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17:59
  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不但具有永磁同步电动机功率密度高的优势,也具有调磁方便、调速范围宽等优点,在生产生活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稳定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其控制性能,对拓宽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应用范围具有积极的意义。阐述了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基本结构,推导了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冻结磁导率法计算了考虑磁路不同饱和状态下的直交轴电感,分析了考虑磁路饱和时电感参数对电磁转矩的影响,为后续控制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基于矢量控制系统的分区控制策略,将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运行区域分为低速区、中速区和高速区,中低速区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高速区采用功率因数为1控制策略,根据电机实际转速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采用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该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电机转速在1500r/min的低速动态性能和3300r/min、7000r/min的中高速动态性能,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结合不同磁路饱和时的直交轴电感参数,提出了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基于仿真软件,建立了混...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研究


HESM最小铜耗控制原理图

原理图,分区控制,滞环,矢量控制


而在文献[13]中作者同时考虑了铜耗和铁耗这两种模型,结合之后提出了一种铜耗和铁耗最优控制策略。该策略在电机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了铜耗和铁耗之和最小的控制,进一步提升了 HESM 控制系统效率。虽然该策略考虑到了铁耗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定子电流对铁耗的影响,而是将 HESM 空载运行条件下的铁耗与满载条件下的铁耗等效。针对这种情况,文献[14]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电机定子电流、励磁电流和运行频率对铁耗影响的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另外,文献[15]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流滞环分区控制方法,如图 1.2 所示。该控制方法将 HESM 调速范围分为三个控制区域:低速区、中速区和高速区。低速区为处于额定转速以下的运行区域,在该区域,可根据负载情况,对电机进行增磁或无电励磁控制,使其在增磁控制时获得超过不加电励磁时的最大转矩的能力;中速区为介于额定转速和弱磁基速之间的运行区域,在该区域反电势不会达到直流母线电压,可以通过增加定子电压的方式提升转速和电磁转矩;高速运行区为转速超过弱磁基速的运行区域,反电势大于直流母线电压时需要进行弱磁调节,可通过增加反向直轴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法进行弱磁控制。

原理图,大力矩,控制器原理


第 1 章 绪论献[16]提出了一种 HESM 低速大力矩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电磁转区分为常规力矩区和动态增磁区。常规力矩区为额定力矩以下的该区域将 HESM 看作一台永磁同步电动机,不施加励磁电流即 if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动态增磁区为额定转矩以上的运行可通过动态调节励磁电流,增加 HESM 输出力矩,实现在不增加况下,增大输出转矩的目的,相关电流控制器原理图如图 1.3 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策略综述[J]. 康劲松,蒋飞,钟再敏,张舟云.  电源学报. 2017(01)
[2]SVPWM原理及逆变技术的仿真研究[J]. 张军凯,韩峻峰.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16(01)
[3]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研究[J]. 朱儒,刘鲲鹏,赵志锋,王永.  微电机. 2014(12)
[4]永磁同步电机弱磁研究现状分析[J]. 李春艳,于艳君,盛遵冰.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04)
[5]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优化的研究[J]. 孙云霞,滕青芳,高锋阳.  电源技术. 2014(12)
[6]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综述和新进展[J]. 赵纪龙,林明耀,付兴贺,黄允凯,徐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33)
[7]基于SVPWM控制策略的PMSM驱动系统[J]. 王大江,童亮,李竹芳,杜迪.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8]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低速大力矩控制策略的研究[J]. 冯杰,李优新,黎勉,王胜强,杨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4(02)
[9]基于智能PI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近似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J]. 张伦健,陈利萍.  微特电机. 2012(08)
[10]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J]. 陈海舰,仲丽云.  工矿自动化. 2011(06)

硕士论文
[1]基于滑模观测器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 王哲修.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30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130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