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中速磨煤机前圆形一次风道流场模拟及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13 09:02

  本文关键词:中速磨煤机前圆形一次风道流场模拟及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中速磨煤机 一次风 圆形风道 混流 冷态物理模型实验 均布器 导流板 格栅


【摘要】:针对某大型燃煤电厂1 000MW机组锅炉中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确、磨煤机一次风量控制无法自动投入的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磨煤机前圆形一次风道的冷热风混流及均流装置,并通过冷态物理模型实验对该装置的均流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特殊设计的冷风均布器、导流板、格栅和均流板的组合布置,能够改善中速磨煤机前圆形一次风道内气流的扭转现象,使一次风测量截面处来流速度方向垂直于测风元件;推荐风速测量截面速度的相对标准差降至6%以下,温度的相对标准差降至2%以下,冷风和热风的压损增加保持在400Pa以内;实现了冷一次风在冷、热风交汇处的均匀分布。
【作者单位】: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中速磨煤机 一次风 圆形风道 混流 冷态物理模型实验 均布器 导流板 格栅
【分类号】:TM621
【正文快照】: 随着大型燃煤电厂的现场布置越来越紧凑,中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普遍出现偏差过大、波动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燃煤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1-2]。另外,自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以来,深度低氮燃烧技术对一次风量的精准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对大型燃煤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桂琴,陈昭,龙辉;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选型设计[J];吉林电力;2001年06期

2 王丽英;大型锅炉中速磨煤机运行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电站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3 石金兴,王泓,龙辉;中速磨煤机的国产化及发展趋势分析[J];水利电力机械;2003年01期

4 石金兴,王泓,龙辉;中速磨煤机的国产化及发展趋势分析(续)[J];水利电力机械;2003年02期

5 张始斋;张景松;杜忠选;;平盘式中速磨煤机漏煤原因与改进措施[J];煤矿机械;2006年12期

6 张一钧;;浅谈我国中速磨煤机的发展与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9期

7 刘煜;;中速磨煤机安装简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6期

8 杨凤鸣;刘锁清;;中速磨煤机的建模与仿真[J];电力学报;2010年06期

9 董立峰;;中速磨煤机的发展与分析[J];民营科技;2011年10期

10 赵学斌;;国产中速磨煤机制造技术的演变及结构特点分析[J];电力建设;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培忠;谷振宇;;中速磨煤机振动产生的机理及防振对策研究[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志军;;贵州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液压油站调试[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3 张振亚;赵玉杰;;浅析中速磨煤机动态分离器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A];《电站信息》2012年第4期[C];2012年

4 崔仑;;330MW机组中速磨煤机磨盘失效分析[A];第九届电站金属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景尤昌;;ZGM113K型中速磨煤机存在问题与处理方法[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6 朱宪然;张清峰;刘成永;程亮;;ZGM型中速磨煤机底部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荣;;600MW机组ZGM-113型中速磨煤机喷嘴环扩容改造[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振亚;赵玉杰;;浅析中速磨煤机动态分离器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袁鸿飞;;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在高水分褐煤机组上的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慧辉;张迅民;孙启顺;郭建国;;HP843型中速磨煤机排渣量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蔚然;MPS磨煤机运行过程数学建模与优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芬;电站锅炉中速磨煤机的选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刘海涛;中速磨煤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杨玉涵;弹簧隔振基础中速磨煤机振动性能分析与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崔福兴;提高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葛亚琴;基于有限煤质的中速磨煤机多目标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张晓东;中速磨煤机智能控制及配风对锅炉经济性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张柯;神经网络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速磨煤机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高新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速磨煤机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9 梁昊;MPS型中速磨煤机的功能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朱冰冰;MPS中速磨煤机的优化设计及相关软件的开发[D];清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6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66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