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配电通信网接入层EPON系统设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17-06-17 10:05

  本文关键词:配电通信网接入层EPON系统设计与仿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智能配电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受到了更多关注。配电自动化是实现智能配电的重要手段,而同期配套建设的配电通信网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控制中心到用户端的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双向传递,担负着终端设备及线路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的任务。在多种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选择合适的技术建设配电通信网成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推广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研究当前配电通信网主流通信技术之后,深入调研自动化业务对通信的需求,并针对我国自动化的建设现状,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特点以及配电通信网骨干层和接入层结构,提出选用EPON作为建设配电通信网接入层主要技术手段,重点对EPON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郑州市某区域配电网为例,根据该区域配电网一次网架结构和配电终端情况,设计一套基于EPON技术配电通信接入层组网方案,最后对工程中部分已建成的EPON系统进行测试,该系统既能满足某区域当前配电自动化业务的需求,又能满足未来业务拓展需要。根据测试的网络结构利用OPNET仿真,探究EPON系统中新加入网络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网络结构优化建议。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接入层 EPON 技术 OPNE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3;TM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10-11
  • 1.2.1 国外配电通信网现状10
  • 1.2.2 国内配电通信网现状10-11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11
  • 1.4 论文的结构11-13
  • 2 配电通信网13-20
  • 2.1 配电自动化结构13-14
  • 2.2 通信网通信需求分析14-17
  • 2.2.1 配电自动化建设需求14-15
  • 2.2.2 配电自动化业务对通信网的需求15-17
  • 2.3 接入层通信技术分析及选择17-19
  • 2.3.1 电力载波通信PLC17-18
  • 2.3.2 无线通信18
  • 2.3.3 光纤通信18-19
  • 2.3.4 技术选择19
  • 2.4 小结19-20
  • 3 EPON技术及帧结构设计20-31
  • 3.1 EPON系统组成设备20-22
  • 3.1.1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21
  • 3.1.2 光网络单元ONU设备21
  • 3.1.3 无源光分配网ODN组成设备21-22
  • 3.2 EPON系统协议22-23
  • 3.3 EPON系统通信原理23-28
  • 3.3.1 EPON下行方向工作原理23-24
  • 3.3.2 EPON上行方向工作原理24-25
  • 3.3.3 EPON帧结构25-26
  • 3.3.4 多点控制协议MPCP26-28
  • 3.4 EPON帧结构设计28-30
  • 3.4.1 OPNET概述28
  • 3.4.2 OPNET与配电通信网EPON系统28
  • 3.4.3 基于OPNET平台的EPON帧结构设计28-30
  • 3.5 小结30-31
  • 4 某区域配电通信网接入层EPON系统设计31-47
  • 4.1 某区域配电通信网概况31-36
  • 4.1.1 某区域配电通信网现状31-34
  • 4.1.2 某区域一次网架和设备的改造和完善34-35
  • 4.1.3 某区域接入层EPON系统设计目标35-36
  • 4.2 某区域EPON系统结构设计36-40
  • 4.2.1 总线结构36-37
  • 4.2.2 环形结构37-38
  • 4.2.3 手拉手形结构38-39
  • 4.2.4 EPON系统保护方式39-40
  • 4.3 某区域EPON系统光网络拓扑设计40-43
  • 4.3.1 光通道衰减计算40-41
  • 4.3.2 分光器设计41-42
  • 4.3.3 ODN的光路保护42
  • 4.3.4 ODN的扩容设计42-43
  • 4.4 某区域EPON系统测试43-46
  • 4.4.1 测试目的及依据43-44
  • 4.4.2 ONU注册功能测试及其结果44-46
  • 4.4.3 上下行时延测试结论46
  • 4.5 小结46-47
  • 5 EPON系统仿真及分析47-58
  • 5.1 基于OPNET平台的EPON系统47-52
  • 5.1.1 EPON系统帧及链路设计47-49
  • 5.1.2 EPON系统结构设计49-50
  • 5.1.3 参数设置50-52
  • 5.2 EPON系统扩容网络负载仿真分析52-53
  • 5.3 EPON系统扩容网络延迟仿真分析53
  • 5.4 扩容后主线路链路利用率仿真分析53-54
  • 5.5 改进EPON网络后的网络性能分析54-57
  • 5.6 小结57-58
  • 6 总结和展望58-60
  • 6.1 总结58
  • 6.2 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3
  • 个人简历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守珍;高速公路通信网的传输与接入技术[J];山东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2 ;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系统与通信网[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4期

3 张海勇;未来高技术战争海上联合编队通信网的保密措施[J];舰船电子工程;2000年03期

4 熊国炎;浅议长江通信网的发展方向[J];中国水运;2001年10期

5 肖闽进;通信网流量分配的马氏决策及策略改善迭代计算[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王巍;发展骨干通信网 服务水利信息化[J];北京水利;2002年02期

7 李秉武,任崇;辽宁省水利通信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6期

8 张淼,宋元胜;水利通信网络建设与水利信息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06期

9 赵建芳;郑合锋;;浅析联合作战民用通信网动员[J];国防技术基础;2005年12期

10 高春平;张峰;;浅谈辽宁水利通信网的发展策略[J];吉林水利;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靖;程时端;;通信网仿真:目的、方法与工具[A];'9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2 刘锡荟;王海燕;;通信网的模糊随机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3 刘斌;;浅析通信网和信息的安全[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4 李乐民;;惠及下一代的通信网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克;黄义;张鹏;;军用通信网的仿真与评估[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6 刘衍斐;李晖;罗群;;基于分层模型的通信网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宋曙春;;黄河专用信息通信网的业务融合[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萍;史正祥;李红平;刘成芳;;构筑信息时代通信网的安全保密屏障[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刘国军;李建岐;黄毕尧;王智慧;王楠;徐鑫;;农村电网通信网技术研究与应用[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张毅;赖仪一;姚富强;;抗干扰通信网的可靠性分析[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浩荣;韩国加强对信息通信网管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记者 张剑雯;我省新农村农电通信网改造工程竣工[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越;建设信息通信网覆盖各领域[N];人民邮电;2001年

4 记者程胜;深圳证券地面 通信网基本建成[N];中国证券报;2003年

5 代小龙;【河南公司】 坚强的信息平台保证通信网安全[N];国家电网报;2012年

6 张春恒;乌鲁木齐电信积极优化校园通信网[N];人民邮电;2008年

7 ;组建光网络的合理途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陈重 赵一岩 记者 阎鸿源;联通移动通信网遍布龙江[N];黑龙江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依靠改造工程平台 提升通信管理水平[N];忻州日报;2008年

10 解学明 侯毅刚;我国信息通信网技术跨入世界先进[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钢军;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2 卢加元;江苏农信社通信网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喻鹏;无线通信网的节能管理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子锴;省域通信网可靠性与经济效益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唐志军;基于标识承载的车路协同无线综合接入通信网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翟慧鹏;配电通信网接入层EPON系统设计与仿真[D];郑州大学;2016年

4 石琦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通信网的规划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李荣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业务评价及安全防护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江华;配用电通信网统一建设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杨华为;宽带无线县域配电通信网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李凡;通信网工作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9 刘永虎;骨干通信网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蔚海;近海渔业安全救助通信网关键技术改进及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配电通信网接入层EPON系统设计与仿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58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