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案
本文关键词: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案
更多相关文章: 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 故障分析 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 反时限保护
【摘要】:低压直流微网凭借其较大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低压直流微网的保护技术仍不能满足其快速、准确切除故障的需求。鉴于此,首先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中的各类故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的绝对值以区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故障。针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中的馈线故障提出了基于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绝对值的反时限保护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该保护方案在并网和孤岛2种运行方式下均可以快速、准确地切除馈线上各种故障,有利于提高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供电的持续性与可靠性。PSCAD/EMTDC仿真实验验证了该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 故障分析 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 反时限保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03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61433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140404003;N130104001)~~
【分类号】:TM721.1;TM77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分布式发电技术得Universities(N140404003,N130104001).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1-2]。微网作为由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储能装置和负荷组成的小型中、低压配电系统,具有并网和孤岛2种运行方式,充分保证了重要负荷的可靠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2 宋强;赵彪;刘文华;曾嵘;;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巍;赵云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2 曾凯文;文劲宇;;未来电网设备形态[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3 刘生辉;王克英;廖颜深;;智能开关柜操控装置Modbus-RTU通讯协议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0年07期
4 黄南天;徐殿国;刘晓胜;林琳;;基于模式相似性测度的电能质量数据压缩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5 梅华;朱茳;崔磊;;基于多代理的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J];电力建设;2012年03期
6 秦睿;汪红燕;葛智平;黄永卫;杨萍;;甘肃虚拟智能园区建设的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12年06期
7 王康;葛晓慧;辛焕海;甘德强;;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光伏面板模型参数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0期
8 姚志垒;肖岚;何流;魏星;;带整流性负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2期
9 沈沉;黄少伟;陈颖;;未来电网的快速建模与仿真方法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0期
10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伟;牟龙华;;智能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保护系统的研究[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黎鹏;于建成;迟福建;李盛伟;;基于注入边界约束的风、光、储微电网系统储能容量选取方法[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苏适;翟伟翔;;智能微网中恒进线功率控制的设计及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赵耀;赵庚申;程如岐;郭天勇;;微网中直流母线能量优化利用方法的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谢宁;罗安;马伏军;陈燕东;帅智康;;光伏电站与配电网谐波交互影响[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吴盛军;袁晓冬;;微网的电能质量试验研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陈国华;;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智能配电系统规划[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娅琳;沈浩东;杜红卫;赵浚婧;鲁文;;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技术研究综述[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黎鹏;王学仑;;智能型配电自动化与信息融合[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成;叶建华;;微电网孤网运行模式下的经济性研究[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颖媛;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杨彦;基于博弈论的考虑输电网络约束电力市场均衡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刚;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黄碧斌;直流型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模型分析与暂态仿真[D];天津大学;2011年
6 周金辉;基于价值评估的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规划[D];天津大学;2012年
7 孟晓芳;基于虚拟技术的农村电力网规划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8 朱艳萍;微电网多参数特性分析及其测控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刘晓;新能源电力系统广域源荷互动调度模式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付超;风电并网的无功优化控制及其数模混合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嵘;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田军;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马向东;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及智能电网对供电营销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邱正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娜;面向电网公司的光伏电站监视系统的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康文文;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快速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唐志伟;基于高级量测体系和J2EE的互动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朱会敏;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丁菲;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低压微网系统的暂态建模与仿真[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梁量;分布式VSC动态虚拟阻抗优化并联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民;何远彬;耿攀;钱照明;汪i裆,
本文编号:665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6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