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交直流的AVC无功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计及交直流的AVC无功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HVDC AVC 无功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无功补偿装置 二级电压控制
【摘要】:与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相比,高压直流输电技术(HVDC)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例如传输容量大、输电损耗小以及功率易于控制等等。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HVDC(包括部分特高压直流线路)接入电网,从而形成交直流互联电网。同时,在电力系统中,自动电压控制(AVC)作为重要的控制手段,对维持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十分重要。由于HVDC一方面可以作为AVC的重要手段(如HVDC两端的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参与AVC控制),另一方面HVDC也对AVC提出了新的控制要求(如考虑到直流的脆弱性,有必要维持直流落点的电压稳定),所以十分有必要研究计及交直流的AVC无功/电压控制及优化问题。为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使用模态分析法,基于无功与节点电压的灵敏度关系将整个系统节点进行区域划分,使得同一划分区域内的节点有着相近的电压变化特性,从而实现电压控制区域的划分。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导节点选取策略,该策略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最大无功偏移因子和最大节点电压偏移因子。与传统的主导节点选取策略相比,该策略可以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节点无功或者电压偏移很大的情况发生。(2)建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AVC无功优化模型,考虑到直流的脆弱性,维持直流落点电压稳定对HVDC稳定运行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维持直流落点电压稳定作为AVC控制目标之一,这将有助于改善HVDC运行的稳定性。本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无功优化模型,得到优化控制参数。仿真的结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AVC无功优化策略,保证了直流落点电压的稳定性,并且其它节点电压也保持在稳定范围内。(3)考虑HVDC两端的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参与到AVC无功/电压控制中,将HVDC两端的无功补偿装置作为AVC控制手段之一,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算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控制参数。通过仿真可以看出,当HVDC两端的无功补偿装置作为控制手段参与到AVC控制中的时候,对系统电压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HVDC AVC 无功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无功补偿装置 二级电压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1.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7
- 1.2.1 AVC无功优化研究现状12-16
- 1.2.2 交直流输电研究现状16-17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17-19
- 第2章 计及交直流的AVC无功优化研究框架19-29
- 2.1 AVC无功/电压控制及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19-21
- 2.2 交直流互联系统模型21-25
- 2.2.1 HVDC元件模型21-23
- 2.2.2 交直流潮流计算模型23-25
- 2.3 本文研究思路概述25-27
- 2.4 本章小结27-29
- 第3章 交直流互联电网的二级电压控制分区与主导节点选择29-41
- 3.1 基于模态分析的控制区域划分策略29-35
- 3.1.1 V-Q灵敏度分析29-30
- 3.1.2 母线影响因子计算30-32
- 3.1.3 10机39节点系统区域划分32-35
- 3.2 计及最大无功电压偏移的主导节点选取策略35-39
- 3.3 本章小结39-41
- 第4章 计及直流落点电压稳定的AVC无功优化策略41-53
- 4.1 维持直流落点电压稳定的原理分析41-42
- 4.2 交直流无功/电压优化模型42-44
- 4.2.1 目标函数42
- 4.2.2 功率约束42-43
- 4.2.3 变量约束43-44
- 4.2.4 励磁控制器模型44
- 4.3 粒子群寻优算法44-46
- 4.4 算例分析46-51
- 4.5 本章小结51-53
- 第5章 直流两侧SVC参与AVC控制的方法研究53-63
- 5.1 SVC模型机理53-54
- 5.1.1 TCR和TSC的基本模型53-54
- 5.1.2 TSC+TCR组合式SVC54
- 5.2 直流两侧SVC参与AVC控制的策略分析54-57
- 5.3 算例分析57-61
- 5.4 本章小结61-6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6.1 工作总结63
- 6.2 进一步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A IEEE 39节点系统单线图及相关参数69-73
- 附录B 39节点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结果73-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77-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居华;04 采用模糊负荷表示法进行无功优化[J];电力情报;1995年01期
2 高亮,孙彦章,王英,靳力,黄东惠;地区电网中的无功优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胡庆辉,赵万明,郭建华,高亮;阳泉地区电网的无功优化计算与分析[J];山西电力技术;2000年01期
4 程莹,刘明波;求解离散无功优化的非线性原—对偶内点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9期
5 李丽英,周庆捷,杨少坤;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研究综述[J];电力情报;2002年03期
6 程新功,厉吉文,曹立霞,刘雪连;基于电网分区的多目标分布式并行无功优化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7 石鹏;几种新型算法在无功优化中运用综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韩泽文;农村10kV电网无功优化的考核及应用实例[J];农村电气化;2004年04期
9 翁利民,靳剑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综合分析[J];电力电容器;2004年02期
10 耿光飞,杨仁刚;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函韵;胡骅;朱卫东;甘德强;;信息不确定性对电网无功优化的影响[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2 丘文千;;综合无功优化方法及其应用[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3)[C];2008年
3 侯广松;程新功;赵志强;;变时段区域电网无功优化研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侯广松;程新功;赵志强;;变时段区域电网无功优化研究[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力淼;孙瑞华;王信杰;;城市高压电网在线综合无功优化的实现[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6 张新平;刘锦英;赵莹莹;;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管理策略[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荣雅君;刘帅;葛葆华;;基于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8 肖汉清;;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研究和探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郑晶晶;刘峻;杨勇;何世恩;;甘肃电网无功优化的现状分析和治理意见[A];第八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胡敏;周任军;胡军;韩磊;;考虑风电机组模型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通讯员 刘楠楠;长葛供电成为国网无功优化试点[N];中国电力报;2011年
2 中国电科院农电与配电研究院 于伟;全网电压—无功优化管理系统提升节能降损效果[N];国家电网报;2008年
3 王国良 郑朝英;哈尔滨局 “无功优化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N];东北电力报;2009年
4 ;大力加强无功优化管理[N];国家电网报;2007年
5 通讯员 贾海清邋宋朝凤;加强无功优化管理实现节能降耗[N];赤峰日报;2008年
6 叶宝平邋张立新 吴金钊;临朐供电无功管理从“新”开始[N];中国电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学;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和无功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李智欢;无功优化进化计算的局部搜索策略及多目标处理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梁才浩;基于新型进化算法和微机集群的电力系统并行无功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钟煦;电力系统分布式多目标无功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雪霞;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振树;负荷建模及其无功优化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耿光飞;地区电网无功优化控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文;基于粒子群体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志文;基于外网等值的多区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计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曹立霞;大型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并行无功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华;基于电网分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梁新兰;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电网无功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3 王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油田配电网无功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王雪粉;考虑分散式风电场并网的有功/无功优化控制[D];东北大学;2014年
5 贺润松;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周尚谋;基于多智能体纵横交叉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7 朱晓伟;基于改进群搜索算法的风电并网多目标无功优化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8 李真;三明电网无功优化问题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9 渠俊锋;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电力系统综合无功优化[D];郑州大学;2016年
10 郭乐欣;基于多主体强化学习的碳能复合流无功优化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47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4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