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0:32

  本文关键词: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光火打捆 直流闭锁 高频切机 轮次替代


【摘要】: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接入对系统动态频率特性的影响;其次,在风光零发方式下,基于"最小欠切原则",制定了适应不同故障类型的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一步,在风光大发方式下,按"优先切风光"原则对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轮次替代,制定了3种计及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改进方案,并结合宁夏电网对所提改进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最后,采用风光出力腰发方式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作者单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风光火打捆 直流闭锁 高频切机 轮次替代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大专项资助项目(SGCC-MPLG001-2012);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XT71-14-040)
【分类号】:TM61
【正文快照】: 同故障类型的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一步,在风光大发方式下,按“优先切风光”原则对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轮次替代,制定了3种计及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改进方案,并结合宁夏电网对所提改进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最后,采用风光出力腰发方式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0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德宁;朱华;单鹏珠;王鹏宇;李镇江;吴丹丹;赵英宏;;龙滩电站自动发电控制安全性策略[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年02期

2 苏建徽;汪长亮;;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逆变器[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0年03期

3 杨伟;何旭;;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通讯故障判断与改进[J];电力技术;2010年08期

4 高伏英;高翔;贾燕冰;严正;;DCS性能评价标准在华东电网应用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2期

5 贾燕冰;高翔;高伏英;严正;;关于华东电网实行SCPS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1期

6 丁明;杨向真;苏建徽;;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的微电网逆变电源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8期

7 易仕敏;陈青松;文福拴;陈明辉;;发电厂调节性能考核的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7期

8 吴蓓蓓;苏建徽;张军军;朱丹;;用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逆变电源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1期

9 邹贤求;吴政球;陈波;张小兵;王国民;;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策略的改进[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3期

10 韩肖清;董桐宇;程昱舒;王鹏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有功-频率控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媛;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易仕敏;电力市场和节能调度环境下电力系统调度与安全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红梅;智能优化方法在电力系统调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永强;厂网协调模式下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魏路平;基于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雪峰;互联电力系统的AGC容量需求和控制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向真;微网逆变器及其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华明;三相逆变器冗余并联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王娟娟;有功功率平衡辅助服务成本与交易的相关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瑞锋;互联电网AGC的动态优化策略及其在线计算平台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娟;AGC机组调节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维;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后的频率稳定性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涛;用于电网恢复的VSC-HVDC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刘均均;模糊预测控制在网络化AGC系统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魏强;火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邓僖骘;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在自动发电控制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思耕;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马一凯;基于CPS标准和机组优化组合的自动发电控制改进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9 张红侠;时滞及市场化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任建云;山西电网网间潮流控制策略及考核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明山;;我国第一台芦苇打捆机[J];机械工程师;1981年03期

2 ;φ2500×1500毫米移动式冷轧钢卷打捆机[J];重型机械;1982年08期

3 陆康年;;苗木打捆机构运动分析[J];林业机械;1986年06期

4 白云龙;;打捆机箱体轻量化的研究[J];机械;2014年S1期

5 裴健东;孙文彬;付志刚;于金辉;;打捆机横向定位改造[J];机械工程师;2006年09期

6 柳保生;和鑫;李德志;;热轧带卷打捆机横移定位改造[J];硅谷;2012年15期

7 张兰娣;王建军;梁建明;马轶群;;钢材包装打捆机的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刘恩海;刘圣勇;白冰;陈沛然;;玉米秸秆打捆燃料燃烧动力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4期

9 杨学军;李长荣;;中国饲草打捆机市场分析与预测[J];农业机械;2002年05期

10 曹明璐;;生物质发电用秸秆打捆机的意义及设计方案分析[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德福;蒋亦元;;钢辊式圆捆打捆机改进实验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杨中平;朱新华;郭康权;闫小丽;祝明雪;;玉米秸整秆压缩打捆青贮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东明;王光辉;刘鹏军;王永浩;王德成;;青贮打捆机机身模态分析的建模方法[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丛宏斌;李明利;李汝莘;王克恒;赵何;范修文;;4YQK-2型茎秆青贮打捆玉米收获机的设计[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李亮;陈工;闫晓强;;钢丝类打捆机线结特性分析[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6 刘质加;刘永光;姚钦;;新型钢卷全自动气压打捆机的设计及分析[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高银波;;宝钢线材打捆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对策[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8 李建桥;郜楠;崔占荣;许述财;连紫璇;;基于ADAMS的中小型割捆机的仿生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机经;如何选购小麦打捆机[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姬艳红邋杜永兵 逯三星;集中打捆打出一片新天地[N];焦作日报;2007年

3 牛新刚;河南济钢轧钢厂高线实现打捆全自动化[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4 明文;打捆机技术设备最新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张兰娣 王建军 张龙君;加强打捆机研发 增强钢材竞争力[N];中国冶金报;2009年

6 龚明明 张雪琴;一种新型半自动打捆机的设计[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7 鞠清明;分层次 巧打捆 融文化[N];吉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曹宏源;“水风光”打捆推动新能源消纳[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记者 陈黎明 通讯员 李园 董留忠;沙钢一车间实现打捆机备件国产化[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潘双清 本报记者 王长兴;打捆机为石家庄农民找“财源”[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蕊;打捆贷款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龙;钢材自动打捆机轻量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程联社;玉米秸秆整秆打捆青贮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双源;玉米秸秆打捆部件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4 祝明雪;玉米鲜秸秆压缩打捆特性及装备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安玉静;热窄带卷多卷打捆机液压控制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郜楠;割捆机打捆机构分析与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智龙;玉米青贮打捆收获机割台及打捆控制系统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朱建国;林业抚育剩余物半机械化打捆机设计及仿真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包伟;玉米青贮打捆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倪敬;钢管打捆机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30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30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