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相与位错交互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0:37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是核电站中不可更换的大型关键部件,其安全工作的时间决定了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在服役时长期中子辐照会导致RPV钢中析出纳米富Cu相,使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升高,断裂韧性降低,增加了材料的脆化程度,严重影响RPV运行安全。研究纳米富Cu相析出后的变形特征,可以间接地获得RPV钢力学性能变化的特征及其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机理,从而推断其形变机制。本研究采用的三种RPV模拟钢是在A508-Ⅲ钢的基础上提高了Cu的含量,并改变了合金元素Ni和Mn的含量。这三种RPV模拟钢经过调质处理后,在500℃时效不同时间并进行了变形量为5%和10%的冷轧变形。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时效过程中纳米富Cu相的晶体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用HRTEM和EDS研究了变形后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及其与位错的交互机制;用维氏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纳米富Cu相在析出过程样品硬度的变化和变形量对硬度的影响;用激光导热仪研究了纳米富Cu相在析出过程样品导热性能的变化以及冷轧变形对导热系数的影响。(1)用HRTEM观察了RPV模拟钢在500℃时效过程中纳米富Cu相的演化过程。纳米富Cu相从b.c.c结构转变成9R结构,最后转变成为f.c.t结构或f.c.c结构。在观察的结果中发现9R结构存在正交和单斜两种变体。初次发现了尺寸达到14nm的b.c.c结构的纳米富Cu相。(2)冷轧变形引入的位错会与纳米富Cu相产生交互作用,使纳米富Cu相产生不同的变形特征,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与其晶体结构、以及富Cu相与基体的取向关系相关。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主要包括原子面的错排、产生堆垛层错、晶体结构孪生变形;同一个纳米富Cu相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变形特征。(3)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纳米富Cu相形貌和结构的变化更加明显。发生孪生变形的纳米富Cu相的结构主要为f.c.c结构,孪晶面为{111}_(Cu)晶面,并且该晶面平行于{110}_(α-Fe)晶面,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孪生数量增加。(4)添加合金元素Ni和Mn促进纳米富Cu相的析出。在相同时效处理条件下,添加Ni、Mn元素的RPV模拟钢中析出的纳米富Cu相的尺寸变化不明显,在冷轧变形时对位错的钉扎作用更强。(5)纳米富Cu相的析出导致样品性能产生了变化。随时效时间的延长,RPV模拟钢的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在时效200h时硬度达到峰值。相对变形前的样品,冷轧变形后样品的硬度增加,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硬度增加更明显。变形量一定的情况下,时效时间延长,硬度变化的趋势与变形前相同。随时效时间的延长,RPV模拟钢的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在时效200h时导热系数达到最小值。冷轧变形使样品的导热系数降低,导热系数变化的趋势与变形前相同。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623;TG142.1
【部分图文】:
图 1.3 压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示意图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working process of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1.3 RPV 材料的发展由于 RPV 服役于高温高压以及中子辐照的条件下,一旦出现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要求 RPV 材料具备足够的纯净度、致密度、均匀的成分分布,在中高温度下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较高的冶金质量、良好的耐蚀性、焊接性及较强的抗辐照性能和热稳定性等[5]。RPV 材料应用初期,主要是根据当时工程上应用较成熟材料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以保证材料具有优良的工艺稳定性、焊接性及较好的强度。美国初期建造的核电站[6],RPV 采用的材料按照标准 ASTMA201 制造的普通碳素锅炉钢板,但该钢的抗拉强度仅为 382 MPa,后来采用了抗拉强度为 481MPa 的 A212B 钢,但是该钢的淬
应力大于位错能摆脱析出相阻碍的临界切应力时,位错会越过析出相。位错越过析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位错切过析出相,另一种是位错绕过析出相,也就是谓的 Orowan 绕过机制,并留下 Orowan 位错环[37]。相比于合金碳化物和氮化物等硬质相,纳米富 Cu 相因其剪切模量低于铁素体体被归类于软颗粒。因此不同于硬质颗粒与位错交互时的 Orowan 绕过机制,当位与纳米富 Cu 相交互时,位错可以切割并通过纳米富 Cu 相。关于纳米富 Cu 相与位的交互作用,研究中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Yuta 等[38]别研究了纳米富 Cu 相弥散钢和 VC 颗粒弥散钢,其中纳米富 Cu 相的平均尺寸34nm,VC 颗粒平均尺寸为 39nm。将材料进行拉伸和冷轧变形实验,发现 f.c.c 结的纳米富 Cu 相弥散钢的加工硬化率明显低于 VC 颗粒弥散钢,分析发现 VC 颗粒围存在高密度的位错,而富 Cu 相周围位错较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可以通过米富 Cu 相,这也是纳米富 Cu 相弥散钢的加工硬化率低的原因。Koichi 等[39]研究过时效纳米富 Cu 相与位错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位错越过纳米富 Cu 相的方式取于纳米富 Cu 相的尺寸大小,纳米富 Cu 相的尺寸小于 70nm 时,位错会切过纳米Cu 相,当尺寸大于 70nm,位错则以 Orowan 机制绕过纳米富 Cu 相。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Cu 相长轴方向与压缩方向垂直时,纳米富 Cu 相会变成针状;棒状的纳米富 Cu 相长轴方向与压缩方向平行时,纳米富 Cu 相会变成等轴状。Toshihiro[41]等研究发现在冷轧变形过程中直径为 35nm 的近球形 -Cu 颗粒会沿轧制方向拉长,并且发现材料经过大变形后, -Fe 基体中的富 Cu 相会发生溶解行为,并认为 Cu 颗粒的溶解是通过在大变形的冷加工时,尖锐的颗粒尖端的位错剪切,将 Cu 原子由原来的析出相重新动态分配融入固溶体引起的,并且在位错剪切作用下 -Cu 颗粒/基体界面呈锯齿状或逐渐变模糊。Wang 等[41]研究发现在 400℃时效 4000h 后进行 30%冷轧变形的 RPV模拟钢中存在五重孪晶结构的纳米富 Cu 相,并提出了五重孪晶形成的位错反应机制是从两个特定的 -Fe/Cu 界面发射的两个 Shockley 不全位错进行交互产生的。
本文编号:2820612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623;TG142.1
【部分图文】:
图 1.3 压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示意图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working process of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1.3 RPV 材料的发展由于 RPV 服役于高温高压以及中子辐照的条件下,一旦出现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要求 RPV 材料具备足够的纯净度、致密度、均匀的成分分布,在中高温度下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较高的冶金质量、良好的耐蚀性、焊接性及较强的抗辐照性能和热稳定性等[5]。RPV 材料应用初期,主要是根据当时工程上应用较成熟材料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以保证材料具有优良的工艺稳定性、焊接性及较好的强度。美国初期建造的核电站[6],RPV 采用的材料按照标准 ASTMA201 制造的普通碳素锅炉钢板,但该钢的抗拉强度仅为 382 MPa,后来采用了抗拉强度为 481MPa 的 A212B 钢,但是该钢的淬
应力大于位错能摆脱析出相阻碍的临界切应力时,位错会越过析出相。位错越过析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位错切过析出相,另一种是位错绕过析出相,也就是谓的 Orowan 绕过机制,并留下 Orowan 位错环[37]。相比于合金碳化物和氮化物等硬质相,纳米富 Cu 相因其剪切模量低于铁素体体被归类于软颗粒。因此不同于硬质颗粒与位错交互时的 Orowan 绕过机制,当位与纳米富 Cu 相交互时,位错可以切割并通过纳米富 Cu 相。关于纳米富 Cu 相与位的交互作用,研究中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Yuta 等[38]别研究了纳米富 Cu 相弥散钢和 VC 颗粒弥散钢,其中纳米富 Cu 相的平均尺寸34nm,VC 颗粒平均尺寸为 39nm。将材料进行拉伸和冷轧变形实验,发现 f.c.c 结的纳米富 Cu 相弥散钢的加工硬化率明显低于 VC 颗粒弥散钢,分析发现 VC 颗粒围存在高密度的位错,而富 Cu 相周围位错较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可以通过米富 Cu 相,这也是纳米富 Cu 相弥散钢的加工硬化率低的原因。Koichi 等[39]研究过时效纳米富 Cu 相与位错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位错越过纳米富 Cu 相的方式取于纳米富 Cu 相的尺寸大小,纳米富 Cu 相的尺寸小于 70nm 时,位错会切过纳米Cu 相,当尺寸大于 70nm,位错则以 Orowan 机制绕过纳米富 Cu 相。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Cu 相长轴方向与压缩方向垂直时,纳米富 Cu 相会变成针状;棒状的纳米富 Cu 相长轴方向与压缩方向平行时,纳米富 Cu 相会变成等轴状。Toshihiro[41]等研究发现在冷轧变形过程中直径为 35nm 的近球形 -Cu 颗粒会沿轧制方向拉长,并且发现材料经过大变形后, -Fe 基体中的富 Cu 相会发生溶解行为,并认为 Cu 颗粒的溶解是通过在大变形的冷加工时,尖锐的颗粒尖端的位错剪切,将 Cu 原子由原来的析出相重新动态分配融入固溶体引起的,并且在位错剪切作用下 -Cu 颗粒/基体界面呈锯齿状或逐渐变模糊。Wang 等[41]研究发现在 400℃时效 4000h 后进行 30%冷轧变形的 RPV模拟钢中存在五重孪晶结构的纳米富 Cu 相,并提出了五重孪晶形成的位错反应机制是从两个特定的 -Fe/Cu 界面发射的两个 Shockley 不全位错进行交互产生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解辉;王伟;;低碳低合金钢中纳米富Cu相的析出特征[J];金属热处理;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庆冬;顾剑锋;刘文庆;刘东升;;HSLA船板钢在调质过程中富Cu相的析出行为[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6.钢铁材料[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明雪;超低碳纳米富Cu相强化HSLA钢组织性能调控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彤;Mn、Ni元素对钢中富Cu相析出强化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9年
2 李念念;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相与位错交互机制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20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2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