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燃煤电厂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入口烟道 流量分配 速度分布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摘要】: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的除尘器入口烟道的气流组织与优化对大型除尘器的整体的除尘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入口烟道的气流组织与优化主要关注进入每台除尘器的流量分配和除尘器入口速度分布等问题。目前虽然在各类除尘器的规范中对除尘器之间的流量分配和入口速度分布等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却缺乏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对于现有除尘器的改造和设计,更是缺少进行入口烟道的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有效依据。本文以某燃煤发电厂14号机组电袋复合除尘器和某燃煤热电厂350MW机组袋式除尘器的入口烟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入口烟道的气流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对原设计方案入口烟道的流场的分析,识别烟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方案,最终实现如下的优化结果:(1)电袋复合除尘器两室处理烟气流量相对偏差小于2.5%,入口烟道流量分配趋于均衡。除尘器两室入口截面烟气速度相对均方根小于0.20,速度分布趋于均匀。且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气流流场分布均符合项目技术规范要求。(2)五台除尘器组成的袋式除尘系统每台除尘器之间处理烟气量相对偏差小于2.5%,入口烟道烟气流量分配趋于均衡。各台除尘器入口截面烟气速度相对均方根均不大于0.25,速度分布趋于均匀。各台除尘器入口处的最大烟气速度显著降低,使高速气流对烟道的局部冲刷磨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入口烟道气流流场分布均符合项目技术规范要求。(3)对某燃煤电厂14号机组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所做的数值模拟优化方案已应用于190万m3/h锅炉机组实际工程中,自投入使用以来,电袋复合除尘器运行稳定、可靠,除尘效率显著提高。测试结果表明,除尘器本体运行阻力损失小于700Pa,出口烟尘排放浓度约8mg/Nm3,均符合项目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入口烟道 流量分配 速度分布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课题的来源与必要性9-10
- 1.2 除尘系统气流组织与优化的研究方法10-11
- 1.2.1 模型试验10-11
- 1.2.2 数值模拟试验11
- 1.3 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现状11-12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2-15
- 1.4.1 研究目的12-13
- 1.4.2 研究内容13-15
- 2 除尘系统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过程15-27
- 2.1 数值模拟离散化方法15
- 2.2 CFD软件介绍15-16
- 2.3 除尘系统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过程16-26
- 2.3.1 数值模拟模型16
- 2.3.2 确定控制方程16-18
- 2.3.3 建立几何模型18-19
- 2.3.4 划分网格19
- 2.3.5 定义边界条件19-23
- 2.3.6 给定解控参数23-25
- 2.3.7 求解离散方程25-26
- 2.3.8 迭代计算26
- 2.3.9 模拟结果后处理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某燃煤电厂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27-45
- 3.1 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27-38
- 3.1.1 设计参数27-28
- 3.1.2 流场控制的目标28
- 3.1.3 除尘系统三维模型及网格划分28-31
- 3.1.4 原设计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31-33
- 3.1.5 优化方案33-35
- 3.1.6 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35-37
- 3.1.7 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37-38
- 3.2 入口烟道优化后除尘器内部气流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验证38-43
- 3.2.1 除尘器电场单元进口截面气流速度分布38-39
- 3.2.2 滤袋单元处理风量39-41
- 3.2.3 除尘器压力损失41-43
- 3.3 工程实际应用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4 某燃煤电厂袋式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45-56
- 4.1 设计参数45
- 4.2 除尘系统三维模型及网格划分45-47
- 4.3 流场控制的目标47
- 4.4 原设计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47-50
- 4.5 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50-55
- 4.5.1 优化方案50-51
- 4.5.2 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51-54
- 4.5.3 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54-55
- 4.6 本章小结55-56
- 5 结论和展望56-58
- 5.1 结论56
- 5.2 展望56-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炎;钱朋寿;;潜孔钻亚湿多方位除尘器技术性能剖析[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1年11期
2 张自强;除尘器性能的综合评定[J];煤气与热力;1992年03期
3 刘炳江;顾强;;矿区除尘器性能计算修正[J];煤矿环境保护;1993年04期
4 翟国栋,严升明,董志峰;优化引射除尘器性能的研究[J];煤矿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5 吕保和;;移动式颗粒床除尘器的设计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10期
6 李雪忠;李勇;王旭升;;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开发及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S1期
7 赵俊平;;保德神东发电公司2号炉除尘器技术改造[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2期
8 易柏军;曾毅夫;;塑烧管除尘器在冶金精轧线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11年06期
9 龚佩;;除尘系统中除尘器的选择[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10 李小川;胡亚非;张巍;陈明军;;基于液相调节的除尘器阻力特性[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保平;魏建鹏;;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改造的技术探讨[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明星;沈恒根;周睿;丁毅;史德明;夏勇军;李通;;某燃煤电厂锅炉除尘器“电改袋”后问题的数值模拟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9分会场:火电厂烟气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徐志海;陈学功;;水泥干法生产线窑头窑尾大型脉冲袋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A];中国水泥协会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4 单涛;李天栋;陈泉;;DLFM型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祁君田;;燃煤电厂电除尘器性能调整问题的讨论[A];第十届全国电除尘、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刘忠东;;探讨PowerCore~(TM)除尘器在水泥生产中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一种提高电除尘器性能的电能增强器-JuiceCan~(TM)[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飞;林豹;;烟气干式脱硫对除尘器性能影响的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9 王浩明;张其俊;孙礼明;;温度湿度对高温玻纤袋除尘器若干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王浩明;张其俊;孙礼明;;温度湿度对高温玻纤袋除尘器若干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 焦永道;袋、电除尘器性能及节能效果分析[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道尔吉;HKM钢厂的有效二次除尘[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徐平安;采用电、袋除尘器处理水泥窑尾烟气比较[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层;电袋除尘助力绿色奥运[N];中国电力报;2008年
5 徐志海;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脉冲袋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1年
6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 刘怀平;浅谈水泥干法生产线窑头窑尾大型脉冲袋除尘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奇岖;电袋除尘器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正石;飞行器环控系统新型引气除尘器仿真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王云龙;基于FLUENT对井下除尘器的流场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崔少平;湿式电除尘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邱乾胜;湿式金属网除尘器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顾亚川;新型双涡旋极板电除尘器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谢铮胜;燃煤电厂除尘器入口烟道气流组织与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燕;除尘器在大型燃煤机组上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许燕华;电焊烟除尘器设计与性能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李汇才;珠江电厂除尘器改造工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8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0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