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生物质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01:00
  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及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产品来缓解其消耗成为当今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生物精炼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木质生物质被广泛利用。如何高附加值转化利用木质生物质资源是目前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受广大学者的关注。本论文以木质生物质为原料(核桃壳,木质素),结合静电纺丝和界面改性方法制备出柔性自支撑的木质生物质衍生碳纳米纤维膜、富氧化碳膜和锂碳复合膜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以及相关机理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核桃壳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该工作以传统的木质生物质核桃壳粉为原料,制备出具有柔性自支撑的核桃壳衍生碳纳米纤维膜,并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发现聚乙烯醇(PVA)的含量和碳化温度对碳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PVA的含量或碳化温度增加时,碳膜的比表面积和类石墨结构降低,不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综合考量,当PVA的含量在20%,碳化温度为800℃时,碳膜的整体电化学性能最佳。在0.03A g-1的电流密度下,充电比容量高达380mAh g-1与商业...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生物质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图1-6?(a)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测得的比容量

充放电曲线,碳化温度,锂离子电池,生物质


apacity?(mAh?g?')?Specific?Capacity?(mAh??1)??d)?e)??3-?2nd,j?U!?3.?2msut??f?|?D—tkm?—?/?DtllWflon??12?I?12〇〇°C?J'?/?1600°C??;'义??〇?〇?UtNalon??0?200?400?600?800?0?200?400?000?800??Specific?Capacity?(mAh?g?1)?Specific?Capacity?(mAh?g?')??图1-10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在不同碳化温度下的充放电曲线(锂离子电池):(a)?500°C,(b)??600。(:,(c)?700°C,?(d)?1200°C?和(e)?1600〇C??Figure?10?Charge-discharge?profiles?(Lithium?ion?battery)?of?biomass-derived?carbon?materials??at?different?carbonization?temperatures:?(a)?500?°C,(b)?600?°C,?(c)?700?°C,?(d)?1200?°C,?and?(e)??1600°C??碳材料中的C/H原子比可以通过拉曼光谱来表征。通常将无序sp3碳(?1350cm-1)??和有序sp2碳(?1580cm1)的峰值比来量化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13,23,28,75,81_9Gm|8〇l。??这两个峰之间的重叠区称为“?V区”(1400-1550?cm-1)丨1811,己有报道称该区域是反映??C/H的原子比。例如Guizani等[l8IH人为V区域的面积是预

应力图,溶液,剪切速率,黏度


?触--_?X?????????^?j?^??????7?400-?t?,,I?400'??????<????,?????■w,?Z????3〇〇.?Z????〇〇〇??-w-?“?2〇0_?-,:??????0?100?200?300?400?50(1?600?700?800??>U0?l(W(J?0?100?:00?300?400?500?600?700?m?*KK)?1000??Shear?r?ic?{1?-s)?Shear?rave?{]??图2-1?LPF与PVA溶液按比例混合后溶液的(a)黏度和(b)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函数??Figure?2-1?(a)?Viscosity?and?(b)?stress?as?a?function?of?shear?rate?of?different?LPF/PVA?ratios??in?18%?and?37%?(solid?content)?solutions??图2-2是上述相应的不同比例下的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得的初纺纤维的形貌表征。??由于热固性LPF聚合度很低,不足以发生分子链间的缠绕,在较高的电场力作用下,不??能形成连续的射流,只能形成断断续续的液滴,因此单一?LPF溶液经静电纺丝后的形貌??多为微米级的球形颗粒(图2-2a)。当可纺性的高聚物PVA溶液作为助纺剂添加到LPF??中,可以明显看到纺丝液的可纺性增加,成纤性能更好(图2-2b),这是因为PVA在其??中起到骨架支撑,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牵引形成纤维,同时又能使LPF均匀分布在其??中。由图2-2可以看出,对于固含量为18%的LPF溶液,当PVA的含量为10°/。时,制??得的


本文编号:3004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004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