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与定值整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09:38

  本文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与定值整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 继电保护 定值整定


【摘要】: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繁荣,智能电网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节点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近几年里,大量的智能变电站投入了实际运行。为了维持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的建设和运行,对其相关技术的分析和总结就有了更大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对比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差异,突出了智能变电站较之传统变电站的明显优势。变电站内的二次系统是智能变电站智能化的关键,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构架的概念、设备配置要求和网络规范进行了简介,明确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相关设备的设计和配置要求。继电保护是变电站内二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标准为主要依据,详述了智能变电站规范中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四性”的基本要求,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要求、保护配合原则和整定原则,并按线路保护、母线保护、主变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等方面详述了配置要求和保护定值整定方法,明确了智能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设备的采购和配置要求,以及相关的保护整定方案。根据智能变电站长时间以来的运行情况和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本文还对智能变电站内部分保护设备提出了实际可行的改进方法和建议,为实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运行经验。本文以一个110kV智能变电站为实例,以各项技术规范为依据,对其二次系统设备(主要是继电保护设备)进行配置。通过详细的整定计算过程,对站内110kV线路、11OkV分段开关、主变、10kV线路、电容器、接地变和安全自动装置等各类设备进行了保护定值整定,给出相应的整定依据和计算结果,并将结果制作成了正式可用的继电保护定值单。智能电网的各项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需要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摸索过程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认清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对于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 继电保护 定值整定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TM63;TM7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引言9
  • 1.2 变电站智能化发展过程9-10
  • 1.3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10-12
  • 1.3.1 传统变电站的不足10-11
  • 1.3.2 智能变电站的优势11-12
  • 1.3.3 智能变电站存在的问题12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2-14
  • 第2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简介14-22
  • 2.1 引言14
  • 2.2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14-15
  • 2.3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配置15-18
  • 2.3.1 站控层设备15-16
  • 2.3.2 间隔层设备16
  • 2.3.3 过程层设备16-18
  • 2.4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结构18-21
  • 2.4.1 IEC61850标准18-20
  • 2.4.2 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20-21
  • 2.5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22-31
  • 3.1 引言22
  • 3.2 继保设备配置与整定的基本要求22-25
  • 3.2.1 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要求22-23
  • 3.2.2 继电保护设备的整定要求23-24
  • 3.2.3 继电保护的配合24-25
  • 3.3 站内设备的配置与整定25-30
  • 3.3.1 线路保护的配置与整定26-28
  • 3.3.2 母线保护的配置与整定28
  • 3.3.3 母联保护和断路器保护的配置与整定28
  • 3.3.4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与整定28-29
  • 3.3.5 电容器保护和接地变保护的配置与整定29-30
  • 3.3.6 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与整定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智能变电站配置与整定的改进建议分析31-36
  • 4.1 引言31
  • 4.2 接地变保护的改进分析31-32
  • 4.2.1 改进分析的背景情况31
  • 4.2.2 接地变保护配置和整定的改进分析31-32
  • 4.3 备自投装置过负荷闭锁功能的分析32-34
  • 4.3.1 启用过负荷闭锁功能的原因32-33
  • 4.3.2 过负荷闭锁功能的原理和整定33-34
  • 4.4 花瓣形配网合环方案的配置和整定34-35
  • 4.5 本章小结35-36
  • 第5章 110kV智能变电站实例分析36-57
  • 5.1 引言36
  • 5.2 二次系统配置36-39
  • 5.3 智能变电站保护定值整定39-56
  • 5.3.1 变电站相关参数设定39-40
  • 5.3.2 110kV线路保护定值整定40-46
  • 5.3.3 110kV分段开关保护定值整定46-47
  • 5.3.4 主变保护定值整定47-50
  • 5.3.5 10kV线路保护定值整定50-52
  • 5.3.6 10kV电容器保护定值整定52-53
  • 5.3.7 10kV接地变保护定值整定53-54
  • 5.3.8 10kV备自投定值整定54-55
  • 5.3.9 10kV低周低压定值整定55
  • 5.3.10 10kV出线合环的整定55-56
  • 5.4 本章小结56-57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1
  • 附录61-97
  • 作者简介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凯;;浅谈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科技风;2014年16期

2 陈瑞婷;;马兰矿井下6kV线路越级跳闸原因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14年S1期

3 宋合志;王化鹏;杨威;许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开关设备关键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3年S1期

4 郭威;;浅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及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2年24期

5 王玮;;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J];硅谷;2012年21期

6 高齐利;刘峰;;断路器辅助保护瞬时跟跳逻辑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年09期

7 舒展;蔡霞;;江西电网智能变电站采样值系统现状分析[J];江西电力;2012年04期

8 侯继才;;浅谈煤矿智能变电站设计[J];广东科技;2012年11期

9 ;Research on Testing Technologies of Network System in Smart Substations[J];Electricity;2012年03期

10 陈建壮;;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晗;泰安地区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朱全聪;智能变电站信息采集及网络结构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刘平;IEC61850协议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推广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陈文杰;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实用化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韩琪;数字化变电站应用及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栋;智能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动态整定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周和;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关凯;南自科技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昊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郭宇隽;基于IEC61850的芝堰变二次系统分析与探讨[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2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82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4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