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考虑直流输电控制方式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7 11:28

  本文关键词:考虑直流输电控制方式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机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交直流系统 电压稳定性 直流输电功率 戴维南等值 无功电压特性


【摘要】:随着交直流混合电网的不断发展,大功率、远距离直流输电的受端电压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针对交直流有机耦合的受端电压稳定性问题,将逆变器与补偿滤波电容统称为逆变站,借助直流输电功率可表达为交流受端电压函数的特性,构建了受端系统供给无功特性及逆变站需求无功特性的新表达形式,揭示了两者不匹配是受端电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计及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同控制方式,通过受端系统的在线戴维南等值,给出了受端系统电压稳定判据的解析表达式,便于进行各种控制方式和策略的比较与分析,为控制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洁有效。
【作者单位】: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关键词】交直流系统 电压稳定性 直流输电功率 戴维南等值 无功电压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7091,5117709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228205)~~
【分类号】:TM712
【正文快照】: 上网日期:2016-01-11。0引言直流有着大容量输电、可连接不同频率电网等优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受到青睐,尤其在中国已形成交直流混合运行的格局[1]。同时,由于受端负荷量持续增大,直流输电受端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2-3]。目前,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电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涛亮;张尧;;计及直流控制方式转换和换流变变比调整的交直流潮流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房大中;;应用于机电暂态仿真的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特性算法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2年01期

2 吴丽颖;王增平;王雪;吕鹏飞;;高压交直流混合输电直流线路远后备保护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王晋;郭春林;肖湘宁;;呼辽直流控制系统对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段慧;肖龙海;徐政;;基于潮流数据的输电线路谐波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07年09期

5 王超;孙维真;倪秋龙;叶琳;庄侃沁;郭强;;华东电网低频振荡模式及浙江机组参与特性分析[J];华东电力;2010年06期

6 周纪彬;王维庆;袁莉;;直流输电系统在交流故障时的换相失败分析[J];华东电力;2010年12期

7 王晋;郭春林;肖湘宁;郑蕤;;基于PSCAD/EMTDC的复转矩系数法的实现[J];华东电力;2010年12期

8 梅柏杉;杨林涛;张磊;王晗;胡文齐;;轻型高压直流输电动态建模与性能分析[J];华东电力;2011年03期

9 陈翔;刘天琪;李兴源;汤凡;程道卫;;惯性常数对交直流互联系统强弱的评估[J];华东电力;2011年12期

10 王曦;李兴源;穆子龙;陈宝亮;;溪洛渡送电广东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不稳定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谭涛亮;基于改进连续潮流法及分岔理论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震;多馈直流系统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及混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崔杨;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廖其龙;电压稳定现象和负荷失稳性质的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高毅;交直流电力系统稳定性仿真的多速率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薛振宇;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及其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D];天津大学;2011年

8 王凯;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结构复杂性和脆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任艳杰;高压配电网无功串补技术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10 郑翔;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秀婕;李华强;李波;曾勇波;;基于连续潮流法及内点法的交直流负荷裕度算法[J];继电器;2006年22期

2 刘崇茹;;交直流混合系统状态估计算法研究与分析[J];继电器;2008年06期

3 曾超;彭建春;金灵满;周元清;;基于改进布罗伊登法的交直流潮流计算[J];继电器;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伟;卢念功;张庆元;;电压稳定性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1期

2 刘通;;电网电压稳定性的计算分析与控制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1期

3 邱晓燕,王建,刘红超,李兴源;放射形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建丽;李黎黎;;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探讨[J];太阳能;2006年06期

5 王永辉;林莉;牟道槐;;影响配电网大干扰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分析[J];电气应用;2007年09期

6 于海波;;电网中电压稳定性的分析[J];水利电力机械;2007年10期

7 林舜江;李欣然;刘杨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负荷对其影响研究现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年01期

8 熊虎;彭志炜;洪绍云;苏建;;单边电力市场的电压稳定性分析[J];继电器;2008年09期

9 李洪波;;浅谈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10 郭虎奎;李凤婷;;基于双馈风电模型的电压稳定性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光;李道鹏;宋之卿;;基于模态分析技术的电压稳定性研究[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赵斌;吴琛;李文云;李玲芳;;云南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余龙海;张劲松;;大电机应用与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烈鑫;余志文;刘启宏;王庆洪;周双喜;;广东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林相彬;徐建源;;基于多指标加权的电网电压稳定性判定方法[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爱国;万辉龙;陈爱军;;计及负荷动态特性的在线电压稳定性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洋;广域测量系统可靠性及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王亮;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季;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的分岔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4 戴博;基于局部分岔理论的电压稳定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寒;基于电压稳定性分析的TSVG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田云翔;风电场功率波动特性预测及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俊吉;风电接入对新疆吐鲁番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胡一波;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及其风险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5 段天元;含高渗透间歇性能源的哈密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6 李猛;大规模风电/光伏特高压直流外送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7 杨红磊;同步相量技术在系统电压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8 毛帅;地区电网电压稳定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高东锋;高压直流系统逆变端交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及负荷特性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陆菲菲;风电接入对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的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3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53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