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12kV真空断路器快速操动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1:20

  本文关键词:12kV真空断路器快速操动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电力设备规模,各级电网相继得到极大的发展,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越来越高,极高的短路电流现在己经严重的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对在故障电流未达到峰值时快速切断短路电流对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以及同期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永磁机构,在合闸方面能与真空断路器的特性良好匹配,但是反应速度较慢,触发信号到达到机构实际动作时间较长,不满足于快速分闸要求。电磁斥力机构利用涡流斥力原理制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分合闸动作,在相关领域成为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其出力特性为单峰脉冲式,与真空断路器的反力特性配合较好,但与合闸负载特性匹配较差,利用其进行合闸操作,在超程阶段机构运动速度会有所下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操动机构,依靠斥力机构实现快速分闸与驱动,依靠永磁机构实现稳定合闸保持。快速电磁斥力机构的结构以及电气参数的改变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极其重要。首先本文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单稳态永磁保持机构作为合闸保持机构,并对三种不同尺寸的永磁机构计算了其保持力曲线,分析了对机构特性以及永磁保持力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样机的设计,本文建立了机构各部分以及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2kV,630A断路器提出设计流程与方法,并对影响斥力机构动作速度的各种因素(包括金属板、半径、电阻率、线圈的匝数、半径、厚度,金属板与线圈距离)进行了分析,在控制方面本文采用双电解电容进行差时供电,选取电解电容为储能装置并分析了电容容量以及电容电压对机构的影响方式,找到了这些因素对斥力大小及其作用时间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矫正与修改,得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最后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对高速电磁斥力机构的本体设计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机构的结构方案,再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机构的结构参数,并利用有限元与多体动力学软件仿真分析来验证其中关键问题对电磁斥力机构运动特性影响,为提高高速电磁斥力机构性能与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真空断路器 电磁斥力 永磁保持 动态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56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9-10
  • 1.2 真空断路器的结构10-11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11-12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2章 快速操动机构数学模型14-22
  • 2.1 快速电磁斥力机构的工作原理14-15
  • 2.2 快速操动机构的数学模型15-16
  • 2.3 斥力盘以及线圈暂态参量的计算16-20
  • 2.3.1 静态参量计算16-17
  • 2.3.2 迭代法计算暂态参量17-20
  • 2.4 本章小结20-22
  • 第3章 快速操动机构结构设计与分析22-31
  • 3.1 技术指标22
  • 3.2 储能方案22-23
  • 3.3 电气参数的初步推算23-27
  • 3.3.1 电容参数计算23-24
  • 3.3.2 线圈参数的计算24-26
  • 3.3.3 斥力盘厚度计算26-27
  • 3.4 分、合闸保持装置分析与研究27-30
  • 3.4.1 真空断路器保持方式研究27-28
  • 3.4.2 永磁合闸保持机构的结构原理以及设计28-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快速操动机构的仿真分析与验证31-48
  • 4.1 仿真模型31-32
  • 4.2 永磁合闸装置仿真分析32-35
  • 4.3 MAXWELL与Circuit Editor对斥力机构联合仿真35-41
  • 4.3.1 线圈匝数与线径对高速电磁斥力机构的影响37-38
  • 4.3.2 储能电容影响38-40
  • 4.3.3 线圈与金属盘间隙大小对高速斥力机构的影响40-41
  • 4.4 机构参数确定以及验证41-43
  • 4.5 弹震与缓冲分析43-44
  • 4.5.1 合闸弹跳分析43
  • 4.5.2 合闸弹跳仿真43-44
  • 4.6 快速操动机构与永磁机构性能对比分析44-46
  • 4.7 本章小结46-48
  • 第5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在学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真空断路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0年04期

2 ;ZN65A-12/T1250-31.5型户内真空断路器[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0年Z5期

3 林立生;;对真空断路器若干问题的商榷[J];华通技术;2000年03期

4 杨晓丽;;解决真空断路器投运后的缺陷[J];上海电力;2000年03期

5 裴俊;;真空断路器现场运行分析[J];上海电力;2000年06期

6 郭永耕;张万鹤;兰锦声;;真空断路器的应用改进[J];电工技术;2000年09期

7 孔庆晨;延长真空断路器使用寿命的探讨[J];铁合金;2001年04期

8 张子民;对我国真空断路器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2年01期

9 张文渊;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的危害及其对策[J];水利电力机械;2002年02期

10 李建基;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J];大众用电;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朋生;倪红军;李明;吴洁;;基于单片机的真空断路器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金凤;;浅谈真空断路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秉俊;;真空断路器检修维护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江;邹积岩;;面向维护的真空断路器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文荣生;;真空断路器合闸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6 刘志远;耿英三;王季梅;;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的技术进展[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赵建军;史景忠;蒋延磊;;真空断路器动作不到位的解体分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8 高翔;;6kV真空断路器的故障处理[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金波;;真空断路器截流过电压的产生与抑制方法[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2014年

10 王长峰;;浅谈中压真空断路器防跳与合闸监视回路配合问题[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民;对我国真空断路器的再认识[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2 刘然;智能化真空断路器面临的三大技术[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张子民;真空断路器的可靠性[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4 李建基;真空断路器领域的国际巨头大战[N];中国电力报;2006年

5 吴怀权;真空断路器行业发展简评[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许争 特邀嘉宾 伊顿电气北亚区中压产品线经理 李轶 广州东芝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曾彬华 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中亚开关装置事业部副部长 植松博文;真空断路器企业共谋发展[N];国家电网报;2008年

7 张伟;七二二所推出真空断路器[N];中国船舶报;2010年

8 楠文;吉林永大自主研发 万能真空断路器获省科技进步奖[N];吉林日报;2011年

9 见习记者 于海江;真空断路器实现中压领域全覆盖[N];中国电力报;2013年

10 李运东;世界开关行业呈现大组合之势[N];中国工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力;大电流真空断路器的研制及其关键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2 吕锦柏;基于永磁机构动态特性的真空断路器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刚;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模糊稳健优化设计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向东;24kV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斌;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运动特性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真空断路器的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承宇;10kV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器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朱伯钊;采用PIC单片机的真空断路器控制器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军;真空断路器状态评估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通;126kV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田宇;快速分相式真空断路器产品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春丽;真空断路器磁电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张巍;真空断路器工频电弧伏安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9 张艳猛;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振超;视觉检测技术在中压真空断路器检测线上的研究与实现[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12kV真空断路器快速操动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87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