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高温对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9 10:10

  本文关键词:高温对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铅酸蓄电池 负极活性物质 高温 极化 初始放电容量 循环寿命 电解液干涸 负极硫酸盐化 电荷传输 阻抗


【摘要】:高温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本文中,通过对电池容量、充电接受能力、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及容量保持率等的测试来研究了不同温度(30~70℃)对铅酸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反应前后负极活性物质粒径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电解液在活性物质内部的电荷传输能力,减小了极化和阻抗,从而提高了负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提高了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及活性物质利用率;同时也使得电解液干涸、负极板硫酸盐化严重,降低了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 负极活性物质 高温 极化 初始放电容量 循环寿命 电解液干涸 负极硫酸盐化 电荷传输 阻抗
【分类号】:TM912
【正文快照】: *通讯联系人0引言铅酸蓄电池因其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使其在二次电池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较多热量,且密封式电池散热的唯一途径是电池的槽壁,这远不能满足其散热要求。尤其是应用于汽车、通信等在户外使用的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力,于同双;第七届欧洲铅酸蓄电池会议侧记[J];蓄电池;2000年04期

2 陈妙农;铅酸蓄电池市场广阔[J];电器工业;2001年06期

3 杨旭海;IEC近期发布的新标准[J];电器工业;2001年11期

4 ;铅酸蓄电池[J];技术与市场;2001年01期

5 马永刚;;第七届全国铅酸蓄电池学术年会在粤召开[J];电源技术应用;2001年Z1期

6 ;铅酸蓄电池行业协会第五届三次理事会暨二次会员大会在江苏召开[J];蓄电池;2003年02期

7 王太梁;失效铅酸蓄电池恢复剂的配制使用[J];中小企业科技;2003年01期

8 朱忠仁;铅酸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J];农村百事通;2004年07期

9 郭自强;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自行车;2004年08期

10 ;废旧铅酸蓄电池有望“起死回生”[J];电源技术应用;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国庆;;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最新技术及研发动态[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我国铅酸蓄电池20年总体发展概述[A];中国电池行业二十年发展历程[C];2009年

3 马国正;董李;熊正林;路俊斗;陈红雨;;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新工艺[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钟年丙;陈艳;罗屏;;光纤衰减全反射铅酸蓄电池容量检测传感器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康俊英;;铅酸蓄电池化成酸雾处理的探讨[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铅酸蓄电池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铅酸蓄电池学术年会论文全集[C];2000年

6 乔亦男;许风山;;铅酸蓄电池修复、保护系统的研究[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阮旭聪;陈红雨;吴颖民;曾文彬;甘开俊;钟宝权;;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清洁生产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8 迟钝;;铅酸蓄电池先进技术及产业化进程分析[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9 迟钝;;铅酸蓄电池先进技术及产业化进程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曹以龙;陈治川;陈宏伟;;铅酸蓄电池变电流脉冲充电器的设计[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华;废旧铅酸蓄电池可“复原”[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记者 陈梓萱;铅酸蓄电池污染问题引起重视[N];中国汽车报;2002年

3 常瀚之;激活废旧铅酸蓄电池[N];天津日报;2005年

4 记者 洪和胜;废旧铅酸蓄电池可“起死回生”[N];台州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郑春蕾;铅酸蓄电池行业寄希望于名牌战略[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郑平;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取消出口退税[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郭宇;铅酸蓄电池出口退税被取消[N];中国工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黄裕侃;长兴整治铅酸蓄电池行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马永刚 高杰;废旧铅酸蓄电池:循环圈上漏洞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谢小诚;废旧铅酸蓄电池告别无序回收[N];宁波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骏伟;基于光学临界角法的铅酸蓄电池电池液的密度测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铅酸蓄电池全过程物流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刘志鹏;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宋方慧;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碳酸铅热分解制备氧化铅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姜鹏森;基于STM32的智能收银秤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任晴晴;正极添加剂对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6 郑茂俊;通讯用铅酸蓄电池优化维护及修复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文生;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估计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张春龙;铅酸蓄电池三阶段复合脉冲修复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9 张辉;铅酸蓄电池充电场所氢气产生及分布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陈志银;负极碳添加剂对铅酸蓄电池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4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44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