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层表面与体相修饰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914.4
【部分图文】:
源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据权威预测,未来数十年内,全世界尤源的需求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然而,由于资源地理分布的原因,国其他化石能源储量相对短缺,其中,石油目前的进口依存度已超过石油很大一部分要经过海上运输,但当下国际的安全形势多变,能源分紧张。同时,我国在 2013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就已位列世界第一位,吨标准煤当量。在这当中,又以煤炭消费占比达到 66%。而燃煤过程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也已高居世界首位[1]。大气污染、酸雨等危害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到近年愈加严重的雾霾污染以及全国 PM2.5 等严重题充分表明,我国环境的承载和自愈能力早已饱和,改变现有的能源持续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如图 1-1 所示,截止 2016 年,清洁可再生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依然很低。
图 1-2 各类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及其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19]1.2.3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通过在标准光照条件下测得光伏电池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流密度-电压曲线J-V 曲线),我们可以得到用来评价太阳能电池性的最重要的四个参数[20],即能量转换效率(PCE)、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四个指标,如图 1-3 所示就是伏安特性曲线。短路电流密度(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Jsc)是指当电池整个回路处于短路状态(电池外加偏压为零)下单位面积产生的光生电流。从 J-V 曲线与纵轴的截距就可直观看出短路电流密度。一般情况下,短路电流密度会随着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迁移来提高。开路电压(open-circuit voltage,Voc)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电池电流密度为零)下产生的光生电压。从伏安特性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曲线与横轴的截距就是开路电
图 1-3 太阳能电池的伏安与功率-电压特性曲线填充因子(fill factor,FF)指的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Pm)与电流密度(J开路电压(Voc)的乘积之比,其计算公式如公式 1-1:FF = sc = (1其中,Pm为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Jm,Vm分别为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点应的电流密度和电压。能量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是衡量光伏器件性能最直参数,代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其计算方式如公式 1-2,即光池能达到的最大功率(Pm)与太阳照射到电池表面的功率(Pin)的比值。 = in× 100% = × 100%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张太阳;王甜;赵一新;;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光催化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9年11期
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创新高[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6期
3 ;青岛能源所在高质量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方面获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2期
4 ;钙钛矿的魅力[J];能源;2019年10期
5 张志国;李永舫;;甲胺气体处理修复钙钛矿薄膜缺陷[J];中国科学:化学;2016年04期
6 栾梦雨;刘晓倩;陈方;魏香风;刘节华;;有机-无机钙钛矿晶体生长调控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7 姚鑫;丁艳丽;张晓丹;赵颖;;钙钛矿太阳电池综述[J];物理学报;2015年03期
8 张太阳;赵一新;;铅卤钙钛矿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5年03期
9 ;在羧基甲基纤维素存在下钙钛矿的浮选[J];国外金属矿选矿;1987年06期
10 李丹之;钙钛矿瓷的半导化及其感湿机理[J];电子元件与材料;198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珍;单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微/纳米线的滞后及存储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韩长峰;缺陷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电器件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3 杨海峰;高性能平面p-i-n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徐文战;聚合物及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孟广昊;新型钙钛矿材料超长激子寿命及载流子迁移率各向异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汪钰成;基于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OS电容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王永玲;高效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年
8 冯爽;TiO_2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9 薛启帆;高效倒装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形貌控制及器件界面调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王宇迪;新型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尺寸、形状可控的钙钛矿纳米晶合成及光学特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9年
2 杨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表面极化和自旋界面效应[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刘天伦;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层表面与体相修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陈树铭;基于混合钙钛矿材料发光的电致发光器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5 钟明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碳对电极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6 张吉;W_(18)O_(49)和W_(18)O_(49)@Al_2O_3的制备、表征及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7 吴淞全;CsPbBr_3全无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窦尚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9 Zulqarnain;溶剂工程辅助技术制备低温钙钛矿薄膜[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10 谢淦澂;混合阳离子绿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0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4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