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8:01

  本文关键词: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网协调程度影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各个部分的充分协调,不在个别地方形成“瓶颈”,也不在个别环节形成过大浪费,避免欠协调问题是电网规划环节重要的工作目标。提高高中压配电网的协调程度,为电网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构建坚实的网架结构和物理基础,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一、研究了高中压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现状、供电能力及其欠协调影响因素。从容量欠协调和网架结构欠合理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区域高中压配电网的欠协调现象,深入分析了导致各欠协调现象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初步的改进建议。二、提出了一种考虑110 kV变电站负载、10 kV出线情况及供电分区的高中压配电网协调性差异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适应区域高中压配电网协调发展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形成评估指标,考虑不同供电区负荷特性、负荷密度的差别,以及变电站间隔利用情况、线路负载率、是否有联络线、是否可转供、主干偏长情况,基于层次分析(AHP1-9标度法)及曲线拟合等方法建立了区域高中压配电网协调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差异化评估各区县110 kV变电站的协调规划结果。分析规划可能存在的协调性问题,给出了差异化解决措施。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的110 kV变电站站址“重心法”协调规划方法。总结、对比现阶段110 kV变电站选址规划方案,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考虑协调性指标的110 kV变电站“重心法”规划方法,该选址定容方法既能保证区域变电站负载的平衡,又能统筹优化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减少高中压配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四、提出了提高高中压配电网协调度的重要规划理论:变电站选址规划与供电范围划分协调优化、迭代进行。变电站选址不同会影响供电范围划分,分配给新建站的供电范围不同,新建站的选址也不同。提出110 kV变电站迭代选址、协调规划的流程为:现期变电站供电范围划分→确定变电站备选地址区域→确定变电站容量→“重心法”初步确定变电站站址→规划期划分供电范围→确定变电站站址。
【关键词】:高中压配电网 协调 规划 变电站选址 供电范围划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研究目标12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2章 高中压配电网欠协调现象及实例分析14-23
  • 2.1 概述14
  • 2.2 容量欠协调14-18
  • 2.2.1 变电站容载比指标不合理15
  • 2.2.2 变电容量和负荷量不匹配15-16
  • 2.2.3 变电容量和配变容量不匹配16
  • 2.2.4 线路输送容量和变电容量不匹配16-17
  • 2.2.5 变电站出线均衡度过小或过大17-18
  • 2.2.6 变电站供电能力与负荷增速或趋势不匹配18
  • 2.3 网架结构薄弱18-20
  • 2.3.1 10kV侧电气接线方式不合理18-19
  • 2.3.2 变电站站址位置不合理19-20
  • 2.3.3 变电站不满足N-120
  • 2.4 欠协调现象主要原因及措施分析20-21
  • 2.4.1 主要原因分析20-21
  • 2.4.2 解决措施分析21
  • 2.5 本章小结21-23
  • 第3章 高中压配电网协调度综合评估方法及实例分析23-48
  • 3.1 概述23
  • 3.2 协调性评估指标的选取23-24
  • 3.3 指标分析24-31
  • 3.4 协调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31
  • 3.5 协调性综合评估指标评分31-36
  • 3.5.1 评估指标的权重32-36
  • 3.5.2 百分制评分标准36
  • 3.6 算例分析36-46
  • 3.6.1 HZ市高中压配电网协调度评估与分析36-44
  • 3.6.2 HZ市ZK区配电网协调程度改善建议44-46
  • 3.6.3 一般城市高中压配电网协调程度改善建议46
  • 3.7 本章小结46-48
  • 第4章 考虑协调程度的110 kV变电站选址规划方法48-59
  • 4.1 概述48
  • 4.2 常用的变电站规划方法48-49
  • 4.3 基于协调度评估的110 kV变电站选址评价模型49-50
  • 4.4 基于协调度评估的110 kV变电站选址协调规划50-53
  • 4.4.1 选址建设依据50
  • 4.4.2 规划思路50-51
  • 4.4.3 110kV变电站重心法选址51-53
  • 4.5 算例分析53-58
  • 4.5.1 算例1HZ市ZK区变电站重心法选址协调规划53-55
  • 4.5.2 算例2比亚迪工业园重心法变电站选址协调规划55-58
  • 4.6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110 kV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划分协调优化理论59-67
  • 5.1 概述59-60
  • 5.1.1 变电站合理选址的意义59
  • 5.1.2 变电站供电范围优化的意义59-60
  • 5.1.3 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划分之间协调的意义60
  • 5.2 110kV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划分协调优化60-61
  • 5.3 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协调优化61-62
  • 5.4 算例分析62-66
  • 5.4.1 算例1 HZ市ZK区变电站二次选址62-65
  • 5.4.2 算例2比亚迪工业园变电站二次选址65-66
  • 5.5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5
  • 附录B HZ市高中压配电网协调性评分结果75-78

  本文关键词: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8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