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与嗓声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8 23:01

  本文关键词: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与嗓声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 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 径向电磁力 结构模态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运行可靠等优点,但是其振动与噪声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对于功率较小的永磁同步电机而言,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深入研究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与噪声显得尤为必要。产生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的机理是径向电磁力激励电机定子系统,定子系统振动产生辐射声场。导致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气隙磁场产生径向电磁力的时间频率与空间极对数比较复杂;其二,当径向电磁力的时间频率接近电机定子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时,会引起结构共振。本文以540瓦4极6槽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电磁学、结构动力学以及声学理论,采用解析法、有限元法以及边界元法,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利用解析计算快速且有效地得到负载工况下径向电磁力的时间频率与空间极对数,同时利用电磁有限元仿真与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负载工况下径向电磁力的时间频率与空间极对数。对比发现:负载工况下,解析计算得到的径向电磁力的时间频率与空间极对数与仿真得到的结果相互吻合。其次,采取定子铁芯等效建模、绕组等效建模以及合理设置接触的措施对电机定子系统的径向模态进行了模态有限元仿真。仿真表明:绕组、机壳、端盖以及边界条件的加入会使电机定子系统径向模态固有振型形变变小,径向模态固有频率上升。再次,利用一种改进的电磁集中力加载方式对电机的电磁振动进行结构有限元仿真。仿真发现:虽然径向电磁力的幅值在低频段较大,但是电机的电磁振动在中高频段较为明显;通过观察机壳局部固有振型或端盖局部固有振型,可以快速确定产生共振的原因。然后,采用直接边界元法,研究了共振频率处电磁振动与电磁噪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对比共振频率处定子系统的振动加速度云图与场点的声压级云图,能够直观地明确共振频率处电磁振动与电磁噪声的关系,并且共振频率处的声压级往往主导噪声测点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的总声压级。最后,在不降低电机输出转矩的前提下,以定子齿表面径向电磁集中力均值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了两种定子齿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两种定子齿都能够降低电机电磁振动和噪声,其中三段式定子齿在降低电磁振动方面表现较好,而局部偏心定子齿在降低电磁噪声方面表现更佳。
【关键词】: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 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 径向电磁力 结构模态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3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课题背景12
  • 1.2 课题重要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3.1 电机径向电磁力的研究现状13-14
  • 1.3.2 电机定子系统模态的研究现状14-15
  • 1.3.3 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的研究现状15-19
  • 1.4 本课题主要内容19-20
  • 第二章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径向电磁力分析20-34
  • 2.1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径向电磁力解析计算20-24
  • 2.2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径向电磁力有限元仿真24-33
  • 2.2.1 电磁有限元理论24-26
  • 2.2.2 有限元仿真前处理及技术要点26-28
  • 2.2.3 有限元仿真结果及分析28-33
  • 2.3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系统径向模态分析34-52
  • 3.1 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理论34-35
  • 3.2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系统径向模态有限元仿真35-50
  • 3.2.1 定子铁芯径向模态有限元仿真35-38
  • 3.2.2 带绕组定子铁芯径向模态有限元仿真38-42
  • 3.2.3 带机壳定子径向模态有限元仿真42-45
  • 3.2.4 不带边界定子系统径向模态有限元仿真45-47
  • 3.2.5 带边界定子系统径向模态有限元仿真47-50
  • 3.3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分析52-62
  • 4.1 模态叠加法频率响应分析理论52-53
  • 4.2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有限元仿真53-61
  • 4.3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噪声分析62-69
  • 5.1 边界元法的介绍62
  • 5.2 边界元仿真前处理及技术要点62-63
  • 5.3 边界元仿真结果及分析63-68
  • 5.4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降低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的研究69-81
  • 6.1 两种定子齿69-70
  • 6.2 响应面法理论70-71
  • 6.3 优化71-80
  • 6.3.1 确定目标函数71-72
  • 6.3.2 两种定子齿参数的取值范围72-73
  • 6.3.3 确定限制条件73
  • 6.3.4 优化结果73-74
  • 6.3.5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74-80
  • 6.4 本章小结80-81
  • 第七章 结束语81-83
  •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81-82
  • 7.2 后续研究工作82-83
  • 参考 文献83-90
  • 致谢90-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森林,李荣辉;电磁振动送样的改进[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4期

2 林茂;料斗式电磁振动供料器的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4年02期

3 刘俊娟;储健;;电磁振动控制设计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4年04期

4 龙建军;变参数电磁振动料斗原理及其实现[J];机械;2000年04期

5 周梅芳;电磁振动料斗调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李云梅,陈永亮;电磁振动供料器的技术发展[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05期

7 程慕樵;;直流电磁振动料斗控制电路[J];电子技术应用;1978年01期

8 王海松;;电磁振动给煤机的使用与维修[J];电力修造技术;1980年04期

9 曹培生,秦骏伦;木工电磁振动刨[J];劳动保护;1981年01期

10 曾海福;电磁振动提升机的大型化及其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J];机械设计;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储健;郑桐;樊斐;;电磁振动机械的降噪音技术[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传曾;张宏珂;;MVS型电磁振动高频振网筛[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陈晓艳;王化祥;李振亮;;动态定量称量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A];第八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林绍华;朱伟卓;王志清;;KQZ矿用全自动清车机在青山矿的应用[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鹄环;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电磁振动与噪声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艺华;车用交流发电机电磁振动噪声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何志伟;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与嗓声分析[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3 王翔;电磁振动料斗动态特性及其结构优化[D];燕山大学;2011年

4 王琦;电磁振动上料物料姿态特征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刘忠乙;磨针机振动喂入装置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李云梅;一种新型振动供料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王通君;基于脉冲电源驱动下的电磁振动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琳琳;电磁振动给料系统结构动力学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祝水琴;自动装配实验教学装置中电磁振动给料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0 夏东京;音乐—电磁振动生理反馈治疗系统的研发[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7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97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