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输电系统规划、造价评估与折旧问题中的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17-05-31 19:10

  本文关键词:输电系统规划、造价评估与折旧问题中的风险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从输电系统规划到输电设备报废的多个阶段中,均存在诸多主客观风险因素;例如,规划阶段决策者的主观偏好风险、工程实施阶段的设计变更、工期管理风险、运维管理阶段需要分析政策性风险等。研究输电系统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输电系统的投资经营水平,进而改善电网企业的经营效益。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各阶段的风险进行适当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在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系统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针对输电系统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并分别就规划决策、施工建设和运维管理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输电系统风险管理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2)为了将决策者的主观风险引入电力网络规划方案评估,提出了一种引入效用函数的电力网络规划方案评估方法。首先,采用Choquet容度积分的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消除用于评价电力网络规划方案的同类指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其次,针对不同决策者面对电力网络投资收益不确定性时的风险态度/偏好,采用了合适的效用函数来描述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之后,采用基于Choquet积分的风险溢价来度量决策者为消除风险愿意减少的回报量,并将求得的已考虑风险偏好的决策者主观预期综合收益作为经济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针对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了电力网络规划方案评价决策表。(3)为了对输电工程造价及其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 VaR)的输电工程造价评估与风险管控。首先将总造价分解为分项造价,采用基于风险价值的权重分析方法评估分项造价并筛选出主要分项造价。然后,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取值的区间约束,以控制主要分项造价在允许的风险区间内为目标,建立分项造价优化的随机线性规划模型。之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随机因素进行抽样模拟,求解该随机线性规划问题。(4)在当前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电网公司的盈利模式由购售电差价转变为成本加收益的模式;在新的盈利模式下,折旧将同时影响收入和成本,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变得益加复杂。首先,对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设备使用寿命评估进行综述研究。然后,结合当前输配电价改革监管方案,研究在成本加收益盈利模式下折旧年限变化对企业收益的影响。最后,计算企业提前折旧的净收益曲线,提出电力网络资产折旧策略建议。最后对论文中所作的研究进行简要总结,并指出了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输电系统 风险管理 全生命周期 主观偏好 造价 折旧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风险管理研究成果介绍13-15
  • 1.2.2 国内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风险管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15-16
  • 1.3 输电系统风险管理概述16-20
  • 1.3.1 输电系统风险管理应用及存在问题16-19
  • 1.3.2 输电系统风险管理建议19-20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20-22
  • 2 引入主观风险偏好的电力网络规划方案评估22-30
  • 2.0 引言22-23
  • 2.1 传统期望效用理论23
  • 2.2 Choquet积分和风险溢价23-25
  • 2.2.1 容度23-24
  • 2.2.2 Choquet积分24
  • 2.2.3 效用函数与风险溢价24-25
  • 2.3 基于Choquet积分的规划指标评估25-26
  • 2.4 考虑主观风险偏好的电力网络规划方案决策26-27
  • 2.5 算例分析27-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3 基于风险价值的输电工程造价评估与风险管控30-48
  • 3.1 引言30-31
  • 3.2 造价分解31-32
  • 3.3 基于VaR的造价波动权重评估方法32-33
  • 3.4 贡献度指标排序33
  • 3.5 风险识别与建模33-44
  • 3.5.1 单位工程因素影响路径34-41
  • 3.5.2 风险因素识别及建模41-44
  • 3.6 算例44-47
  • 3.7 本章小结47-48
  • 4 输电系统折旧策略研究48-61
  • 4.1 引言48
  • 4.2 折旧基本理论48-49
  • 4.3 折旧政策法规49-50
  • 4.4 设备使用寿命评估50-55
  • 4.4.1 设备使用寿命评估方法50-52
  • 4.4.2 设备使用寿命评估案例分析52-55
  • 4.5 电力网络资产折旧策略55-58
  • 4.5.1 购售电差价盈利模式55-56
  • 4.5.2 成本加收益模式56-58
  • 4.6 算例58-60
  • 4.7 本章小结60-61
  • 5 结论与展望61-63
  • 附录A63-65
  • 附录B65-70
  • 1. 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65-68
  • 2. 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核定68-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宁,文福拴;计及风险约束的多阶段输电系统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4期

2 ;美国成功开发无线输电系统[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年03期

3 杨德昌;李勇;Christian Rehtanz;刘泽洪;罗隆福;;智能输电系统在中国的发展[J];电网技术;2010年05期

4 孙长屏;;浅析输电系统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曾鸣;邱柳青;;基于改进二元蚁群算法的发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J];华东电力;2011年10期

6 易元;美国345千伏输电系统的运行经验[J];电力技术通讯;1975年S1期

7 管人龙;陈维恒;麻国毅;;输电系统的故障概率分析[J];华东电力;1985年01期

8 张铁山,杨起;输电系统优化规划的研究[J];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张洪明,樊亚亮,廖培鸿;输电系统规划的柔性决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10 曹立岩;;500kV阳城发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装置[J];硅谷;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越;钱鑫;施围;吕怀发;;750kV输电系统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郑子英;王钢;汪隆君;;基于序贯蒙特卡罗法和原始—对偶内点法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峻源 陈涛 许海铭 朱治中;爱尔兰的输电许可证[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张愈才;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发展强劲[N];中国电力报;2004年

3 徐志恒;输电系统中又一次革命[N];中国信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静;考虑风电场的输电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杨宁;机会约束规划在输电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于晗;基于概率的含风电场电网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东涛;基于安全域的输电系统概率安全与风险评估[D];天津大学;2007年

5 任敬国;VSC-HVDC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与稳态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沈智健;继电保护失效概率及对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子聪;LCC-HVDC和VSC-HVDC输电系统的通用建模方法和运行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章侃;输电系统规划、造价评估与折旧问题中的风险管理[D];浙江大学;2016年

3 黄裕春;计及间歇性能源发电的输电系统综合规划方法[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洁;大规模发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白云霄;考虑可靠性效益指标的输电系统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向大为;三峡电站及其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重庆大学;2002年

7 周欣;基于蒙特卡罗仿真和非线性规划技术的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柳;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斌;磁耦合共振型无线输电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浩;基于赋时Petri网技术的输电系统故障恢复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关键词:输电系统规划、造价评估与折旧问题中的风险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10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