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供电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
本文关键词:分段供电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 分段供电 气隙脉振磁场 不对称运行
【摘要】:为研究新型分段供电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运行规律,针对其不对称运行的特点,采用磁动势理论推导了气隙中与空间位置无关的脉振磁场的电感矩阵表达式,通过将其引入abc坐标系下对称的电机数学模型,从而构建描述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不对称的数学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采用隐式梯形法构建该不对称模型的系统仿真模型。对样机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 分段供电 气隙脉振磁场 不对称运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7178;51207162)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40302)
【分类号】:TM346
【正文快照】: 近年来,直线感应电动机(Linear InductionMotor,LIM)在汽车加速碰撞试验、轨道交通、物流传输、电磁发射等场合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2]。从扁平直线电机到双边直线电机,文献[3]对不同结构的直线感应电机进行了研究。圆筒型直线电机凭借结构对称、初级绕组利用率高、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文,宁雅文,叶云岳;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次级及其影响[J];中小型电机;2002年05期
2 李勇,闫治安;新型圆筒式直线感应电动机用变频电源的机理[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刘少克;张文雅;;直线感应电动机控制方法概述[J];微特电机;2006年08期
4 ;直线感应电动机[J];仪器制造;1976年05期
5 孟宪忠,邬本轩;直线感应电动机的不对称运行[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S1期
6 D.Ebihara;M.Watada;张皓;;用于垂直驱动的直线感应电动机[J];中小型电机;1992年06期
7 汪旭东,焦留成,,袁世鹰;用有限元法分析和计算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场[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8 焦留成,汪旭东,袁世鹰;直线感应电动机的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9 贾小龙;王庆贤;朱强化;马天海;;圆筒形直线感应电动机性能的计算与分析[J];微特电机;2014年04期
10 叶云岳,卢琴芬,杨红;基于迭代参数化采用模拟退火法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优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映明;陈世坤;;用有限元法分析和计算单边平面型钢次级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机械特性[A];直线电机与自动化——2002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贾宏新;叶云岳;;直线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控制系统[A];直线电机与自动化——2002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贾宏新;林瑞光;;直线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A];直线电机与自动化——2002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史黎明;;单边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垂直力和推力的解耦控制[A];2004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华;直线感应电动机特性及其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贾宏新;电梯用直线感应电机的优化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涛;长初级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设计及其电磁场与温度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2 彭威;长初级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吕凌;大功率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计算及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文竹;直线感应电动机气隙变化对电机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抗;直线感应电动机自调整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玉海;直线感应电动机起动性能及参数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7 郭明珠;高温超导直线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吴云珍;新型滚道输送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高阳;基于FEM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帅;PLC控制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1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8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