限幅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24期
3 张聪;张祥文;夏俊荣;孙海顺;汪春;许晓慧;吴可;;电动汽车实时可调度容量评估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22期
4 刘晓飞;崔淑梅;谢富鸿;徐石明;;基于停车需求模型的电动汽车V2G放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J];电气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5 王旭冉;郭庆来;孙宏斌;葛怀畅;辛蜀骏;张永旺;赵伟;;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分布式电压稳定监控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6期
6 范开俊;徐丙垠;董俊;王敬华;束洪春;朱正谊;;基于智能终端逐级查询的馈线拓扑识别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1期
7 郭煜华;范春菊;;含大规模电动汽车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08期
8 王志文;陈来军;郑天文;沈沉;;采用搜索保护与差动保护的光伏微电网综合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18期
9 童荣斌;牟龙华;庄伟;;微电网的有限区域集成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1期
10 刘凯;李幼仪;;主动配电网保护方案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惠智;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非同;电动汽车换电站接入中压配电网的保护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文杰;基于价格更新机制的V2G最优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钟童科;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及其对电网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曹琦琦;V2G建模及接入系统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连明;基于GIS的配电网管理系统拓扑建模与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伟;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2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0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