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聚偏氟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无机改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340.64;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伟成;聚偏氟乙烯[J];塑料工业;1983年05期
2 雪;;山东德宜新材料聚偏氟乙烯项目开工建设[J];新型建筑材料;2014年03期
3 张成德;马圭;;锂电池用聚偏氟乙烯粘结剂[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年02期
4 段友芦,俞秀英,薛瑛,曾淼莹,纪善荣;低头-头链含量的聚偏氟乙烯合成[J];高分子通讯;1983年02期
5 辛易;;聚偏氟乙烯触感元件[J];化工新型材料;1985年05期
6 刘子玉,陈光辉,金维芳;聚偏氟乙烯分子运动的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7 冯玉军;聚偏氟乙烯薄膜拉伸相变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9年10期
8 高春梅;奚旦立;杨晓波;孟彦宾;;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相容性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6年05期
9 ;上海三爱富公司聚偏氟乙烯一期项目正式投产[J];有机硅氟资讯;2006年12期
10 陈爱群;;聚偏氟乙烯的特性和用途[J];有机氟工业;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捷;吕晓龙;武春瑞;贾悦;王暄;陈华艳;高启君;;异形聚偏氟乙烯中空膜的研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建宇;钱艳玲;章帆;朱宝库;徐又一;;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3 徐运祺;雷彩红;;聚偏氟乙烯流延膜挤出成型过程结构与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郇彦;刘雅言;杨一飞;;由拉伸引起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相转变[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5 梁洪卿;吴青芸;万灵书;徐志康;;原位溶胶凝胶-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二氧化硅杂化膜[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6 徐君庭;刘奕燎;李英;范志强;;电纺和纳米粘土对聚偏氟乙烯中极化晶相形成的协同效应[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董文勇;何美锋;王亨缇;李勇进;;反应性梳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对聚乳酸/聚偏氟乙烯共混物的增容效果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8 张志成;;聚偏氟乙烯的储能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龙新文;张德震;包岷;;聚偏氟乙烯微滤膜表面化学改性研究[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莹;蒋毅坚;;准分子激光诱导聚偏氟乙烯高导电活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玉明;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在心音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闻宇;聚偏氟乙烯智能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3 叶茜;聚偏氟乙烯吸附功能膜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蒙;聚偏氟乙烯/二氧化钛复合介孔膜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李春;离子液体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3 沈天涵;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热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4 房长江;静电纺聚偏氟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无机改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波;聚偏氟乙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结晶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闻学秋;聚偏氟乙烯/聚芳醚砜酮合金膜的制备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锋;溶液流延法制备高介电常数聚偏氟乙烯复合膜[D];燕山大学;2012年
8 朱天戈;聚偏氟乙烯挤出及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邸玉静;聚偏氟乙烯接枝3-苯基丙烯酸的亲水化改性及微滤膜的制备[D];中北大学;2010年
10 闫伟涛;聚丙烯/聚偏氟乙烯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7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0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