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倒置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制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914.4
【部分图文】:
21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紧张。石油、煤、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储备日趋减少,与此同时,传统能源大量使用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以及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迫在眉睫。目前世界致力于开发的可再生新能源包括氢能、太阳能、海洋能、风能、核能、生物能等。其中,太阳能以其分布广泛、环保清洁、可再生、无地域时间限制等优势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世界各国也致力于推动太阳能技术产业化,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的各个领域中,例如发电、供暖等。目前,市场化的光伏技术包括第一代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第二代的 CIGS、CdTe、CuZnSnS、多晶硅和非晶硅等[1]薄膜太阳能电池。但是限于制备成本高昂、处理程序繁杂、材料来源稀缺等诸多问题,太阳能电池未能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其每年的发电量不足全球总能耗的 1%[2]。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包括聚合物太阳能电池[3]、有机太阳能电池[4]、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5]、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6, 7],因其具有制备成本低、效率提升快、资源丰富等优势[8-16],解决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从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PbI3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晶体,其结构如图1.2所示,CH3NH3+离子占有立方晶胞的顶角, I-离子则占有立方晶胞的面心位置,Pb2+离子则填充于1/4 的立方八面体空隙中, 八面体的共角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钙钛矿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性质,例如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系数高,载流子寿命长、扩散长度长、迁移率高,激子结合能低等[19],这些特性也使得钙钛矿在太阳能电池中脱颖而出。图 1.2 钙钛矿的结构示意图:A 为一价阳离子,B 为二价阳离子,X 为卤素离子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能够通过离子取代来调节其光电性质。在 ABX3钙钛矿结构中
电子和空穴向钙钛矿活性层与传输层的界面处扩散,只要扩散的距离小于身的扩散长度,载流子就不会因为复合而发生湮灭,通常钙钛矿薄膜不特别厚,载很容易地扩散到钙钛矿活性层与传输层的界面。LUMO 能级的电子流向能级较低电形成自由电子,同样 HOMO 能级的空穴流向能级较高的空穴传输层形成自由空穴,电场的作用,电子和空穴会在各自的传输层沿着相反的方向迁移,光激发扩散和内者的作用使得载流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传输层一般选择利于的 n 型半导体,空穴传输层一般选择利于电子传输的 p 型半导体。因为电子传输层能级高于阴极,同时空穴传输层的价带顶能级低于阳极,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会继的阴极和阳极扩散,在闭合电路中对外输出电流。总的来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可总结为以下几个 4 过程:(1)钙钛矿吸收电子-空穴对;(2)电子和空穴扩散至传输层/吸收层的界面;(3)电子和空穴分别注输层和空穴传输层;(4)阴极和阳极收集电子和空穴,对外输出电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海林;唐立丹;王冰;冯嘉恒;;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2 孟淼飞;马锡英;;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15年08期
3 杨娅婷;段少勇;姜恒;宫红;;钙钛矿型碱金属钽酸盐中A位离子变换的原因[J];盐业与化工;2014年02期
4 陈婷;郑惠丹;王品;苗承荣;刘佳雯;;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合成、改性掺杂与负载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8年08期
5 李中秋;侯桂芹;张文丽;;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发展现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中秋,侯桂芹,张文丽,仉小猛;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05年04期
7 王道,王苏娅,李琬;钙钛矿型稀土催化剂负载方法的研究[J];环境化学;1988年01期
8 彭高聪,杨汝栋,齐玉兰,刘建民;变价稀土钙钛矿型化合物在稀土分离中的应用——氧化还原法分离镨钕[J];稀土;1988年02期
9 温元凯,柳宏波,李鹏鸽,聂圣哲,周栓虎;钙钛矿型氧化物超导体的模式识别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9年01期
10 张燕妮 ,杨宏秀 ,马忠干;钙钛矿型La_(1-X)Sr_X Mn_(1-Y) Cu_Y O_3系对CO催化性能及其与表面过剩氧量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月琴;多元掺杂钙钛矿型ABO_3催化剂的磁光调控及矿物负载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2 彭路成;胶体卤化铅铯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及生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戴思敏;应用于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富勒烯基电子传输材料的配方工程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4 刘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物理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5 常海波;钙钛矿型铌酸盐的水热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铭;掺杂的钙钛矿型锰酸盐的水热合成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7 董忠平;掺杂钙钛矿型锰酸盐的合成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敏;钙钛矿型铁基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娜娜;钙钛矿型与双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电磁特性及其高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建强;钙钛矿型钽(铌)酸盐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昌键;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器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刘泽;基于NiO_x界面修饰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邓云恺;高效率倒置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王桑妮;甲胺溴化铅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和稳定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5 徐迎雪;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电荷传输材料的设计与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6 栾继程;低温制备纯溴钙钛矿太阳电池及其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7 李瑞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低辐照条件下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8 李佳起;稳定高效氧化铁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周雅清;富勒烯修饰层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10 杨隆凯;基于TiO_2纳米棒阵列的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8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3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