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MMC-HVDC系统直流侧故障暂态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31 04:03

  本文关键词:MMC-HVDC系统直流侧故障暂态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MMC-HVDC 直流侧故障 暂态特性分析 等值电路模型 故障保护策略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建模仿真、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direct current system,MMC-HVDC)直流线路故障的研究也仅是在简单的故障定性仿真分析上。为了比较精确地定量分析MMC-HVDC系统直流侧故障瞬间电气应力的暂态特性、短路故障状态下的等值电路模型,分析了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机理,给出了故障电压、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基于RT-LAB软件搭建了双端MMC-HVDC仿真模型,验证了故障暂态特性分析的结果,单极接地故障使得直流非故障极的对地电压与换流站交流侧的相电压增大;双极短路故障会引起换流站的桥臂产生严重的过电流现象;单极断线故障会导致整流站很大的直流电压变化率,引起严重直流过电压。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故障保护要求和策略。
【作者单位】: 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研发中心;
【关键词】MMC-HVDC 直流侧故障 暂态特性分析 等值电路模型 故障保护策略
【基金】: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NY20150301)~~
【分类号】:TM721.1
【正文快照】: 机理,给出了故障电压、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基于RT-LAB软件搭建了双端MMC-HVDC仿真模型,验证了故障暂态特性分析的结果,单极接地故障使得直流非故障极的对地电压与换流站交流侧的相电压增大;双极短路故障会引起换流站的桥臂产生严重的过电流现象;单极断线故障会导致整流站很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成勇;陈晓芳;曹春刚;敬华兵;;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VDC直流侧故障控制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3期

2 徐政;陈海荣;;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综述[J];高电压技术;2007年01期

3 徐政;薛英林;张哲任;;大容量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及前景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4 吴婧;姚良忠;王志冰;李琰;杨波;曹远志;;直流电网MMC拓扑及其直流故障电流阻断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海峰;李庚银;王松;赵成勇;;VSC-HVDC系统控制体系框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2 张静;徐政;陈海荣;;VSC-HVDC系统启动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3 屠卿瑞;徐政;郑翔;张静;;一种优化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压均衡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4 胡航海;李敬如;杨卫红;李红军;;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5 张静;徐政;潘武略;;VSC-HVDC系统新型广义直流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1期

6 张静;徐政;王峰;;包含VDCCOL的VSC-HVDC改进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2期

7 刘家军;吴添森;崔志国;贺长宏;安源;;一种基于STATCOM的电网间同期并列复合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8期

8 管敏渊;徐政;屠卿瑞;潘伟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的调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9 管敏渊;徐政;;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的建模与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9期

10 管敏渊;徐政;;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故障特性和冗余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渝红;交直流混合运行系统中的换相失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尚荣艳;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对直流输电换相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李胜;柔性直流技术在城市电网中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梁海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其实验系统的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张静;VSC-HVDC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邱大强;柔性直流输配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胡静;基于MM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高本锋;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与抑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敬华兵;兼具多功能的直流融冰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郑晓冬;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洁;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控制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红兵;基于VSC-HVDC的海上风电场并网的PID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烈良;可再生能源接入直流微网的运行控制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春亮;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混联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曦;模块化高压输出直流电源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潘伟勇;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和保护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国洪觅;基于二极管箝位型五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松;VSC-HVDC系统控制保护策略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10 李磊;电网恢复初期基于VSC-HVDC的调频调压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钟淇;宋强;刘文华;;新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10期

2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周明;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4期

3 胡兆庆,毛承雄,陆继明;适用于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1期

4 郑超,周孝信,李若梅;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开关函数建模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8期

5 赵成勇,李金丰,李广凯;基于有功和无功独立调节的VSC-HVDC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9期

6 陈海荣;徐政;;适用于VSC-MTDC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9期

7 管敏渊;徐政;屠卿瑞;潘伟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的调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8 管敏渊;徐政;;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的建模与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9期

9 赵成勇;陈晓芳;曹春刚;敬华兵;;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VDC直流侧故障控制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3期

10 袁旭峰;高璐;文劲宇;程时杰;;VSC-HVDC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桂斌;新型直流输电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刘洪涛;新型直流输电的控制和保护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雄;周雒维;谢品芳;;直流侧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可控性及其统一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2 杜雄;周雒维;侯世英;;三相整流桥直流侧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5期

3 马力;;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电容电压的控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8年03期

4 何碧霞;姜孝华;赵曦;;基于能量平衡思想的直流侧APF的分析与设计[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6年05期

5 王玉斌;厉吉文;田召广;吕燕;;单周控制直流侧APF的综合分析和设计[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6年04期

6 史保宏,张启平;8K机车直流侧故障分析[J];机车电传动;2002年02期

7 陆治国;叶雪辉;;上升沿调制的单周控制直流侧APF的研究[J];电气应用;2008年03期

8 杜雄,周雒维,谢品芳;直流侧APF主电路参数与补偿性能的关系[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9 杜雄;周雒维;谢品芳;;直流侧APF主电路参数与补偿性能的关系[J];电源世界;2005年01期

10 管敏渊;徐政;;两电平VSC-HVDC系统直流侧接地方式选择[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世英;直流侧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建模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昊;平均电流控制三相直流侧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曾建兴;基于耦合变压器的直流侧有源滤波器数字实现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杜雄;单周控制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陈海;中点电容式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张文会;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检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庄伟雄;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五邑大学;2011年

7 张鸿魁;不对称双Boost型三相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耿攀;三相三线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设计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漆文龙;单相变换器直流侧二次纹波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吴明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7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97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