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与电场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与电场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静电雾化可以获得不同尺度的单分散性细小液滴,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静电场参数实现雾化模式、雾滴尺度以及运动轨迹的改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静电雾化现象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难以采用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来描述静电雾化过程。因此进一步通过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毛细管的静电雾化现象和电场特性,对静电雾化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毛细管静电雾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实验研究了毛细管静电雾化液滴脉动特性与分离频率、雾化模式,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了单、双和三毛细管电极的空间电场,并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单毛细管静电雾化流场。首先,建立了单、双和三毛细管静电雾化实验装置,采用高速数码相机记录了去离子水的静电雾化现象,研究了不同电压与流量下荷电液滴的脉动特性与分离频率,详细探讨了电压、流量、毛细管内径、毛细管数等对雾滴脉动特性和分离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与流量是影响液滴脉动特性与分离频率的两个重要参数;电压增大,分离频率先增大后减小;流量增大,分离频率取得最大值对应的电压增大;小流量时,电压对分离频率的影响占主导作用,较大流量时,电压对分离频率的影响作用不突出,流量对分离频率的影响占主导作用。其次,研究了去离子水与乙醇在单、双和三毛细管情况下产生的静电雾化模式,探讨了无量纲流量?、静电Bond数?和毛细管内径对雾化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无量纲流量?与静电Bond数?对应的雾化模式不同;同一雾化模式下,静电Bond数?是影响弯月面、液锥、射流和液滴等特性的重要参数;雾化模式对应的流量与电压范围以及弯月面、液锥、射流和液滴群的空间位置与毛细管数量及空间布置有关。第三,根据静电场的叠加原理,运用椭圆积分方法,采用MATLAB软件求解了单、双和三毛细管电极所产生的电势与电场强度,探讨了空间电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单毛细管电极的电势与电场强度,随着?(有向线段OP与z轴正向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r(原点O与点P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毛细管数量增加,毛细管之间的区域的径向场强减弱,轴向场强增强,非相干区域的分量场强均增强;当?≠0,r为定值时,毛细管内外半径平均值a越小,产生的分量场强越小,当?=0,r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毛细管内外半径的平均值a越小,轴向场强越大;而r大于这一临界值时,毛细管内外半径的平均值a越小,z方向场强越小最后,建立了毛细管静电雾化流动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Fluent结合UDF模拟了空气流场、空间电场与雾场。计算结果表明:靠近毛细管的区域电场强度大,反之,则电场强度小;静电雾化过程中,液滴的空间位置与速度大小的分布主要与静电场和液滴之间的库仑斥力有关;空气在荷电液滴的相对运动中获得加速度,毛细管轴线附近,空气的轴向速度与径向速度较大。
【关键词】:静电雾化 脉动特性 分离频率 雾化模式 数值计算 电场强度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4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静电雾化简介11-12
- 1.2 毛细管静电雾化研究现状12-18
- 1.2.1 单毛细管静电雾化的国外研究12-15
- 1.2.2 单毛细管静电雾化的国内研究15-16
- 1.2.3 多毛细管静电雾化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2.4 多毛细管静电雾化国内研究现状17
- 1.2.5 毛细管静电雾化电场特性研究现状17-18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第二章 毛细管静电雾化的基础理论19-26
- 2.1 液滴的带电方式19-20
- 2.2 射流破碎理论20-21
- 2.3 液滴的分离电荷理论21-23
- 2.3.1 电场作用下的液体表面张力的变化21-22
- 2.3.2 荷电液滴表面电荷密度的极限22-23
- 2.4 液体受力分析23-25
- 2.4.1 麦克斯韦应力23
- 2.4.2 电泳力23-24
- 2.4.3 介质电泳力24
- 2.4.4 形变力24
- 2.4.5 离子输运力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静电雾化液滴脉动与分离频率的实验26-46
- 3.1 引言26-27
- 3.2 实验装置与参数27-28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28-44
- 3.3.1 电压对液滴脉动特性与分离频率的影响28-34
- 3.3.2 毛细管内径对液滴分离频率的影响34-36
- 3.3.3 流量对液滴分离频率的影响36-38
- 3.3.4 双毛细管液滴脉动与分离频率38-41
- 3.3.5 三毛细管的液滴脉动与分离频率41-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空间电场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46-65
- 4.1 单毛细管电极电场的理论分析与计算46-53
- 4.1.1 单毛细管电极电场的理论分析46-49
- 4.1.2 单毛细管电极的电势49-50
- 4.1.3 单毛细管电极的电场强度50-51
- 4.1.4 毛细管内外径平均值对场强的影响51-53
- 4.2 双毛细管电极电场的理论分析与计算53-59
- 4.2.1 双毛细管电极电场的理论分析53-55
- 4.2.2 双毛细管的电势55-56
- 4.2.3 双毛细管的电场强度56-59
- 4.3 三毛细管电场的理论分析与计算59-62
- 4.3.1 三毛细管电极电场的理论分析59-61
- 4.3.2 三毛细管电极的电场强度61-62
- 4.4 本章小结62-65
- 第五章 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的实验研究65-80
- 5.1 单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的实验研究65-71
- 5.1.1 实验参数65-66
-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66-71
- 5.2 双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的实验研究71-74
- 5.2.1 实验参数71-72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72-74
- 5.3 三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的实验研究74-75
- 5.3.1 实验参数74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74-75
- 5.4 不同型号的单毛细管的静电雾化模式的实验75-78
- 5.5 本章小结78-80
- 第六章 空间流场与雾场的数值模拟80-90
- 6.1 模型与方法80-83
- 6.1.1 模型的建立80-81
- 6.1.2 带电液滴的运动方程与受力81-82
- 6.1.3 静电场方程82
- 6.1.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设置82-83
- 6.2 模拟结果与分析83-88
- 6.2.1 空间电场83-84
- 6.2.2 空间雾场84-85
- 6.2.3 空气流场85-88
- 6.3 本章小结88-90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90-94
- 7.1 全文总结90-93
- 7.2 研究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9
- 致谢99-100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00
- 专利申请与授权100
- 参与的科研项目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葛自良,毛骏健,陆汝杰;液体静电雾化现象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1期
2 尹鹏腾;韩雪山;毕铎;段天雄;胡彬;;高压静电雾化液体的测试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4年03期
3 张军;Michael W Reeks;;静电雾化过程中粒径分布的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4 王晓英;闻建龙;;静电雾化锥射流模式下液锥形态的研究[J];实验力学;2013年03期
5 吴有金;吴亚雷;许晓慧;褚家如;;PZT溶胶液静电雾化雾场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6 张军;闻建龙;王军锋;罗惕乾;;不同雾化模式下静电雾化的雾滴特性[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元平;王军锋;左子文;谢立宇;王贞涛;;电导率影响下静电雾化模式的演变过程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乔国栋;基于静电转换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技术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永辉;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与电场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刘彦娜;静电雾化过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D];东华大学;2009年
4 郝兆龙;真空静电雾化蒸发过程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毛惠敏;静电雾化沉积制备薄膜材料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黄冠星;双毛细管静电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7 任秀锋;感应静电雾化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何超;燃油静电雾化和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任启云;双相流静电喷雾雾化性能[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与电场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6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