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燃气发电机组调峰过程转子寿命损耗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型燃气发电机组调峰过程转子寿命损耗研究
【摘要】:我国目前主要的发电形式为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设备中,燃气轮机由于污染较小且调峰能力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发电领域,由于电网调峰的快速变负荷特性以及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侧及网侧故障,燃气轮机的实际运行寿命可能会低于设计寿命,因此,针对燃气轮机运行过程的寿命损耗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GE9FA重型燃气轮机转子作为研究对象,从转子建模、响应分析、寿命损耗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研究,探讨了燃气轮机转子扭振固有频率及扭应力较大危险截面的分布特点,并通过传递矩阵与数值积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如何计算实际运行状态下的转子危险截面的扭矩响应,进一步结合疲劳损伤理论确定燃气轮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调峰变负荷引发的扭振寿命损耗。主要工作结论如下:(1)归纳国内外典型燃机转子结构特点和整机布置方式,分析燃气轮机调峰原理及影响因素。(2)应用传递矩阵法计算转子轴系扭振固有模态,计算得到一阶扭振固有频率低于工频,一阶最大扭应力分布在压气机与发电机转子之间。(3)应用传递矩阵与数值积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轴系扭振响应,确定最大扭应力位于压气机与发电机转子之间的联轴器处。结合燃机调峰升负荷及启动过程计算扭振响应,启机及升负荷过程轴系扭振响应包含一阶固有频率,无工频。负荷变化时出现误并网等情况,扭振响应包含工频。(4)分析常见疲劳寿命损耗计算方式利弊,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结合雨流计数法及相关疲劳计算理论针对调峰燃机转子扭振损耗进行计算,得出结论:燃机调峰及启动过程扭振损耗均高于正常运行疲劳损耗。
【关键词】:燃气轮机 转子 调峰 扭振 寿命损耗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11;TM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概述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转子扭振特性研究现状11-12
- 1.2.2 调峰对燃气发电机组的影响12-13
- 1.2.3 转子疲劳损耗研究13-14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14-15
- 第2章 燃气轮机组轴系结构与运行特性分析15-24
- 2.1 引言15
- 2.2 燃气轮机转子结构与布置形式15-20
- 2.2.1 燃气轮机转子基本结构及运行机理15-17
- 2.2.2 燃气轮机整机布置17-18
- 2.2.3 燃-蒸联合循环机组轴系布置18-20
- 2.3 燃气轮机运行特性20-23
- 2.3.1 燃机寿命及影响因素20-21
- 2.3.2 燃气轮机调峰影响因素分析21-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燃气轮机轴系扭振固有特性24-35
- 3.1 引言24
- 3.2 9FA型燃气轮机相关参数及轴系建模24-34
- 3.2.1 轴系的建模计算26-28
- 3.2.2 轴系的固有特性计算28-34
- 3.3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快速调峰引起的机组轴系扭振响应分析35-43
- 4.1 引言35
- 4.2 扭振响应计算35-42
- 4.2.1 Newmark增量法计算原理36-38
- 4.2.2 燃气轮机转子扭振响应计算实例38-42
- 4.3 本章小结42-43
- 第5章 调峰引发的寿命损耗分析43-58
- 5.1 引言43-44
- 5.2 寿命损耗计算理论44-45
- 5.2.1 名义应力法44
- 5.2.2 损伤容限法44-45
- 5.2.3 局部应力应变法45
- 5.3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轴系疲劳损耗45-52
- 5.3.1 名义应力应变与局部应力应变的转化45-48
- 5.3.2 雨流计数法统计载荷循环48-50
- 5.3.3 平均应力对疲劳损耗计算的影响50-51
- 5.3.4 应变——寿命曲线51-52
- 5.3.5 寿命损耗计算52
- 5.4 轴系调峰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分析52-57
- 5.4.1 快速变负荷轴系寿命分析53-55
- 5.4.2 燃机启动过程轴系寿命分析55-57
- 5.5 本章小结57-5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6.1 结论58
- 6.2 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俊;白兴忠;甘德强;;水电/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评估与激励[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11期
2 周小娟;;水电厂的发电和调峰能力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王晓玲;;全苏科技大会讨论调峰问题[J];华北电力技术;1984年11期
4 郭靖涛;快速启动:提高机组调峰能力[J];华北电业;1995年08期
5 胡嵘;;浅析2006年天然气主干网调峰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煤气;2007年06期
6 朱纪宪;靳凤兰;;不同天然气调峰方式经济比选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1年01期
7 尹苏;;200MW机组扩大调峰能力可行性试验简介[J];黑龙江电力技术;1992年06期
8 万俊,潘錉,杨小冬,周传和,糜建芳,黎桂珍;凤滩扩机调峰效益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4期
9 熊家英,熊飞;水电站扩建增容是加速改善电源结构增强调峰能力的有效举措[J];贵州水力发电;2001年01期
10 王财友,曹卫杰;上海东海天然气引射调峰试验[J];上海节能;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俊;白兴忠;甘德强;;机组调峰能力的评估与激励[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2 金毓军;张振宇;张明理;黄旭;刘波;;基于经济调峰平衡的区域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A];2009年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少华;言茂松;;抽水蓄能电站调峰效益的经济评价[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王怀忠;;西气东输与燃气轮机调峰发电[A];江苏省天然气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5 白雪飞;王丽宏;蔡舒;;内蒙古西部地区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的研究[A];2009年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博;从源头解决调峰能力不足[N];中国电力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楠;谁应为天然气调峰建设埋单[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陈其珏;“气荒”再现调峰能力不足 专家称天然气价改窗口临近[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 能源战略与规划所所长 白建华;充分发挥水能的调峰作用[N];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黄杰;调峰能力锐减诱发假性电荒 限电潮悄然涌现[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一鸣;破题调峰困境需理顺价格[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7 桑学勇 白雪松 李潮;国网黑龙江电力安排供热期电网运行方式[N];国家电网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段贵恒;核电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N];中国电力报;2013年
9 记者 邢军 通讯员 罗铭;东北公司全力调峰保障运行安全[N];国家电网报;2008年
10 记者 彭小萍;让城市不因气“受气”[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赫;供热系统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及在电力调峰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2 尹颢涵;基于调峰能力约束的风电消纳能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孙振兴;重型燃气发电机组调峰过程转子寿命损耗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封圆;广域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曹年林;与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相适应的用户侧联合调峰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嘉东;天然气调峰方式工艺研究与工程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海军;天然气吸附储运技术在城市调峰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彬艳;水电站长期调峰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范杰;基于智能代理模型的华东电网跨省电能集中竞价市场与调峰市场仿真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杨超;高压燃气管网储气能力计算及调峰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1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0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