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方向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方向
更多相关文章: 需求侧管理 电力体制改革 能源互联网 技术实践 商业模式 需求响应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发展成熟,需求侧资源作为极为重要的一类运行数据资源,在只强调电源供给侧的时代中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如今,在新形势下,电力用户对于电力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将供给侧与需求侧放在同等重要的规划地位显得尤为必要。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探索需求响应的技术实践与商业模式,从政策完善、资金支撑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完善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保障体系。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电力体制改革 能源互联网 技术实践 商业模式 需求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82)
【分类号】:F426.61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将会面对更加广阔和复杂的市场以及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负荷需求。同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会继续增长,全社会对于电力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1]。为此,电力企业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电力需求侧管理》供稿须知[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1期
2 刘绪红,万杰;电力需求侧管理为企业创效益[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4期
3 卜迪纯;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益鑫泰公司的运用[J];大众用电;2001年11期
4 陆延昌;创新务实,努力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2期
5 王榕 ,李志祥;江苏省出台《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3期
6 夏雪莹;电力需求侧管理世界一瞥[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3期
7 ;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4期
8 王书保;系统联动 整体推进——学习《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4期
9 史玉波;提高认识,共同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4期
10 九歌;河北省召开电力需求侧管理新闻发布暨工作会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根养;钱云;胡义忠;朱世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讨[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荆峰;;电力需求侧管理在胜利油田的应用[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张啸;;浅谈电力需求侧管理对企业节电的发展现状[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4 方进虎;黄曙霞;;对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的思考[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袁忠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探讨[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季强;周昭茂;徐仁武;张恺;;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万福;高巍;贾俊国;沈又幸;;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配套制度法规、标准及激励政策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鹤;王鲁;;市场环境下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议[A];200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分专委会)二届三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汤祖旭;高白羽;;辽阳地区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A];200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分专委会)二届三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董天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在电网节能降耗方面的建设探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辉;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前世今生[N];中国电力报;2008年
2 杨明;工信部加强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N];中国工业报;2009年
3 记者 沈伟民 通讯员 张剑;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现场会召开[N];中国电力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朱宇;工信部要求 加强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2015年我国将基本完善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N];证券时报;2011年
6 MEB 记者 崔宏薇;电力需求侧管理热潮再起[N];机电商报;2012年
7 倪彤辉;河北电力转变电力需求侧管理重点[N];中国电力报;2007年
8 记者 李韶辉;我国将建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姜力祺;公司参加电力需求侧管理国际论坛[N];国家电网报;2007年
10 江国成邋王希;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潜力巨大[N];国家电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梅霖;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世伟;面向海量用能数据的负荷侧互动潜力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袁钊;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家庭用电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闵锐;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湖北的实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子岭;周口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王艳波;电力需求侧管理在赣西地区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谷帅;佛山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齐正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8 吴明燕;重庆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高巍;电力需求侧管理成本投入模型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吴晶;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2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2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