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亚硫酰基催化剂的烟气脱硫脱硝

发布时间:2017-08-16 02:14

  本文关键词:基于亚硫酰基催化剂的烟气脱硫脱硝


  更多相关文章: 联合脱除 低温脱硝 有机催化 臭氧


【摘要】:利用核心成分为亚硫酰基的官能团进行了燃煤电站脱硫脱硝一体化研究。利用臭氧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NO2,易溶于水的NO2及SO2则与水、氧气、氨水反应,最终生成硫酸铵及硝酸铵可作为复合肥的原材料。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臭氧的消耗量。避免诸如亚硫酸盐等副产物的生成。通过在集装箱内搭建小型实验装置可直接抽取实际烟气,烟气处理量达到100 m3·h~(-1)。针对烟气温度、催化剂浓度、催化剂类型、O3/NOx比例等参数对污染物脱除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变化对脱硫效率影响有限,脱硫效率始终能够稳定在99%以上。烟气温度越低,脱硝效率越高;脱硝效率最高能够达到88%。此外,为了降低运行成本,采用双氧水替代臭氧进行烟气氧化,其脱硝效率能够达到68%。
【作者单位】: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联合脱除 低温脱硝 有机催化 臭氧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051203)
【分类号】:X773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法规[1-2]的提出,国家对发电行业提出越来越严苛的环保要求。因此,开发技术简单、运行成本低、污染物脱除效率高的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将成为燃煤烟气超低排放的发展方向之一,并能够成为确保全负荷脱硝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伯雄,孙幸福;天然气先进再燃区脱硝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与模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沈伯雄;孙幸福;;水蒸汽对先进再燃区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6年01期

3 李宏伟;钟祚群;于德亭;;锅炉脱硝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8年05期

4 杨武;汪印;宋扬;姚常斌;刘跃进;许光文;;沉降炉中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脱硝特性[J];过程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5 王永桥;陆飞;刘永生;卢平;;生物质再燃脱硝及异相还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6期

6 刘武标;;影响火电厂烟气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1期

7 魏斌;刘德林;;影响燃煤电站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效率的运行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8 贾艳艳;毕明树;柳智;;煤粉粒度对超细煤粉再燃脱硝效率影响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8年11期

9 赵金笑;仲兆平;姚杰;;基于过氧钛系的SCR低温催化剂性能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3期

10 沈伯雄,孙幸福;影响先进再燃区脱硝效率的因素分析[J];煤炭转化;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祥松;张海;李金晶;吕俊复;岳光溪;;影响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效率的因素分析[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亚彬;董月红;薛洋企;王田禾;;低温SCR催化剂脱硝效率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9分会场:火电厂烟气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杭州;;SCR对脱硝效率及SO_2转化影响分析[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7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钰鑫;赵钦新;马宏宇;王云刚;王浩;;基于不同煤种的SCR催化剂中毒实验研究[A];2013 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周雁凌 董若义;水泥脱硝效率如何提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2 段学锋;水泥窑烟气治理工程化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曹俊;怎么提高企业脱硝效率?[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记者 刘国栋;内蒙古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N];中国电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洪坤;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先进再燃技术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归毅;基于BP神经网络的SCR脱硝效率预测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2 王义丹;煤粉再燃与NH_3非催化联合还原NOx过程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0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80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