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柔性转子试验站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研制

发布时间:2020-10-11 02:02
   汽轮发电机转子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其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因此,发电机转子在出厂时都要在厂内试验站进行全速(0~3300r/min)动平衡实验。由于发电机转子的结构复杂,不同转速下振动幅值和振动方向都会发生改变,传统的双通道动平衡测试系统不能满足动平衡要求。针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问题,提出了多通道振动信号采集的测量方法,研制了一种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对汽轮发电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汽轮发电机的主体结构及其各个子部件的工作特点,重点分析了转子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振动变化明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确立测试系统的组成,主要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2.下位机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实现振动信号的精确拾取与信号处理,研究了放大滤波技术、锁相倍频技术、跟踪滤波技术等,解决了在复杂环境条件下信号的放大和滤波处理,准确的数据转换问题。3.上位机软件部分主要对采集数据的深入研究,包括动平衡互相关算法的编写,扫频分析功能的实现,影响系数法的标定模块,多通道的数据选择与数据处理,不平衡量的幅值与相角计算,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库存储。4.进行了测试系统的相关实验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测试系统整体进行测试与调试,检测其准确性,并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对发电机转子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在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检测上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
【学位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311
【部分图文】:

结构图,汽轮发电机定子,发电机转子,系统结构


转子的导磁性能、承受能力、耐温强度、材料的承受强度、加工质量及转??子装配精度都应达到转子所要求的质量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对发电机转子的振??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图2.3为发电机转子结构图。??-8-??

结构图,发电机转子,结构图


2.2.1转子主轴??汽轮发电机转子一般分为两种形式,整体式和组合式,目前,大多数转子铁??芯都采用整体式结构。转子主轴约有2/3的周长开有轴向槽,主要是使转子绕组和??导磁处于稳定和牢固的状态,其余主要用于支撑整个转子系统。由于转子的自重,??转子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挠度不一样,当转子转一圈,挠曲程度就会变化两??次,因此,振动信号采集的时候会采集到倍频信号干扰,对于细长形状的柔性转??子表现得更为明显[|8]。为了消除这种倍频干扰,需要在转轴表面多开几个月牙槽,??保证转子的质量分布均匀,使转子的振动减小[19]。??2.2.2转子绕组??发电机转子绕组采用冷拔铜,机械强度高、含银量低。宽度约为20?40mm,??厚度为2?8mm,这两个导体形成一个绕组。一般情况下,云母绝缘板用于隔绝转??

系统结构图,汽轮发电机定子,系统结构,发电机转子


2.3试验站??由于发电机转子的特点、装配过程的复杂性,转子的动平衡至关重要,而试??验站就相当于一个现场环境,为发电机转子提供一个与工作现场基本一致的环境??来进行平衡实验,试验站是对转子的各个转速区进行平衡,包含了转子的共振区,??并且能够对转子进行超速试验,非常适合发电机转子的平衡实验。发电机转子在??低速时也是符合刚性转子的特点,普通的平衡机只能承受发电机转子低速旋转进??行平衡测量,而发电机转子只有在高速时内部的励磁绕组才能完全张开,平衡状??态完全不一样,此时通过测试系统对转子进行校正平衡,再通过试验站进行反复??试验都能达到平衡标准,则说明该转子符合要求。??2.4平衡理论分析??根据上述发电机转子的结构分析与现实情况下的分析,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生;刘晓迪;闵超;贺佩剑;;低频磁场发射测试系统的期间核查方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9年06期

2 田延凯;;水泵测试系统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策略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年24期

3 郭建军;;基于远程控制的乳化液泵测试系统[J];煤矿机械;2016年12期

4 王仲杰;;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的集成与测试[J];中国测试;2017年03期

5 李旻雯;;室内装饰装修材料VOCs散发率测试系统标准探讨[J];绿色建筑;2017年04期

6 李倞;;电力自动化中电力远动测试系统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年17期

7 张怀玉;邓兴彦;;电力自动化中电力远动测试系统的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年04期

8 尹川;王锦;陈新华;;无人机机载测试系统状态管理方案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5年12期

9 朱昌洪;黄勇;;汽车电子ECU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广西教育;2016年43期

10 张岩;牛卫英;;大学英语跟读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知音励志;2016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采后果蔬热导率测试系统研究及其内部传热温度场模拟[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詹惠琴;测试系统的Petri网建模和性能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传动;通信协议的分布式测试方法研究和测试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邢勤;姿控火箭发动机脉冲推力测试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吕富勇;基于精简串行总线的小型模块化测试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利恒;基于GPS的弹射试验测试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题正义;爆堆块度分布的自动与分形测试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李海港;煤自燃倾向性氧化动力学测试系统及自动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车晓镭;汽车动力总成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俊;热敏元件综合特性测试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飞;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测试系统开发[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罗宜周;某特种车辆电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佘立宇;电机性能测试系统开发[D];东华大学;2019年

4 陈茂双;柔性转子试验站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研制[D];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

5 江行一;光伏汇流箱温升测试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6 罗志远;天文CMOS相机测试系统的建立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9年

7 李思远;基于气质联用仪的化学成分测试系统建设和初试[D];长安大学;2019年

8 李腾飞;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9 耿钰庭;基于CANoe的VT测试系统自动校准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李明;无线网络下移动警务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5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35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