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光差动保护初探
本文关键词:输电线路光差动保护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光差动保护 差动电流测量 仿真分析
【摘要】: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通过Faraday磁光效应测量载流导体中电流,不存在磁饱和、测量范围广、线性度好。由于载流导体中电流磁场效应可以叠加,可将输电线路差动电流测量转换为利用光学器件在光路层面直接进行Faraday磁光效应偏转角的运算,不需要繁复的对时就可直接获得线路两端电流差值,在此基础上构成光差动保护。在PSCAD中搭建光差动保护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光差动保护测量差流能够反映实际差流变化情况,采用固定门槛值的光差动保护对区内故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区外故障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光差动保护 差动电流测量 仿真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7061)~~
【分类号】:TM75;TM773
【正文快照】: 3.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74)上网日期:2016-10-19。0引言纵联电流差动保护通常作为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主保护,通常是通过测量流入被保护单元两端电流,计算得到差动电流,再将差动电流与事先设定的整定值比较,判断保护区内是否发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祥敏;黄辉;;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仿真分析[J];电工技术;2009年12期
2 苟秦晋;赵金;李海帆;张文辉;;浅析变压器的差动保护[J];经营管理者;2009年23期
3 张未央;差动保护部分校验的改进方法[J];继电器;1995年04期
4 朱声石;差动保护采用P级电流互感器的问题[J];继电器;2000年07期
5 张东升;;差动保护换型分析[J];电气试验;2000年02期
6 高国庆,王晓宏,陈学珍,陶建军;双圈变五侧制动差动保护的可行方案[J];华东电力;2001年05期
7 高国庆;双圈变压器5侧制动差动保护的实现方案[J];继电器;2001年07期
8 李干林,邓东华,黄瑛;新型差动保护判据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李建斌,张顺;变压器两种差动保护方式的比较[J];西山科技;2002年S1期
10 杨彪;国外220kV差动保护的特点原理分析[J];继电器;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华;;电力变压器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分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邱庆涛;;比率差动保护在南京东变电所微保改造中的问题总结[A];江苏省铁道学会2009年度获奖论文专辑[C];2009年
3 金启超;刘明辉;吉拥平;崔得志;王海兵;;比率差动保护的定值误差评价问题[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佳杰;邰能灵;胡浩;;一种发电机差动保护的新方案[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年胜;季华锋;;一次电动机差动保护故障的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代伟;;分相差动保护试验分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7 李红霞;;互感器二次配线对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影响[A];2009首届全国水泥企业节电新技术交流会暨鸿升科技节电新技术联谊会论文集[C];2009年
8 石恒初;翟海燕;左晓铮;赵明;李本瑜;;一起500kV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9 文明浩;陈德树;尹项根;张哲;;等传变瞬时值差动保护分析[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大立;尹项根;张哲;张中庆;;输电线路复合差动保护方案的研究[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西 陶波 刘学;大型电机易发差动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N];电子报;2010年
2 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张纯岗;国外两种零序差动保护介绍[N];机电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及洪泉;基于OCT的线路差动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2 金明亮;大型发变组复杂异常工况下主保护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晓冬;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萍;和应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文秀;电流互感器暂态饱和特性及差动保护应对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杨青;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的差动保护新判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4 李海涛;电流互感器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案[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5 叶志刚;差动保护在上海市区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及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文哲;自适应发电机差动保护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7 由伟翰;基于故障信号同步的配网差动保护技术[D];山东大学;2009年
8 谭恺;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研发与抗干扰设计[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9 晏玲;一种新型变压器差动保护判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10 甄树义;电力系统主设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本文编号:74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49200.html