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端口DC/DC变换器的直流微网建模与控制
发布时间:2024-02-04 01:34
分布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波动性、随机性、可控性差等问题,如何兼容这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已成为当前电网运行与控制面临的巨大挑战,微网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相较于交流微网,直流微网由于更加方便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同时不存在电源间的同步和无功功率流动等问题,可控性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因此,本文将针对直流微网的运行控制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直流微网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光伏发电、储能模块及典型DC/DC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光伏发电这一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I-U特性曲线和I-U特性曲线,验证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同时,分析了多端口DC/DC结构,与典型DC/DC相比,多端口DC/DC能将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载联系起来,实现能量互通。其次,针对直流微网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网的多端口DC/DC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多端口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并对该模型的各个组成部件参数进行设计。通过仿真验证,该模型能够降低开关管关断时两端电压幅值,同时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从而降...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894976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直流微网基本结构??(1)分布式电源??
2.2直流微网结构??2.2.1直流微网主要组成部分??典型直流微网结构由图2-1所示,它是主要是由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负??载通过DC/DC或DC/AC变换器组合而成。??光伏PV?光伏DC/DC??储能装置?储能DC/DC?LJDC^I——|鎌负荷??图2-1直流微网基本结....
图2-2多母线结构??2.3光伏发电建模??
刻产生输出电压以及在环路状态下会有光电流。此外,由于单体太阳能电池电压、??电流值都很小,太阳能电池不能够单独充当电源,它需要串联或并联多个太阳能??电池形成光伏列阵。图2-3为本节所研究的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结构图。其中&??为单体光电流,4是流过二极管的电流,是光伏电池的输出电....
图2-3光伏电池等效模型结构??
??I?源??????图2-2多母线结构??2.3光伏发电建模??2.3.1光伏发电物理模型分析??太阳能电池作为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是直流,不需要通过逆变器就能连接到??直流微网中,因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直接由太阳光发电的光电半??导体板,并且能够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图2-5尸-t/特性曲线??
安徽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度和实际温度影响而呈非线性。如图2-4、2-5所示,为标准温度下,光照强度??分别为?200妒/m2,?400妒/m2,?60〇r/m2,80〇r/w2,lOOOPF/w2?时,光伏发??电/-?7和尸-[/的输出特性曲线。根据图2-4、2-5可知,在....
本文编号:3894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89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