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电能传输 蓝牙控制 谐振耦合 E类逆变器 空载损耗
【摘要】: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的实现方式主要有感应式、谐振式、电场耦合、微波式、激光式、超声波等。相对于其他方式,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有着对人体安全、传输距离适中、对位置变化不敏感、使用灵活等优点,在植入式医疗、电动汽车、便携式移动设备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关键问题:谐振频率较高时逆变电源效率不够高、轻载时损耗较大、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整体效率和稳定性,本文从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原理、高频逆变电源的特性、以及系统的控制策略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本文从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原理出发,对无线电能传输的四种基本调谐方式进行了对比,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和在实际电路中对谐振的利与弊,然后对串联-串联式调谐方法进行等效电路建模,分析频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效率与功率的关系。其次,对用于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E类逆变器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暂态方面通过复频域拉普拉斯方程求解出其时域解,揭示系统中电压、电流波形所包括的频率成份;在稳态方面给出E类逆变器的最佳工作状态参数。分别分析了负载阻抗角、MOSFET两端并联的电容值、频率、负载大小、占空比等参数对E类逆变器运行特性的影响趋势,揭示E类逆变器对负载网络和MOSFET工作方式的敏感性。再次,针对轻载时系统损耗很高、线圈距离的变化导致等效负载阻抗改变从而容易引起E类逆变器的硬开关两个关键问题,同时为了实现负载端的过压、过流保护,提出了基于蓝牙的控制策略,设计了近距离保护模式和轻载的打嗝模式。最后,设计了基于蓝牙控制的额定功率为100W、传输距离为30厘米的无线输电装置,实现了MOSFET的软开关,从而使高频电源高效率运行。在选用普通直流电源的情况下,整个装置从市电输入到稳定直流电压输出的效率仍可达64.7%。验证了蓝牙控制对大幅度降低轻载损耗、实现近距离保护和过压过流保护的有效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然后分别在负载功率、横向距离、纵向距离等参数变化时测试了整个装置,分析了实验结果的趋势和原因,也证实了该装置在多种条件下的可靠运行。本文在对原理分析、控制设计和装置研制的基础进行总结,分析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待完成的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 蓝牙控制 谐振耦合 E类逆变器 空载损耗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2.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2-17
- 1.2.2 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高频电源的研究现状17-19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9-20
- 1.4 本课题来源20
- 1.5 论文章节安排20-21
- 第二章 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与模型21-28
- 2.1 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调谐方式21-23
- 2.2 串联-串联式等效电路模型23-24
- 2.3 频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24-26
- 2.3.1 频率变化时C_D参数不可调25-26
- 2.3.2 频率变化时C_D参数可调26
- 2.4 效率与输出功率的分析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E类逆变器的运行特性分析28-44
- 3.1 E类逆变器的暂态分析28-34
- 3.2 E类逆变器的稳态分析34-35
- 3.3 参数变化对E类逆变器运行特性的影响分析35-43
- 3.3.1 负载阻抗角变化36
- 3.3.2 开关管并联电容值变化36-38
- 3.3.3 频率变化38
- 3.3.4 负载大小变化38-39
- 3.3.5 占空比变化39-41
- 3.3.6 滤波电感1L的变化41-42
- 3.3.7 输入电压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基于蓝牙的控制设计44-49
- 4.1 蓝牙的引入44-45
- 4.2 蓝牙控制的设计45-48
- 4.3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装置的制作与实验结果49-62
- 5.1 装置的系统结构与参数49-55
- 5.1.1 发射与接收线圈的结构与参数50
- 5.1.2 高频逆变电路的设计参数50-52
- 5.1.3 接收端整流电路和DC-DC调节电路52-54
- 5.1.4 PCB设计的注意事项54-55
- 5.2 蓝牙控制的实测结果55-56
- 5.2.1 近距离保护55-56
- 5.2.2 轻载的打嗝模式56
- 5.2.3 过压过流保护56
- 5.3 负载功率变化下的工作分析56-57
- 5.4 横向距离变化时的工作分析57-59
- 5.5 纵向位移变化时的工作分析59-60
- 5.6 线圈旋转角度变化时的工作分析60-61
- 5.7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与展望62-64
- 1. 结论62
- 2.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70
- 附录70-75
- 1. 接收端蓝牙控制程序的关键函数70-72
- 2. 发射端蓝牙控制程序的关键函数72-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77
- 附件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E.B.Thornton;葛楚鑫;;新型光激励谐振式压力传感器[J];国外计量;1989年04期
2 李平;;谐振式无线输电的可行性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郑越;黄付刚;张代润;石晓丽;;一种谐振式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10期
4 张建辉;徐鹏飞;马可贞;薛晨阳;张文栋;闫树斌;;谐振式陀螺检测信号调制技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3年07期
5 樊尚春;杨军;肖志敏;蔡晨光;;硅谐振式微传感器开环特性测试与数据处理[J];宇航学报;2006年05期
6 施克仁,郭寓岷,孙涤清,吴敏生,康清生;大功率IGBT谐振式中频逆变电源的研制[J];电工技术杂志;1996年02期
7 王兆强;刘海利;徐天柱;陈加浪;黄震宇;;谐振式压电叠堆的高效换能结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2期
8 王锋;谐振式汽车悬挂测试系统的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张震宇,卢霞;开关电源中谐振式变换器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迅;俞小莉;;谐振式曲轴疲劳试验误差分析及载荷标定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廷楷;王亚石;李哨华;;谐振式波导—同轴线转换器[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青海 陈宪和;也谈谐振式滤波器谐振电容的选取[N];电子报;2005年
2 河北 刘瑞玺;谐振式滤波器谐电容的选取[N];电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中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分析与优化[D];湖南大学;2016年
2 何晓阳;微波频段非谐振式Metamaterial结构及其应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唐雄民;大功率串联负载谐振式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二雷;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2 达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实验系统设计与传输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何亚伟;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4 谢民灿;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漆志婉;谐振式油品检测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屠张杰;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俊巍;多发射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均龙;两负载的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陈思语;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10 王文怡;双路闭环谐振式微光学陀螺数字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3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2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